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聯邦明察局?丨金斯伯格大法官離世,美國大選又橫添變數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刁大明
2020-09-20 13:38
來源:澎湃新聞
? 外交學人 >
字號

9月18日晚間,距離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還有46天,剛剛結束了在明尼蘇達州貝米基縣造勢活動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登機回程之前被告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魯斯·貝德·金斯伯格當天早些時候去世。特朗普面露驚訝,然后很快表現出十分哀婉的一面:“她一生很精彩,她是一位傳奇女性,無論你是否同意,她都是一位一生精彩的傳奇女性,我聽到她故去的消息真的很難過。”

不確定這是否是特朗普準備后的表現,但從姿態上看感性且緩和,甚至還有了點所謂“總統的高度”。與此同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也主動發表簡短聲明,盛贊金斯伯格之外,還不忘強調自己曾作為國會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主導了1993年金斯伯格就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聽證會。最后,拜登重復強調了2016年時共和黨陣營的那句“選民選總統,總統再選法官人選讓國會參議院批準”,幾乎在第一時間就挑起了大法官補位的兩黨之爭。

2020年9月19日,民眾在位于美國華盛頓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前點亮蠟燭,向大法官金斯伯格致哀。 新華社 圖

“拜登規則”還是“雙重標準”?

2016年2月13日,即距離當年特朗普當選還有269天,保守派大法官安東寧·斯卡利亞離世,時任總統奧巴馬在當年3月16日提名哥倫比亞特區巡回上訴法院法官梅里克·加蘭補位。當時以54席比46席掌握國會參議院多數的共和黨人堅持杯葛了加蘭的提名,采取了“不聽證、不投票、不做任何其他行動”的拖延戰術。直到2017年1月31日,剛剛上臺11天的特朗普提名了合共和黨心意的尼爾·戈薩奇,兩個多月之后的4月7日,共和黨主導國會參議院批準了新提名,至此才結束聯邦最高法院長達14個月的“缺編”狀態。

國會參議院共和黨人為當年公開消極怠工找的理由,就是所謂的“拜登原則”。1992年,身為國會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的拜登曾在院會公開演講稱,“當政治季節(選舉)到來之際,必須推遲對聯邦最高法院的提名程序,直到選后再恢復”。這句在當時完全是說給在任總統老布什的警告,后來就成為了拜登在金斯伯格離世時提到的那句“選民選總統,總統選法官”。諷刺的是,當2016年共和黨拿出“拜登原則”反對奧巴馬和拜登之時,拜登本人作為副總統卻公開敦促國會參議院應該批準加蘭的提名:“我負責過八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批準并參與過九位提名人的審議,可以說比任何活著的人都更有經驗……無論我支持與否,每個提名都收到了委員會成員的禮遇,得到了委員會的聽證,無論成功與否都應該得到委員會的投票。”

既然兩黨曾交換過立場,甚至當年的當事人拜登和已成為國會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的米奇·麥康奈爾如今都還是主角,共和黨轉過頭來順應拜登本人對“拜登原則”的否定,誓言將放行特朗普的提名,而拜登反而又開始強調“拜登原則”,這樣再次交換立場,如此的“雙標”也就絲毫不會令人感到意外了。

不過,從歷史比較而言,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在如此臨近選舉的時候出缺的情況頗為少見。比46天還短的大概只有在1956年大選前22天因健康原因辭職的謝爾曼·明頓(Sherman Minton),以及在1864年大選前27天去世的首席大法官羅杰·坦尼(Roger Taney)兩例。這兩次大選中,前者是在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再次壓倒性戰勝民主黨對手史蒂文森,后者則是在南北戰爭背景下林肯的必然連任。因而,可以理解為,在金斯伯格之前的這兩個歷史案例都不具備構成重大選舉議題的潛質。甚至可以說,金斯伯格留下的空缺一定程度上在美國總統選舉史上具有獨一無二性:如此接近選舉投票日,且在任總統面對著如此之大的連任壓力。

也正由于這種特殊性,特朗普幾乎不可能在這46天嚴守歷史傳統,他必然會在選舉之前(最新消息稱可能就在下周)提名一個新的人選來補充金斯伯格留下的空位,否則其提名的足以讓共和黨保守派滿意的前兩位大法官能夠帶來的效用將前功盡棄。但如果考慮到1975年以來國會參議院從接受提名到最終投票平均耗時67天的速率,新人選的批準程序很難在選舉投票日之前徹底完成,但在選舉日之后到年底仍有相對充裕的時間走完程序。

再回到歷史的話,最高法院大法官在選舉年空缺后,在任總統提出人選卻因各種原因未能在選舉日之前得到國會參議院確認的情況只發生過三次:除了前述的2016年之外,還有1844年和1856年,而且這三次在任總統最初的提名人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其中的共性是,在任總統與當時國會參議院的多數黨都并非同黨,即國會參議院多數黨沒有任何政治動力為即將換屆的白宮背書。但目前金斯伯格留下的空缺卻落入了共和黨同時控制的白宮和國會參議院手中。雖然特朗普若連任失敗,11月3日之后國會參議院再去確認一個即將離任總統的提名一定會引發極大爭議,但從特朗普捍衛遺產或共和黨抓住塑造聯邦最高法院良機的角度出發,共和黨人也絕對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所以,應該有理由可以預見到,無論2020年大選結果如何,特朗普及共和黨都將完成針對金斯伯格席位的填補,進而徹底打造出一個所謂保守派法官以六比三占據絕對多數的“羅伯茨法庭”(編注:約翰·羅伯茨為現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2020年9月18日,位于美國華盛頓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降半旗,向大法官金斯伯格致哀。 新華社 圖

失去金斯伯格是誰的損失?

87歲的金斯伯格估計自己也不曾想到,自己的離世將為2020年大選激發出新的不確定性。特朗普所能選擇的新提名人被廣泛認為將是一位持有保守立場的白人女性,不但延續了金斯伯格的性別標簽,而且也有助于吸引在過去幾次選舉中持續成為兩黨爭奪焦點的城郊中產白人女性群體的選票。目前看,聯邦第七上訴巡回法院法官艾米·巴雷特(Amy Barrett)和聯邦第五上訴巡回法院法官艾莉森·拉欣(Allison Rushing)得到了更多的討論。兩位女法官的現任職位都是特朗普提名、國會參議院通過的,所以相對具有一定起步基礎。前者原本就是已故大法官斯卡利亞的弟子,2018年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尼·肯尼迪退休時,她還進入了特朗普用來接替肯尼迪的三選一最終名單。目前如此時間緊、任務重,已經被檢驗過的巴雷特應該是更為可靠的人選,進而也將把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群體帶入1970年出生的新世代。

后者話題感十足,除了與在任大法官托馬斯和戈薩奇都關系密切、且被列入了9月初特朗普為競選而公布的填補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20位人選名單之外,其在選舉意義上最為炸裂的一點即1982年出生的年紀將給聯邦最高法院帶來某種可能的“顛覆”。當然,在特朗普的填補名單中,至少還有五位女性,而且還有如現任肯塔基州檢察長的35歲的非洲共和黨人丹尼爾·卡梅隆(Daniel Cameron)或者聯邦第六上訴巡回法院的印度裔法官阿穆爾·薩帕爾(Amul Thapar),這種選擇也未必不具備分化非洲裔等少數族裔,但也可能具有一些減少相關群體對拜登的穩固支持或投票率的可能效果。

對于拜登及其民主黨陣營而言,由于畢竟在當前參議院以47席比53席處于無法控制議程的少數地位,而且在所謂“核選項”條款(編注:指美國國會參議院在需要調整投票規則、以簡單多數方式通過特定立法案或任命案時采取的一種手段)的影響下關于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的確認只需要過半票數,因而無法使用所謂“冗長發言”(filibuster)等方式阻攔,所以民主黨方面在程序上能做的事情較為有限。目前能夠想到的動作包括針對特朗普可能提名人選的各種批評或者圍繞這一類似于特朗普“分身”的人選曝出各種“猛料”,從而擾亂特朗普謀取連任的議程,或者拜登依照此前承諾在目前五位在任的非裔女性聯邦上訴巡回法院法官或其他范圍中完全形式化地選擇一位,凸顯自身完全不同于特朗普的路徑。

試想,在大選最后沖刺階段,如果出現類似于2018年卡瓦諾量級的巨大爭議的話(編注:卡瓦諾被提名接替退休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尼·肯尼迪時曾被曝出性侵丑聞),特朗普目前“突擊”完成“政績”的焦點將被模糊,拜登從中坐收漁利、“躺贏”夢想將再進一步。

如果特朗普宣布提名如巴雷特等相對穩妥人選,那么此后一切爭議的風暴中心就會轉向國會參議院。從目前任期到明年初屆滿的第116屆國會參議院的情況看,依照以往從推翻與替代奧巴馬醫療、確認卡瓦諾提名以及特朗普彈劾等關鍵投票的情況看,共和黨的53席中只有阿拉斯加州的麗莎·穆考斯基(Lisa Murkowski)、猶他州的羅姆尼,以及緬因州的蘇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存在搖擺甚至反水的可能性。即便這三票全部反對,國會參議院共和黨還可以請出還是副總統的彭斯來救場(編注:根據相關法律,當國會參議院投票出現平局時,身兼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可以投下關鍵一票),從而催生出憑借歷史上最具爭議投票而就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并讓特朗普成為48年來首位一任四年接連填補最高法院三分之一成員的白宮主人。

所以在國會參議院部分看,真正的影響其實不在于今年的確認過程,而在于第117屆國會及其選舉本身。對于需要鞏固共和黨基本盤甚至展現自身如何“忠誠”的參議員候選人而言,與麥康奈爾保持一致、支持國會參議院通過特朗普新提名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今天面對不小連任壓力的麥克薩利(Martha McSally)、蒂利斯(Thom Tillis)、歐內斯特(Joni Ernst)甚至萊夫勒(Kelly Loeffler)等都在第一時間顯出了絕對支持。

但對于柯林斯這樣生存條件每況愈下的溫和派共和黨人而言,金斯伯格離世引發的席位爭議簡直就是自己政治生涯終結的“噩耗”。目前這位奮力謀求第五任期的共和黨人在緬因州的滿意度不足五成,且在民調中以5%到12%不等的幅度落后于更為年輕且同樣深耕多年的民主黨對手。2016年特朗普就輸掉了緬因州,而如今拜登在該州以55%比38%大幅度領先的情況下,柯林斯所要面對的下擺效應更大,其在卡瓦諾提名確認上的贊成票成為了緬因州溫和派選民對其不滿的重要原因之一。18日當天,柯林斯雖然在第一時間就金斯伯格去世發表了緬懷的聲明,但在推特上幾乎所有評論都在追問她是否會支持特朗普可能的新提名人選。這個問題估計是柯林斯無法逃避的。

19日,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了自己的態度:為了對即將決定在任總統連任或選舉出新總統的美國選民保持公平,關于可以終身在任的大法官的人選決定應該由11月3日產生的總統來決定。這樣“打太極”可能是柯林斯目前能做出的最充分的政治計算了。但問題在于,這個表態在沒有新人選時可能有點用處,但在很快就要面對特朗普提出的新人選時,柯林斯到底要不要明確承諾支持,還是問題。如果承諾支持,估計無法擺脫敗選局面;如果敢表示不支持,共和黨選民則會徹底出逃,必然也得不償失。金斯伯格給柯林斯留下的這個兩難困境如果最終導致柯林斯落敗的話,共和黨在國會參議院維持多數的可能性就將繼續下滑,這估計也算是民主黨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得到的一分。

據說,金斯伯格在聯邦最高法院做大法官的27年中與保守派大法官安東寧·斯卡利亞建立了跨越政治光譜的更深的私交。如今,這兩位老友分別在前后兩次大選年離開人世,卻不約而同地成為測試出兩黨各自“雙標”、各取所需的政治事件。于是,在金斯伯格與華盛頓告別的時候,或者也是華盛頓徹底告別了那個由金斯伯格們代表的時代。

“聯邦明察局”是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秘書長刁大明的專欄,對“聯邦”(United States,即美國)之事洞明察鑒之。

    責任編輯:朱鄭勇
    校對:張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友谊县| 蓬安县| 沙雅县| 慈利县| 蓬莱市| 枣强县| 海淀区| 瑞昌市| 昌乐县| 逊克县| 和静县| 克拉玛依市| 孙吴县| 温泉县| 汪清县| 东丽区| 安陆市| 太仆寺旗| 连云港市| 铅山县| 额敏县| 延吉市| 车险| 巫山县| 桂阳县| 武清区| 长岛县| 平南县| 基隆市| 咸丰县| 江陵县| 遂溪县| 阆中市| 惠东县| 新龙县| 镇安县| 巨鹿县| 东乌珠穆沁旗| 舒兰市| 磴口县| 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