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太白山國家級保護區內被建臨時板房招攬游客,垃圾就地焚燒
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寶雞市太白縣、眉縣、周至三縣交界,該保護區于1965年由陜西省政府批準建立,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森林生態系統和自然歷史遺跡。 保護區地處秦嶺山脈中段,是華北華中和青藏高原三區生物交匯過渡地帶,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植被垂直分帶明顯。高等植物有200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連香樹、水青樹、星葉草、太白紅杉等21種高等動物有270多種, 國家保護動物有大熊貓、羚牛、豹等20多種。

近日,有多名驢友和游客向華商報反映說,保護區內小文公廟、大文公廟、大爺海有三處臨建的板房,被用作出租給游客住宿、對外營業餐飲使用,還有更為嚴重的現象是路途隨處可見的水泥盤筑的垃圾臺沒有人清理,靠焚燒處理,而且大爺海板房所用的水全部是從大爺海抽出來的,保護區內如此現象不僅給嚴重破壞生態環境而且會嚴重損害長居于此的動物。到底怎么回事?近日,華商報記者用時兩天的時間,進行探訪和調查,保護區內諸多爆料者投訴的現象頻現,令人堪憂。
現象一:三處景點建板房對外出租床位,餐飲和商店一應俱全
從太白山景區進入,通過景區大巴擺渡車一個小時到達了海拔2280米的天下索道起點,再經過15分鐘抵達2936米的天圓地方。沿線均是景區的管理范疇,景區工作人員以及巡視人員都在提醒著指示游客注意安全及禁止類的活動提示。

天圓地方徒步40分鐘抵達在小文公廟位置也是檢查站位置所在地,而要繼續深入必須通過這個檢查站,該檢查站由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太保局”)設立。記者現場看到,檢查站門口懸掛著禁止穿越鰲太線的通告,同時也禁止帶火種進入保護區以及其他相關提醒信息,如果要繼續走進去需要在檢查站登記相關信息方可進入。但就在檢查站跟前就有搭建的板房對外出租,一張床位出租價格80元,餐飲、商店所有商品一應俱全都會出售給游客。

當記者詢問得知,檢查站是太保局設立的,通過登記是防范游客途中發生意外方便查詢是從哪個地方進去,也方便救援。但對于帶打火機進去并沒有其他檢查設備,只有懸掛在檢查站上的提示而已。
隨后,記者與三五名驢友一同繼續向前,經過2個小時的徒步到達大公文廟,不遠處看到除了大文公廟之外,還有橫豎兩排的板房和小文公一樣一應俱全。

在聊天當中,大文公廟負責這里的工作人員說:“今年游客比較少,最近看國慶期間游客會不會多起來,生活物資我們找背夫往上背,一個月下來要給人家1萬多呢,現在成本都維系不住。板房建了有10年左右了,一張床位100元,而且500毫升熱水5元,要吃飯的話這里都有價格你可以自己看。今年受疫情影響,生意難做的很。”
在停歇片刻,記者繼續向前行進,后面的路并沒有之前的好走,海拔不斷爬升的同時,山路更加崎嶇。下午17時許,達到高山湖泊水域——大爺海。進入時有兩座廢舊的廟。緊挨著大爺海6米左右的距離就有以聯排的板房,不遠處除了天氣測試設備外,還有多個太陽能電池板用作這里的日常用電。

工作人員看到有游客來就開始張羅說:“住宿床位150元一張,吃飯里面有彩單、這里沒有信號用Wi—Fi,30元、如果不住入在大爺海這個區域搭建帳篷必須交30元,不然就不要在這里搭。”當記者詢問,搭帳篷收的是什么費用、你們是那個部門時,其稱,“不管什么費,你在這里搭就要交錢,我們是太保局的工作人員”。記者在搭建帳篷時,被收了30元,收費落款和收款人都是大爺海。

現象二:水泥盤筑垃圾臺焚燒痕跡明顯,現場有明火燒垃圾
經過檢查站,徒步進山順著蜿蜒小道一直向前挺進,沿途道路隨處可見的用水泥盤起來的垃圾臺,都有用火焚燒的痕跡,也發現正在點火焚燒的現象。多數垃圾臺已經堆滿了各種垃圾,并沒有發現被清理的跡象,不忍直視。

有些垃圾被丟棄在垃圾臺,還有的垃圾被直接扔到了山坡上,路上隨處可見煙頭以及部分山坡上紅白色的塑料袋隨處可見。

返回時,在抵達檢查站不遠處,垃圾臺內的塑料瓶子以及食品外包裝被人點燃焚燒,冒著黑煙并伴隨著刺鼻的氣味。

一位北京登山驢友說:“我從黑河森林公園進去,途徑厚畛子一路爬到這里,走了三天時間。凡是驢友能走的地方都沒有什么垃圾,但從拔仙臺開始,沿線的垃圾隨處可見,這些垃圾要降解不是一兩年時間吧,亂扔的垃圾會被保護區內的動物啃食,危害動物的健康。”

現象三: 飲用水、生活用水均來自保護區內水源地
一路走來,無論是小文公廟、大文公廟、還是大爺海,三處板房日常生活一應俱全。所有的日常用電來自太陽能發電機,日常用水都是來自保護區內的水源地。到底從哪里來的并沒有顯而易見可以看到的管道。但大爺海就有一根水管直接將水直接抽到一個存儲水的大塑料桶內。這里日常飲用、洗洗涮涮的水都抽的大爺海的水。

據公開信息顯示,1982年,陜西省一批專家對大爺海進行一次考察,并沒有發現任魚蝦類動物生存。而現在,人們已經可以看到人們已經可以看到大爺海中生存著大量類似磷蝦一樣的生物。據說,大爺海湖邊有一種小鳥會把湖面上的小樹葉等雜物銜走,被人們稱為“凈水童子”,而實際上這種鳥叫做白頂溪鴝,專門以捕食湖中的這種“小蝦”為生。

一位專業戶外登山者趙先生說:“大爺海我們稱之為“圣水”。多年不來了,現在這里建了板房對外出租,必然會造成大爺海生態環境的破壞,所有排除氣體和垃圾分解之后,也必然會融在山體里”。
(原題為《深度調查: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臨建板房招攬游客,處理垃圾就地焚燒!》)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