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是一個騙子和小偷黑吃黑的故事
原創 紅色皇后 物種日歷
本屆搞笑諾貝爾獎管理學獎,頒發給了五位層層轉包的殺手,最后一位接到案子的老哥嫌棄錢太少,還騙了自己的上家……
不法分子相互欺騙,在自然界也存在。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的施爾奧萊格(Birgit Oelschl?gel)和同事們,就在克羅地亞發現了一位專騙小偷的騙子。
馬兜鈴屬(Aristolochia)的植物傳粉方式很刁鉆。它們不是靠花蜜和花粉做獎勵,吸引昆蟲傳粉,而是散發氣味誘惑昆蟲,然后用形狀古怪的花朵充當陷阱“捕獲”傳粉者。傳粉者多是食腐或食真菌的雙翅目昆蟲,所以馬兜鈴花可能是腐肉、爛水果或者蘑菇的味道。

但是圓葉馬兜鈴(A. rotunda)是個另類,人類幾乎聞不到它的氣味。它的傳粉者,是黃潛蠅科(Chloropidae)的昆蟲,其中 Trachysiphonella ruficeps 這種昆蟲最多。研究人員對圓葉馬兜鈴產生的揮發性物質進行了分析,發現有一類脂族酯(aliphatic ester),可以吸引黃潛蠅科。奇怪的是,與圓葉馬兜鈴生活在同一區域的盲蝽科(Miridae)昆蟲,會產生同樣的脂族酯,而且也會吸引這些蠅。

盲蝽屬于半翅目,這個目的成員很多都會產生分泌物防御捕食者,比如有名的“臭大姐”。脂族酯是盲蝽的化學武器,受到攻擊的時候就會分泌。那么,蠅為什么喜歡這種味道呢?
T. ruficeps 是昆蟲里的小偷,當捕食者(比如蜘蛛)抓住獵物之后,它們就落到獵物上偷吃,這種取食策略稱為偷竊寄生(kleptoparasitic)。但是對于偷食的蠅類來說,脂族酯的氣味表示附近可能有盲蝽被獵殺,所以它們嗅到脂族酯就會“聞香而來”。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弄死的盲蝽,也能吸引蠅類來“聚餐”。

然后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想吃霸王餐的蠅聞“香”而來,卻被圓葉馬兜鈴當壯丁抓來傳粉,小偷撞上了騙子,可以說是黑吃黑了。

原標題:《這是一個騙子和小偷黑吃黑的故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