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了讓你能好好用錢,鈔票也在不斷進化
原創 小菌 趣科普
伴隨著原始人類社會的發展前進,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出現了:我很喜歡隔壁普普的那只大黑牛,想占為已有,我該怎么向她開口呢?






在這種情況下,北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這種輕便的鈔票漸漸開始在市場上流通,并持續影響了后面的元、明、清等朝代。

而紙幣的出現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造假。以清代印刷的“官票”為例,雖然玩了點花的,采用了三色或雙色套印,但這個技術實際并不復雜,以至于許多民間小能手輕輕松松就能仿制出來。
當時的官府只能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蓋章。在票面上加蓋官府印鑒,用以保證信譽和增強可靠性。這在中國印鈔史上,屬于早期簡單的防偽措施。

所以現在不少人想:我是老老實實賺錢,還是“自產自銷”造錢。為了應對這個問題,印鈔廠可謂絞盡了腦汁,防偽技術也日益精進。
要印鈔票最關鍵的當然是原材料。靠著兩次世界大戰而崛起的美國,其美元也成為了全球的硬通貨,既然知名度這么高,當然不能隨便找點紙就開印。

比如有時候你的錢掉在水中,撈上來后還是那個挺括的手感(可能有點甩不動),晾干之后,和之前差別不大,而普通的紙沾水后撈起來可能就直接崩裂了。
所以,各國政府在材料配比上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研究,來達到最好的抗油污、抗撕裂性能,以確保不需要隔幾年就更換一次。實際上,目前大多數流通廣泛的紙幣可以在不被撕裂的情況下折疊大約4000次,這意味著這些紙幣能在市場上流通4~10年。而數值較大的紙幣例如100面值的人民幣使用壽命最多可以達到15年。

另外,印制鈔票的專用紙都會選擇“純天然無添加”的動物膠或樹脂,說白了,其中不會含有淀粉,而許多假幣的印刷紙中都是用普通木漿壓制而成的,通常都添加了提高性能的淀粉類助劑,所以只要對某張紙幣心存疑惑,反手掏出驗鈔筆一劃,如果鈔票上顯示藍色(驗鈔筆中的碘與淀粉反應生成藍色化合物),那就是假幣;真鈔的話筆尖劃過只會留下很淺的黃褐色痕跡。

但鈔票的防偽手段并不止一項,水印就是另一種更有效的防偽技術。早在唐朝時期,當時的工匠就發明了帶有水印的水紋箋。現代水印一般采用印花版或水印輥工藝,通過改變紙張在生產過程中紙漿纖維密度,將水印“夾”在紙中,迎光透視時可以清晰看到有明暗紋理的圖案、人像或文字信息,這一技術首先用在了第三套人民幣中。



同時,央行還祭出了另一大殺器——數字貨幣,讓造假者無幣可造,而且數字貨幣與現在流行的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不同,后者僅僅只能把支付信息安全傳達,完成交易。數字貨幣則具有法定發行方(央行),且效力與紙幣是相等的。

特別聲明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于
https://www.scienceabc.com/eyeopeners/what-material-is-used-to-print-currency.html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圖片來源于
網絡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我們旨在分享優質文章、原創作品,與您共同學習成長
本文如有侵權歡迎原作者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署名或刪除
如對本文有所意見或發現錯誤歡迎指正
原標題:《為了讓你能好好用錢,鈔票也在不斷進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