- +1
“1818男團”又上熱搜,這檔新聞節目是如何變成神奇綜藝的
原創 魚叔 獨立魚電影
最近,大家突然愛看新聞了。
男生為了王冰冰鎖定央視。


小張卻仍然掛在熱搜上:
#小張被浴室玻璃門割傷手#
#小張這么帥怎么可以受傷#
#受傷小張稱只想維權#

吃瓜群眾一臉懵逼,還以為是哪個頂流愛豆。
而這一切的起因,其實只是一起常見的民事糾紛。

視頻播出后,意外吸引了大量關注,原因很簡單——小張長得帥。
爆紅之后,他的個人微博和資料很快就被扒了出來。

并且節目背后的公司有在做網紅孵化項目。
種種爆料,給小張惹來了不少炒作質疑。
最新進展是《1818黃金眼》節目組回應:
公司的確在運營網紅孵化項目,但與小張無關。

魚叔剛好借這個機會,來扒一扒這檔神奇的節目。

2004年開播,到現在已經有16年了,在當地創下過很多個記錄:
公眾收視率最高的節目;
節目時長最長的新聞節目(72分鐘);
第一個開通24小時新聞熱線的節目……
豆瓣網友還為它建了條目,打出了9.5的高分。

「新聞」「綜藝」「百姓民生」「快樂源泉」,看起來不搭界的詞湊到了一起。

把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民生新聞,拍出了綜藝般的高潮迭起,喜感無敵。
雖然內容質量過硬,但十幾年來一直是一檔地方欄目,出了江浙滬幾乎沒有知名度。
它緣何走紅網絡?
還得從兩年前的一個爆款說起,大家應該都印象深刻。
杭州小吳上節目曝光無良理發店,本來只想理個發,結果被硬塞了亂七八糟的項目。
去黑頭、嫩膚、修鬢角、提發際線……
最后總價4萬多,打完折也要1萬8。

不為別的,就因為小吳那對眉毛和表情怎么看怎么有喜感。

小吳還因此接到了不少綜藝、廣告邀約,賺錢還清了家里的債務。
但熱度過去后,便很少能再看到他的身影。

大家發現,這簡直是寶藏節目,里面很多新聞都是小吳這種畫風。
比如有女裝大佬和女生合租,結果把女室友的裙子和神仙水都偷走了。



這些元素疊加起來,讓新聞也有了喜劇效果。
這種一本正經地搞笑,同時又有現實意義的節目,在國內非常稀缺。
因而,它一躍成為新聞欄目中的頂流,屢屢登上熱搜,牽動著互聯網的熱點話題。
有人這樣評價:
「當同行們爭相跟著熱點做新聞時,1818卻把新聞做成了熱點。」
而在小張爆火后,緊接著「1818男團」也上了熱搜。
有人將節目中出現過的帥哥做了一個合集。

他租住在寧波富寧·寓公寓,一天剛洗完澡,浴室玻璃門竟然突然炸碎。
玻璃渣掉落一地,還弄傷了他的雙手。

醫藥費已經花了8400多元。

但公寓方表示,玻璃完全符合國家的相關安全標準,玻璃自爆很大可能是小張自己操作不當導致的。

對此,小張無法接受,表示將考慮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第二位帥哥劉先生,投訴的是月嫂公司。
他在「愛的果實」訂了45天的月嫂服務,花了2萬5千塊,但連續換了3個月嫂都是奇葩。

第二個月嫂,堅稱不能用吸奶器多吸奶,導致劉先生妻子得了乳腺炎;
第三個月嫂,老是分享自己辣眼睛的「閨中密事」,還自稱腰疼,什么活也干不了。
公司退了7000多元,還要求劉先生就此事不得發表任何言論,如有負面信息,將追究法律責任。

當天晚上九點多,一名自稱來自「愛的果實」總公司的男人便前來進行「協調」。
說是協調,其實言語之間全是威脅恐嚇。

他擔心獨自在家的妻子的安全,立即趕了回來。
在溝通中,公司拒不道歉,執意要求刪文,而劉先生也無法接受對方的態度,決定走法律程序。
這時,其中一個月嫂突然情緒失控,沖上去撕扯劉先生的衣服。

不少人對劉先生夫妻的經歷表示同情。
劉先生很無奈,最后答應和公司總部領導進一步協商。
第三位帥哥小陳,投訴整形醫院侵犯自己的肖像權。
他從18歲就開始整形,幾年來為這張臉花了十多萬。
效果的確成功,所以他也很喜歡在網上分享自己的前后對比。

小陳聯系院方反映情況,對方回應會及時處理,派專人與他聯系。

目前,小陳已聯系律師,準備對重慶藝星的侵權行為進行起訴。
最后再來說說口罩帥哥李先生,投訴德邦快遞。
他想將3把椅子從杭州運到泉州,而運費卻超過了貨物價值的一半。

但對方只是說了大體的計算方法,并沒有給出三把椅子的確切費用。
直到第二天上午,他才被告知需支付579元的運費。
而這時,椅子已經在發往泉州的路上了。

站點堅持自己的流程沒有問題,提出可以給一份折扣券,或是現金100元作為補償。

看過這些案例,網友紛紛感嘆:
原來長得好看的人也會遇上這么多糟心事。
其實這都是玩笑話罷了,大家都是普通人,用不著羨慕誰。
美貌不是必備項,也不是一張萬能牌。

但勝在真實。
在娛樂公司的包裝下,明星不再是「人」,而是產品。
所謂的「真性情」「學霸」「吃貨」「錦鯉」,也只是團隊開發的人設。
接受采訪時說什么,微博發什么,轉發什么點贊什么。
連一句話就能完成的回應,都需要經過背后龐大團隊的討論博弈。
現在已經很難看到十年前像朋友圈一樣自由放飛的微博動態了。

因為他們看起來更加接近我們的真實生活,因而也更鮮活有趣。
但與此同時,在大數據時代,強烈窺私欲的驅使下,素人走紅也不一定是好事。
這不,小張才剛火,就馬上有人把視頻逐幀放大了鉆研,試圖挖出隱私猛料。
自然也少不了各式各樣的謠言滿天飛。

畢竟,互聯網的狂歡來得快,去得也快。
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有一句名言:「在未來社會,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
現在,「未來社會」已經到來。
互聯網能讓你15分鐘成名,同樣也能在下一個15分鐘之內把你拍死在沙灘上。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三年前一夜爆紅的吹頭小哥。
當時,他因為一組抓拍照而火上了熱搜,一夜漲粉70萬,還被邀請去走了紅毯,大有出道的架勢。


而一旦觀眾的獵奇心退去,他們也就會迅速地從公共視野里消失。
說到底都是大眾娛樂的消耗品罷了。
至于「1818男團」,沒有人再去追問他們的維權結果。
幾年前還快速有效的「媒體執法」,似乎也越來越行不通了。
在一個信息爆炸、娛樂至死的時代。
這恐怕也是意料之中的結局。
全文完。
原標題:《這檔9.5分的寶藏「國綜」,才是真正的頂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