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譚盾攜手杭蓋:搖滾對話交響,共塑“巴赫宇宙”
作曲家譚盾與民族搖滾樂隊杭蓋的合作進行到第四年,“交響搖滾”開始為人熟知,他們的合作也進行到下一個階段,向著更具實驗性的方向駛去。
這一次,雙方選擇了“古典音樂之父”巴赫,將在“交響搖滾”里共塑一個超越民族與時間的實驗性音樂宇宙。

音樂會海報
10月10日,《交響搖滾·巴赫宇宙》音樂會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登場。屆時,搖滾界的杭蓋樂隊、古典樂界的蘇州交響樂團,將在譚盾的合力下,坐到同一方舞臺上。
譚盾一直有著“巴赫情結”。音樂會將以《巴赫宇宙》拉開序幕,穿插譚盾創作的《巴赫·四個音的交響詩》《巴赫與琵琶》《巴赫·地球再生》,貫通“巴赫宇宙”這一主題。
同時,音樂會還會帶來多首譚盾重新編曲的作品,如根據杭蓋的《輪回》和《上海產的半導體》改編的《巴洛克·輪回》與《上海·半導體》等。
音樂會的另一個主旨是“聆聽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杭蓋樂隊將帶來《花斑馬》《酒歌》《鴻雁》《希格希日》等代表作,在舞臺上奏出陽光、山河、草原,與把酒言歡的暢意。除了《初升太陽》,音樂會末尾,杭蓋還會獻上《初升新太陽》,原曲是一首壯烈的戰歌,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編。

譚盾與杭蓋樂隊
杭蓋樂隊成立于2004年,由隊長伊立奇組建,成員7位,以前衛、包容的民族音樂語言成為國際舞臺上最富盛名的中國搖滾樂隊之一。
“杭蓋從管理到組織都是‘國際范’。它和交響樂團的合作,無論是態度還是職業化,都是非常專業的。我們的合作非常容易,換成別的搖滾樂團,簡直不敢設想。”
搖滾和交響各有一套美學和傳統,請杭蓋和交響樂團合作,譚盾講究的是對比-對話,而不是伴奏-隨行。
“如果只是搖滾伴交響或者交響伴搖滾,這樣的形式不夠刺激,很多人就會選擇只聽搖滾或者交響。我們在音樂內容上是對比的、互動的,有時候你們會聽到搖滾和巴洛克的對話,搖滾和瓦格納的對話,搖滾和巴赫的對話。”
很多人問譚盾,為什么一定要做“交響搖滾”?他答,因為搖滾永遠在和社會對話,永遠在叫板,say no,觸動了社會進步。
“交響樂常常是維護傳統,是一種有著兩三百年歷史并且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傳統。但是交響樂團常常忘了一點,每一個藝術家和交響樂團的合作都是搖滾的精神,比如貝多芬,他永遠在跟當代社會對話,在觸動當代社會進步。”
“過去幾十年,交響樂團把自己關進了博物館的籠子,只是玩傳統和過去的經典,當代的聲音和我們沒有關系,這是錯誤的,我們需要貝多芬!”
在他看來,交響樂團需要貝多芬的精神,凝集年輕的創造力,凝聚社會參與感。通過“交響搖滾”的合作,他們可以把杭蓋的年輕觀眾帶到音樂廳,同時,讓音樂廳的觀眾也喜歡杭蓋。古典音樂的受眾被拓寬后,交響樂團就不會再問,“為什么我們的觀眾沒有年輕化、大眾化?”
要和交響樂團合到一起,對杭蓋來說最難適應的,是指揮的概念。
譚盾形容,搖滾樂像昆曲和京劇,“角兒”怎么唱就要怎么跟。搖滾樂隊排練周期很長,可以排練一兩個月。交響樂團是看“指揮”,百來號人往往只有兩天排練時間,“所以我們要綜合,有時候要聽角兒的,有時候要看指揮。我們合作最大的創舉,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可以看角兒,也可以聽指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