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學生上網費用為何居高不下?三大原因為你揭秘
信息化時代的大學生們,無論是學習和娛樂都離不開互聯網,網費也成為高校學生們生活費中的固定支出。經過調查,個別高校一個宿舍一年上網費用竟然高達5000元左右!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學生們繳納如此高額的上網費用,其背后又有怎樣的內幕呢?

在分析原因之前,先和大家聊一聊校園網的拓撲結構,拓撲結構就是指用傳輸媒體把計算機等各種設備互相連接起來的物理布局,是指互連過程中構成的幾何形狀,它能表示出網絡服務器、工作站的網絡配置和互相之間的連接。

以上圖為例,不難看出校園網是一個典型的星型網絡,以核心交換設備為中心,分別連接了校園網出口(互聯網)、各個樓宇的匯聚交換機、數據中心的交換機、AC控制器等。下面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簡單介紹一下各個組成部分。
1:最上面的云朵形圖標,就是校園網出口,也就是校園網連接到互聯網的一個通道,云朵里的字表示這個通道的帶寬(可以理解為網絡的容量)。電信、聯通表示不同的運營商提供的網絡接入服務,教育網主要面向教育和科研單位提供網絡接入服務,CNGI是IPv6的實驗網,高校作為科研工作的核心,一般都會接入IPv6網絡,而且大部分學校的IPv6網絡(目前)對師生是免費提供服務的。以上幾種類型的網絡接入(電信、聯通、教育網、IPv6)是每個大學都有的,校際互聯一般是地理位置接近/有合作關系的幾所高校,把各自的校園網連接在一起,實現不同學校間的網絡高速互聯。
2:如果把網絡接入通道(云朵形圖標)比作一個個支流,那邊界交換機就是把這些支流匯聚在一起為整個學校提供網絡服務的“江河”,所有的網絡數據都通過邊界交換在校內網和各個網絡出口通道間流通。
3:防火墻,就是校園網的門衛,負責把惡意的網絡流量阻擋在校園網之外。
4:BRAS是計費服務器,可以統計每個用戶的上網流量作為計費依據。防火墻和核心交換機之間有一條線沒有通過BRAS,表示部分流量不會計費(比如校內服務器訪問互聯網的流量)。
核心交換和邊界交換類似,邊界交換是連接校園網和各個網絡出口通道的交換機,核心交換則連通校內各個樓宇、數據中心(服務器)和網絡出口(通過邊界交換)。簡單來說,所有訪問網站的網絡流量都會通過核心交換設備,但只有訪問校外網站的網絡流量會通過邊界交換設備。(常見校內網站包括學校官網、教務系統等)。
5:以上幾類設備(邊界交換、防火墻、計費服務器、核心交換)都各有兩臺設備,這是因為這幾類設備是校園網平穩運行的核心,一旦出現故障就會影響全校的網絡使用,所以必須做冗余(雙機熱備),兩臺設備同時運行,一旦一臺設備出現故障,另一臺設備還可以繼續提供服務。
6:匯聚層交換機和接入層交換機。每一棟樓都有很多個信息點(有線網絡端口或無線AP),這些信息點會連接到接入層交換機上。但是由于一棟樓的信息點數量可能太過龐大(數以千計),一臺交換機是不夠的(一臺交換機一般有24/48個左右的網口。要為數以千計的信息點提供服務,就必須使用很多臺接入層交換機,再將這些接入層交換機連接到1臺匯聚層交換機,由匯聚層交換機連接到核心交換設備。一般情況下,信息點到接入層交換機、接入層交換機到匯聚層交換機都是用網線連接的,匯聚層交換機到核心交換機則使用光纖連接。
7:數據中心交換和安全防護。數據中心就是全校所有的服務器所處的地方,比如學校的官網、教務系統、財務系統、圖書管理系統等,都是運行在這里的。由于這些系統特別重要,會對外提供服務,可能受到來自校內的安全威脅、或被入侵后作為跳板掃描內網,因此需要一個專用的防火墻做安全防護。
8:校內的無線網絡由AP(無線接入點)和AC(接入控制器)兩部分組成,AP負責提供Wifi信號,AC則負責統一管理所有的AP,實現上網認證和和安全等控制功能。
當你真正了解了校園網的復雜程度以后,不難理解很多人抱怨為何校園網花費始終居高不下。用著很慢的網速卻花著高價。

對校園網的最終用戶來說,其所有的網絡流量必須經過這樣一個過程: 接入點->接入層交換機->匯聚層交換機->核心交換機->計費系統->防火墻->邊界交換機->網絡出口 。從接入點到邊界交換機,建設的時候購買服務器開銷巨大,但后期運維過程主要是電費、運維人員的工資和少部分設備損壞換新,這些運維開銷相對可控。 而且出口帶寬按年付費,而且非常貴,1Gbps帶寬,一個月50萬左右,一年600萬左右。
但是近幾年國家提出“提速降費”的政策后,花很少的錢用高質量的網絡的時代終于來了。然而對于大學生來說,這個福利卻遲遲沒有享受到,高校提速降費到底是誰在“卡脖子”?誰阻礙了“提速降費”呢?

阻礙1:壟斷獨家運營,收費高
很多高校校園網為壟斷獨家經營,學校參與從中分成。比如一個學生一個月的上網費用平均為90元,這筆錢會根據合作投入多少,會對學校進行一定比例的分成。這也就直接導致了校園網收費高的現象遲遲得不到解決。

阻礙2:未統一運營,收費混亂
也有一部分高校和多家不同的服務商合作,多家服務商分別不同定價,由于學校沒有統一管理并運營,各大服務商之間收費混亂,費用無法降低且安全得不到保證。

阻礙3:高校沒有校園網,私拉網絡費用高
大家都知道,校園網的建設需要花費大量的經費。有的高校由于預算不足,沒有建立自有的校園網業務。學生只能通過接入外部私人網絡來上網,不僅僅費用居高不下,對于學校的管理更是提出了巨大挑戰。

寫在最后
隨著近幾年國家在校企合作方面出臺各項政策后,企業能夠參與到越來越多的項目中來,校園網社會化運營也被提上了日程。告別壟斷,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成為了越來越多學生的宿愿。企業介入后,為高校提供網好、不貴、安全、 省心的校園網服務,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讓更多的學生體會到快速高效便捷省錢的校園網體驗,為高校信息化建設添磚加瓦才是硬道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