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據畫像|建州70年,甘孜州的交通變化有多大?
8月31日,甘孜州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了“甘孜州成立70周年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會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甘孜州緊扣“圍繞一個目標、突出兩個關鍵、抓好三件大事、補齊四大短板、夯實五大基礎、實施六大戰略”的總體工作格局,無論是基礎設施、特色產業,還是民生保障、生態底色、社會事業等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發展。
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是交通。為了“暢通甘孜”,甘孜州提出交通先行戰略,先后實施了交通建設、農村公路建設三年集中攻堅活動,交通建設三年集中大會戰。
70年來,甘孜州交通變化有多大?在雪域高原、高山峽谷中修路搭橋,甘孜州完成了哪些超級工程的建設?川報全媒體集群MORE大數據工作室用數據為你解讀甘孜建州70年來,在交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雅康高速
超級工程建設刷新記錄
甘孜州地形復雜,氣候多變,交通建設難度遠遠大于其他地區。甘孜州的交通設施建設,克服了高寒缺氧、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地質條件極其復雜等困難,打造了一批高難度的“超級工程”。
甘孜德格境內的雀兒山,地處川藏公路北線317國道,主峰海拔6168米,每年有8個月的時間都被積雪覆蓋,山高路險、高寒缺氧,被稱作“川藏第一險”。2012年9月,雀兒山隧道開工建設,2016年11月,歷經5年的艱苦建設,世界最高海拔特長公路隧道——雀兒山隧道主洞正式貫通。曾經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翻越的雀兒山,只需10分鐘車程便可通過。
雅康高速是甘孜州第一條高速公路,全長13.4公里,洞口海拔1571米,被譽為“川藏第一隧”。2012年,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開始建設,2017年9月貫通。通車后從雅安到康定,由原來的6個小時縮短到1.5個小時,大大改善了進入甘孜州涉藏地區的交通條件。
瀘定大渡河興康特大橋
瀘定大渡河興康特大橋也是川藏高速的組成部分,被譽為“川藏第一橋”。2018年10月,瀘定大渡河興康特大橋貫通,其建成為實現雅康高速全線年底提前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兩河口特大橋全長628米,主墩高172米,是目前我國涉藏地區第一高墩公路橋。兩河口特大橋跨越了雅礱江大峽谷,是銜接四川省雅江縣至新龍縣、雅江縣至道孚縣的重要干線公路,也是雅江、道孚、新龍三縣連接318國道的重要樞紐。
公路通車里程翻49倍
新中國成立初期,當時的西康省只有已經廢置多年的康藏公路和康青公路。現如今,到縣城的路修好了,公路也早已實現了油路、水泥路和鋼筋混凝土永久性橋梁的普及,公路質量和通行能力顯著提升。
甘孜州交通運輸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甘孜州公路通車里程34310公里,約占全省的十分之一,是1952年建州之初全州公路總里程704公里的49倍。
近年來,結合精準扶貧,甘孜州還聚焦打通交通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對標“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的“兩個100%”目標,一大批農村公路相繼建成。截至2019年底,甘孜州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2.9萬公里,鄉鎮、建制村通達率均達100%,通暢率分別為100%、99.96%,群眾出行條件大為改善。
三大機場架起空中“走廊”
1950年,甘孜州成立之初,道路交通一片空白。貨物運輸全靠人背畜馱,渡河靠木船、牛皮船和溜索,出行靠騎馬走路。從2006年開工建設第一座機場至今,甘孜州在全世界海拔高度排名前五的高海拔民航機場中已占據三個席位。
甘孜康定機場于2006年開工建設,2009年正式投入運營。康定機場的開通結束了甘孜州只有陸路運輸的單一局面,甘孜從此跨入“立體交通”時代。四川稻城亞丁機場于2012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2013年正式通航,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成都至稻城航線開通后,兩地來往只需不到一小時。2019年9月,甘孜州內第三座機場——甘孜格薩爾機場正式通航,標志著甘孜州成為全國唯一擁有三座高原民用機場的地級市(州)。
客運產業發展助力文旅產業提速增收
隨著公路里程的迅速延伸,甘孜州的現代客運行業也在加速發展。甘孜州交通運輸局數據顯示,目前全州擁有經營性客車1601輛、38864座,開行客運班線273條,基本形成以康定為中心,輻射重慶、西藏、云南、青海4省(市),連接四川省內16個市州,覆蓋州內18個縣(市),干支線相連、長短途結合的省際、市際、縣際(含縣內)三級班線旅客運輸網絡體系。全州累計建成三級及以上縣級客運站25個,客運交通已經覆蓋到了所有的鄉鎮和鄉村。
便捷的公路網和客運交通讓甘孜群眾的出行變得順暢,也方便更多人去往甘孜旅游。2019年,甘孜州游客首破3300余萬人次,相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47.98%,旅游綜合收入366.98億元,同比增長62.16%,實現一年上一千萬臺階、一年破一百億大關。
如今,川藏鐵路(甘孜段)已按下復工“啟動鍵”,甘孜州建設川西北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不再是夢想。
川報全媒體集群MORE大數據工作室
四川日報甘孜記者站
甘孜日報社
聯合出品
文案&數據:朱煒琳 肖宵 毛莉泓 賀玲玲(實習)
設計:高弘
審定:游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