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淮安一高校稱已回收“被指歧視同性戀衛生手冊”:確有不妥
針對“下發給學生的《衛生健康教育手冊》被指有多處歧視同性戀內容”一事,9月23日上午,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師范學院后勤管理處回應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稱:昨天核查后發現手冊中涉及同性戀的部分內容,確有不妥當之處;昨天下午,學校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回收下發的手冊。
“(回收后)會組織衛生人員重新審定內容,整個再過一遍,不妥當的地方會刪掉。”該校后勤管理處一位負責人稱,學校已經“重視處理了”。

網友爆料稱,淮陰師范學院下發給學生的《衛生健康教育手冊》,有多處歧視同性戀的內容。本文圖片均來自微博@我是落生
據澎湃新聞稍早前報道,網傳的一張圖片顯示,《衛生健康教育手冊》的封面左上角帶有“淮陰師范學院”字樣。另一張圖片中則載有“同性戀違背自然法則,在性格上有缺陷,情緒特別不穩定”“同性戀會教唆引誘正常人,給正常人造成不安全感”“同性戀壽命比正常人要短,由于同性戀是一種變態行為,其心理意識與生命體特征相悖”“同性戀吸毒的可能性較大”等內容。

疑似在《衛生健康教育手冊》中,有“同性戀違背自然法則”等內容
中國性學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楊湃認為,該手冊中存在很多謬誤,同性戀并不違背自然法則,相反,在兩千多種動物中都有觀察到同性行為,同性戀本身就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
楊湃還稱,手冊的核心其實是建立在同性戀群體危險、不穩定、不被社會接受之上的。社會認為性少數群體“性格上有缺陷,情緒不穩定”,是因為社會對性少數群體了解較少,歧視較多導致的。
性別與教育研究學者崔樂認為,類似的“恐同”教材或手冊在會對師生帶來多重的負面影響。這對于異性戀學生來說,“恐同”教材或手冊可能會誤導他們對同性戀的認知,進而導致偏見、歧視甚至霸凌;對于性少數學生來說,教材本身的權威性可能會阻礙他們接納自己的身份,增加心理健康風險。
崔樂談到,“恐同”的校園環境會對性少數學生的學業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中國高校要更包容、多元、公正,杜絕基于性與性別身份的歧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