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專訪丨王旭東:時光走筆,歲月成章

2020-09-12 0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唐曄 曄問仁醫

人 物 介 紹

王旭東,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顱頜面科科主任、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博士學位,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市兒童顱頜面畸形篩查診治中心主任,兼任泛亞地區面部整形與重建外科學會中國分會理事,中華口腔醫學口腔遺傳病與罕見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第一屆口腔頜面創傷及正頜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第七屆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內固定組織(AO)國際講師等。目前致力于牙頜面畸形的治療和頜面部微創手術。擅長種植前骨缺損處理、微創頜面骨折與髁突腫瘤手術,牙頜面畸形的正頜外科、牽引成骨、下頜角與顴骨整形,利用導航、3D打印等先進技術進行更精細準確更微創的頜面部軟硬組織修復。

采訪筆記

一別五年。

他的容貌似乎未變,模樣很是精神,但是我能察覺到他的疲倦。

我們坐而論道,聊臨床,聊科研,聊黨建,聊心學。無疑,他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之前那次談話,我不知道他這五年的成熟,是因緣際會,還是水到渠成。

他和我談起儀式感,這是令我驚訝的。

“我始終認為,任何事都是需要儀式感的。比如生活,對于生活來說,儀式感是一種格調,一種追求,一種不舍棄不墮落的態度。比如工作,儀式感是一種立場,一種尊嚴,一種橫刀立馬舍我其誰的勇氣。”

我笑了,我說,從本質上,儀式感說到底是“在乎”二字,只有在乎,行動上表現出對一個事情的熱愛,執著,最終實現目標才更快捷,在別人看來也才更名正言順。

他說,最近又讀了一遍《南渡北歸》,并且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這樣的段落:

我們不知道金岳霖等等知識分子,晚年內心如何面對他們曾經輝煌的年少時光,但一切榮光消逝后,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留下來的,并不是口號與主義、流言與性情,甚至不是他們的一部部光輝的著作;而是在炮火連天之際,依然能尋一個夜晚,月下講紅樓所堅守的獨立審美空間,是他們勤勉思考的青年時代,和所有為學為人的艱難努力本身所最終釋放出來的燦爛光華。

“有時候,我真的神追那個西南聯大,我不敢想象3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坎坷經歷,在戰爭中流離,在混亂中求生,在困苦中求知,需要多么強大的內心。這種精神,或許會讓人在當下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愚蠢。但這種精神,仍然具有時代意義。”他說。

“那么,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我問他。

他想了想,笑而不語。

1

雙肩挑重擔

這幾年,王旭東說,他是被責任和壓力裹挾著,不知疲倦地奔跑。事實上,他經歷了從科室常務副主任,成為科室主任和黨支部書記,“兩副重擔一人挑”。身上的使命感,像是催熟劑,離他的愿景,似乎也越來越近。

對接手科室黨總支書記這一職,王旭東坦言,自己的改變很大——這個角色更像是在人格與精神上的自我鍛造,甚至有時會有芒刺在背,冷汗涔涔的錯覺。“我再也不是一個人,背后是一支隊伍。有戰斗力的連隊,都是建立在支部上,我得帶動大家一起跑,提振士氣,建立文化,鼓舞人心。坦率說,在科里,我已經很少發牢騷了,更加注意言行舉止,做好榜樣,才能帶動大家。”

支部的活動,成為打磨凝聚力的主要抓手。

理論學習、黨團共建……甚至科室每個人的生日,王旭東一有空就會參加,哪怕有時出差在外地,他也會把心意帶到。“一張卡片,一件小禮物,幾句鼓勵的話,你不去做,就不會知道這些小事的力量——凝聚團隊的力量。”王旭東說。

他始終認為,任何事都是需要儀式感的,儀式感的作用,就是一枚人生印記。而黨員的身份,更需要一些特別的儀式來提醒。

“記得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學校突然宣布要恢復穿校服了,學生穿上新校服走在街上,似乎有一種特殊的榮譽感、歸屬感,路人都投去贊許的目光。當年考入醫科大學,穿上白大衣宣誓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感覺。有人把團建當一種形式,但我卻想把這件事做得扎實。”

科室從2015年開始,有了一本年刊,年刊叫《知行頜一》,記載著科室這一年的足跡。大事小情、戰績成果,從選題到排版,從組稿到標題,王旭東對這本年刊極為上心,建立了富有經驗和熱情的編委會,他自己擔任三審制度的最后一關,一個字一個標點的審校核對,而這些工作忙起來,通常讓他在這個階段里總是熬紅了眼睛。

“年刊這個概念,很多是醫院層面上才有,單單一個科室出一本年刊是極少的。我們堅持了五年,每年春季印刷出刊。我的恩師邱蔚六院士,常常用它來鼓勵我的師兄弟,讓別人也向我們科室學,弄得我真不好意思,不過,能出這本年刊,也是深受邱院士的啟發。”

知行頜一,化自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王旭東說,自己崇尚傳統文化,因為文化最是能打動人心。“王陽明的哲學,是中國古典哲學的巔峰,我對知行合一的理解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之始,心向往之。心學,學即是實踐,學習,就是不斷去實踐,學而不習非學也。用于我們的臨床、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莫不如是,只要用心去澆灌,不圖他想,其他都是水到渠成。”

2碩果累累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顱頜面科分為五個專業組:唇腭裂、頜面創傷、正頜正畸、睡眠呼吸障礙、正頜外科。“每個專業組發展都不錯,尤其是正頜外科,這是科室全員努力的成果。”王旭東笑道。

這幾年,他干成了一件大事。

2018年,由科室牽頭發起組建的牙頜面畸形診治專科聯盟,到目前為止全國已經有57家,涵蓋18個省,4個直轄市。王旭東說,專科聯盟以牙頜骨發育畸形的病人為主,比如“地包天”病人,即上前牙錯位于下前牙后側,前牙無咬合功能,上牙槽及上唇后縮,俗稱“兜齒”,即常見的牙頜面畸形之一。

王旭東的初衷是,九院的顱頜面科名滿大江南北,病人從全國各地趕來。尤其是如今時代發展,社會日新月異,人們對改善尤其是頭面部生理缺陷的欲望愈加強烈,但是苦于醫療資源并不充沛,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就醫難的困境。他希望能通過“聯盟”的模式,撕開一條新路。

“站在病人的角度,一是掛不上號,二是即使掛上號,一趟來上海的吃住花銷又成了負擔;站在醫院的角度,也的確承接不了那么多全國的病人,所以,我們建立專科聯盟,遠程幫病人制定治療方案,實施交給屬地的醫生——建立在一整套的規范操作上。同時,也會在線監控病人三到六個月的干預后效果,以及手術質量等。”

王旭東說,專科聯盟要落到實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專科聯盟里的屬地醫生,絕大多是來九院顱頜面科進修過的,大家理念一致。對此,科室已經舉辦了無數場培訓班,每次的交流課都會精心設計,之前先了解大家想聽什么,遇到了什么難題,務必讓進修醫生有所收獲,回到屬地,又有了九院顱頜面大的后盾,可以放開手腳開展工作,造福當地的患者。

“這才是真正的醫聯體,而不會產生所謂的虹吸現象。”王旭東用三個詞總結牙頜面畸形診治專科聯盟的意義:共建、共享、共贏,他說,與大家一起成長,可以服務更多的病人。去年,專科聯盟評選了南通市口腔醫院、徐州口腔醫院和青島口腔醫院3家為優秀專科聯盟成員單位。

事實上,醫院之間都存在競爭,有授課專家會對技術遮遮掩掩,但王旭東的理念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源于背后的自信——內心光明,夫復何言。他說,你去教別人,如果害怕別人超過你,那你就繼續往前跑,再跑快一點,這也是一種鞭策。

不僅如此,2019年,王旭東主政的顱頜面科,大事小情更是可圈可點。

2019年3月,湖州一個33個月的孩子不慎從9樓墜落,奇跡般生還,但是雙側髁狀突粉碎性骨折、下頜骨頦部骨折,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將來顏面部發育和咬合功能。湖州市中心醫院迅速聯系到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顱頜面科。為防止轉院過程中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同時考慮到通過陸路轉運,交通條件難以判斷,低齡兒童傷情隨時變化造成轉運過程中意外增加等情況出現,醫務人員決定通過“空中120”救援。上海九院120急救中心救護人員,登上空中救援直升機,從龍華機場起飛直抵湖州中心醫院接上患兒,轉至位于上海寶山的九院北部院區,當晚7點多,手術歷時約一個半小時,順利完成。

“邱院士認為,這次營救很有創新意義,可能是大陸地區顱頜面創傷第一例航空救援,主刀是我們史俊醫生,其實光是2018年,僅僅是口腔顱頜面創傷急救,我們就診人數就超過27000人次。”王旭東說。

精彩還在延續。

2019年,由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和上海市兒童健康基金會共同發起,經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批準成立的“上海市兒童顱頜面畸形篩查診治中心”,在第九人民醫院正式掛牌。

作為上海市兒童顱頜面畸形篩查診治中心主任,王旭東說,深感責任重大,篩查只是第一步工作,還應當有一條綠色通道,讓孕媽媽們可以直接找到答案,解決問題。

王旭東介紹說:“雖然目前手術只能在胎兒出生后才做,但我們的介入在胎兒出生前就開始了。與9家產前診斷中心順利完成對接,也希望進一步與全市各產科醫療機構聯系,建立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和兒童各階段的出生缺陷防治體系。今后,各產科醫療機構一旦發現孕期內顱頜面畸形胎兒,可直接聯系我們,及時給予醫學指導和建議,患兒進入合適的手術期后,由中心安排及時手術;術后建立有效隨訪,包括語言訓練、科學喂養等兒童保健指導;還將通過舉辦科普公益講座、義診、心理輔導課程等方式提供服務。”

衛健委也提出要求,希望把這種綠色通道服務做成上海模式,推廣到其他城市。

“當一個母親懷胎四五個月的時候,如果告訴她腹中的孩子是唇腭裂,她會崩潰的,那么怎么辦?邱蔚六院士提出‘全過程管理’,當那些準父母陷入痛苦迷茫的時候,我們開始支援,緩解他們的焦慮,給他們看過往的病例,讓他們知道手術以后孩子能恢復到什么程度,當然,最終的決定權在父母手里。雖然現在框架已經搭好,但客觀上來說,有很多環節需要打通,路漫漫其修遠兮,好在方向正確。”王旭東說。

科室碩果累累,王旭東卻淡然一笑,說起了教研工作,他認為,這是科室未來的保障。

3鼓勵科研,尤其臨床研究

“做醫生離不開臨床研究。臨床研究的態度和理念貫穿到日常的診療中,從中思考哪些是有依據的,哪些是自己的經驗——很多時候經驗會有想當然的成分,把經驗轉化成大家接受的證據鏈,其他人認同你,才會接受你的方法。”

2016年初,45歲的王旭東踩著年齡界限的尾巴上了擂臺——研究型醫生擂臺,打贏了。獲得去法國學習2周的機會,那里不但有研究型醫生,還有研究型護士、研究型病房,以及如何建立整個科研項目的過程。

“哈佛醫學院有一個全球領導者項目——臨床研究培訓,醫學院正好有這個項目申請資格,過關很難,需要嚴格的面試通過。我很幸運過了關。學期是52周,其中3次在線下,其他時間都在線上。上這個課很痛苦,有大量作業要完成,時間總是不夠用。”王旭東說。

除了自我學習,提高視野,科研還應該成為習慣。

“為此,科室設立了研究型平臺,創立了一個育苗基金,拿出20萬資金資助10個課題,鼓勵大家去研究。基金從2018年啟動,寫標書、改標書、院外評審、當面評審,最后評出10個課題,通過這樣一個程序,讓大家感受到科研必須規范和認真,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王旭東坦言,不希望科里的醫生只滿足于當一個只看眼前一畝三分地的開刀匠,所以花了心思鼓勵大家做臨床研究,還要讓大家知道怎么做臨床研究。

“有時候醫生確實太忙了,但把流程梳理好,加入適當的激勵機制,很多人還是愿意積極參與的。”

圖為瑞士達沃斯正頜外科大師班--解剖班手術示教

口述實錄

唐曄:您做支部書記會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嗎?

王旭東:做支部書記和科主任不一樣,之前我只管業務,輕車熟路。現在做支部書記,各方面都要學習——思想宣傳、組織黨建、黨員心理建設等工作,以前是參與者,現在是組織者,工作細碎,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不過很欣慰,這幾年下來,我們科室支部都很團結,還成為醫學院示范黨支部。

唐曄:那么作為科主任,您最關注的是什么?

王旭東:首先是完成醫院給的指標,這是基本工作,這些指標是科室水平的反映,醫療服務水平、教研水平、管理水平等。另外是科室的內涵,要有全員認可的統一價值觀,大家擰成一股繩往前走,把科室品牌建設好。

唐曄:您對自己這幾年的工作滿意嗎?

王旭東:還算滿意吧,不過說實話,我還是覺得自己是在為未來的5年、10年打基礎,雖然初步完成了對自己的預期,平臺搭建好了:專科聯盟,可以全國推廣;篩查中心,直接打通綠色通道,未來可以做更多事情;研究型平臺,實驗室也得到了發展,但這些應該還有更遠的路要走。

唐曄:您覺得,目前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嗎?

王旭東:各種人才還不夠,我們在不斷培養人才。持續的增長是靠團隊的,我希望更多的副高職稱醫生在醫教研的崗位上得到鍛煉,各司其職。我愿意帶著大家往有光的方向上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唐曄:口腔顱頜面疾病的治療需求,與國外差距如何?

王旭東:還是有差距的,比如牙頜面畸形手術,其中常見的牙頜骨發育畸形之一“兜齒”,美國每年這樣的手術量在1.5萬例左右,那么按照中國的人口基數推算,應該有9萬人需求,但現在只有5000人做治療,所以需求還是很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的要求更高了,就像“十八大”講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牙頜面畸形治療的需求更多了,是病人的需求,喚醒了醫生。我們科,光是正頜外科,一年就有1000多例手術,整個科室總手術量超過4500例,相當于一家小型口腔醫院的量。

唐曄:正畸正頜外科,總是與容貌的美聯系在一起,您對審美的理解是什么呢?

王旭東:我的病人中,大多數是年輕人。所以我的審美要跟上年輕人(笑)。現在網絡發達,年輕人見多識廣,受教育的程度高,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的審美跟我們不一樣,可能更喜歡網紅臉。我現在50歲了,要主動學習他們的審美,所以,每次手術前都要跟病人聊很久,有些病人希望下巴做尖、翹起來,從我的觀點來看,這不好看,也很難與整張臉協調——但有些病人可能是真的喜歡,非常固執,我想,如果以后術前有一張術后效果模擬圖,她一看就會知道我說的不協調是什么。

術前就知道術后是什么樣子,不僅僅是醫學上的事情,還要有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的參與。我們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騰訊公司三方合作,成立了“口腔頜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將來是病人的福音。

唐曄:醫教研中,您最喜歡哪一方面工作?

王旭東:在我看來,醫生一輩子的手術量是有限的,而做教育是人生價值的最大化,當然也可能是我好為人師(笑)。玉不琢不成器,現在的家長不舍得琢、磨,以致很多學生有所欠缺——不只是技術和智力上的,更是歷練和情商上的。不過我們六七十年代生人,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不能自己沒做好,還去責備下一代。我現在花在學生身上的時間,比花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時間多,希望我們這一代人老去的時候,他們能接棒力行,超過我們這些“前浪”。

唐曄:您現在還會迷茫嗎?

王旭東:這幾年迷茫少了,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很多時候做事是受到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的,做了科室掌舵人后,雖然遇到困難也想發牢騷,但是這么多人跟著你、看著你,解決問題才是關鍵,這樣想心就會定下來,現在,我比以前會更堅持自己的想法。

唐曄:五十知天命,您覺得有什么感悟嗎?

王旭東:時光走筆,歲月成章。有些東西可以看淡,有些東西要去堅持。年過半百,我對事業的熱情不變——我們在網上舉辦過許多次講座,講課都是免費的,特別是疫情期間,我們都沒有歇下來,忙著做課程。這些事情不能考慮回報。以后我也會繼續帶動大家為病人服務,這是我必須堅持下去的。

唐曄:您尊崇“知行合一”的王陽明“心學”,分享一下您對“心學”的理解?

王旭東:人們所面臨的最困難的問題,就是自己的生命問題。貫穿這一生命之中,充斥著麻煩與困擾。外部麻煩得以解決,但內部麻煩卻猶如渾水,越是想要清澈卻越反向發展出來。什么是內部矛盾?便是心安頓的問題,此心,則生出麻煩困擾,此心區別人與動物,比一般動物多出一份精神上的煩惱與痛苦,當然,不是說其他生命沒有感知精神的能力,只是相較人類而言,人類所擁有的情感復雜一些。孔子言: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也就是說,內心不安定的人,既無法長久的在貧賤的生活中度日,也無法在富貴的生活中安眠。

這顆心的欲望與訴求是無法估量的,因而稱之為無限心,然而萬事萬物卻又是有限的,以無限付之于有限,哪里能夠得到寬慰?只怕是煩惱層出不窮而已。人在時間中存在,每一瞬間卻都在籌劃著未來。心,實際上超越了現實而存在,煩惱皆從此中來,理想亦從此中來。如何解決心安定的問題呢?我有兩個建議:一、出世;二、入世。先出然后才能入,否則只在世中,談何進出?

唐曄:這些年,有沒有一件始終縈繞于心的事呢?

王旭東:有的。2018年,我們成立了顱頜面畸形診療專項基金,針對貧困山區孩子的唇腭裂及其他顱頜面畸形,這個顱頜面畸形診療專項基金在募集中,也希望得到社會各方力量支持。明天還要去找一個企業家談。去年,我們在“知行頜一”第四屆顱頜面整復高峰論壇的晚宴上,發起捐贈,門票所得全部捐給基金會,當然也接受更大額的捐款,包括邱老在內,很多人慷慨解囊,上海的書法家朋友也捐獻畫作,給予支援。我希望,這個基金會能讓更多山區貧困孩子,綻放微笑。

采訪/唐曄 編輯/玉嬌龍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天柱县| 民权县| 绥阳县| 攀枝花市| 霍林郭勒市| 时尚| 永安市| 洪雅县| 双桥区| 盱眙县| 平凉市| 武鸣县| 阿瓦提县| 垦利县| 拉萨市| 南岸区| 林芝县| 鄂托克旗| 汾阳市| 偏关县| 揭东县| 梁平县| 文山县| 韩城市| 榕江县| 昭苏县| 广汉市| 扶风县| 虞城县| 松江区| 乌兰察布市| 苍梧县| 克东县| 苗栗市| 苍溪县| 喀喇| 腾冲县| 汶上县| 永宁县| 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