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碗水餃20年,“媽媽的味道”始終不變
淡淡的薄霧彌散在夜半的灣仔碼頭,昏黃的燈光下,一臺木質小推車默默地停在碼頭附近,熱氣騰騰的鍋子里煮著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不陌生的食物——餃子。煮餃子的女性有著一頭標志性的鬈發,和氣的笑容讓人在深夜里倍感溫暖,這是如今在中國速凍食品市場占據重要份額的品牌“灣仔碼頭”剛剛進入內地市場時所拍攝的廣告。正是這一支簡單但直達人心的廣告,幫助品牌迅速打開了市場,它不僅引發了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同時也講述了一個至今讓人難以忘懷的女性創業故事。

從灣仔碼頭開始的“餃子傳奇”
“灣仔碼頭”品牌從創立的第一天起,便有著濃濃的勵志情結,它不單單是一個女性自我成長、成就的故事,也是中國香港40多年來一直稱頌的“獅子山精神”的現實演繹。
出生于山東的臧健和年輕時是名護士,22歲時邂逅了來華行醫的泰籍華人丈夫,兩人相愛相知,先后生下了兩個女兒。本以為這樣的故事總是會有童話般的結局,但現實總是出人意料。當臧健和帶著女兒前往泰國尋夫時,竟發現丈夫因為自己沒有生出兒子而在泰國當地另外娶妻生子了。

是委曲求全還是自力更生?臧健和毅然選擇了后者。彼時的她帶著兩個女兒輾轉到了香港,無親無故、不識聽講粵語,為了生存、為了養活兩個孩子,臧健和同時打三份工,每天只睡3、4個小時。高強度的工作和長期疲勞的狀態讓她在一次工作意外中摔到腰骨裂傷,一度無法繼續賺錢養家——直到朋友吃了她親手做的餃子并給予夸贊后,臧健和才找到了新的謀生之路。
不知道在哪里擺攤才能接觸到更多的客人,臧健和就每天上街看哪里的小販多;沒有錢開鋪子,那就用僅有的500港幣自制木頭推車……在臧健和推著木頭推車賣餃子的日子里,兩個女兒給予了她極大的鼓勵,也是她們的存在,讓這位女性得以在困苦之中堅強地開出一條路來。在一次采訪中,臧健和回憶了當時年僅4歲的女兒給自己幫忙洗碗的場景,比木頭推車高不了多少的孩子踮著腳把碗放到深桶里,“拿碗的時候她的整個手臂都要浸到桶里,才能把碗給拿出來。”海風一吹,孩子細嫩的皮膚不可避免地皸裂了開來,“非常非常心疼。”

在香港做生意,尤其是做食品生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了讓吃慣了點心的香港人接受餃子,臧健和從一開始就對“面皮像被子一樣厚”的北方餃子進行了改良。厚皮帶來的嚼勁兒并不能讓香港人買單,于是她仔細研究水餃皮的制作技藝,將厚皮變成了口感爽滑的薄皮,北方人習慣的水餃餡料也被反復研究,在吃過了香港本地大量餃子店的幾十種餃子之后,臧健和最終決定將肥瘦肉之比從5:5改為3:7……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變化,讓臧健和的餃子攤逐漸壯大,在吸引了越來越多食客的同時,也為她打開了新生活的大門,讓她從人生的低谷里,頑強地爬了起來。
生活的艱難,讓臧建和尤其重視自己的水餃生意,面對每一位選擇灣仔碼頭的顧客,她始終充滿了感謝。為了讓出自品牌的每一款產品都有著過硬的質量,她更是拿出了十二萬分的努力和認真。即使在身患嚴重糖尿病、不得進食較多碳水化合物的情況下,臧建和也堅持親自試吃,嚴格把關灣仔碼頭的新產品,哪怕因為試吃后還需要再注射胰島素進行控制血糖,這一堅持始終未曾動搖。
“媽媽的味道”,也是“安全的味道”
從灣仔碼頭普通的“水餃姑娘”,一步一步轉變為“水餃皇后”,在事業越來越成功的同時,臧健和與她的“灣仔碼頭”始終把“家的味道”放在第一位,歷經20余年從未改變,“以媽媽的心,關愛每個人”,這句簡單但直擊人心的廣告語也在歲月的流逝中,溫暖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蕾與心靈。現任通用磨坊中國區總裁兼董事總經理的邱肇祥在剛剛加入“灣仔碼頭”這一品牌之前,便已經對臧健和的創業故事有所了解。在他看來,臧健和的創業故事不僅傳遞出了開拓進取、勤奮拼搏、在逆境中向陽而生的女性創業精神,也給予了人們更多的啟示與榜樣力量,“與此同時,母親的身份也讓她可以將心比心地把對家人的關懷延伸到對產品的嚴苛要求,從街頭小販到知名冷凍品牌,她對于自我的嚴格約束和對產品質量的嚴格要求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這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深受感動,也在日常的工作中,深受影響。”
對于食材的嚴苛要求是灣仔碼頭從創業一開始就堅持的信念。以品牌經典產品大白菜豬肉水餃中的原料大白菜和豬肉為例,灣仔碼頭只選用膠東種系類品種的大白菜,根據天氣在全國播種生長和收割,要求新鮮黃心,口感清甜爽脆。至于肉類原料的要求則更為嚴苛,品牌所選用的都是精修前腿肉。之所以選擇這一部位,是因為豬前腿的運動適度,吃口肉質嫩滑,彈性適度,十分受食客歡迎。“我們將前腿整塊肌肉,經去皮、去骨后進行急凍處理,無淋巴血污,并且在-18℃的條件下進行保存,確保產品在品牌要求的儲存環境之內。此外,肉餡還配以不超過5%的脊膘,不同于五花肉的肥膘,脊膘滑而不膩,使得灣仔碼頭的產品擁有更加出色的口感。”邱肇祥解釋道。

不僅如此,灣仔碼頭只選用指定品種的甜玉米,要求口感鮮嫩、無皮感、甜度適中、顆粒均勻、不添加任何添加劑,木耳、菌菇、蝦仁、薺菜、芹菜等原材料在入餡兒之前都要再度進行人工篩選檢核,至于使用的面粉,則以秋種春收的優質小麥為主,匹配部分來自加拿大、美國等地的高筋小麥粉。“沒吃過灣仔之前我是很抵觸速凍水餃的,因為餡料總是讓你吃不出到底是啥餡的。但是灣仔就可以做到……”有知乎用戶這樣描述自己的灣仔碼頭吃后感。實際上,和他有著類似感覺的消費相當之多,“能吃到真實的蝦仁”、“皮薄餡多,很滿足”、“一口咬下去會有汁水”……真材實料、嚴格要求,在讓消費者的味蕾和心理得到滿足的同時,也讓品牌收獲了一大波忠實粉絲。

值得一提的是,灣仔碼頭的實驗室也是保障原材料品質的重要關卡之一,它不僅承擔著常規檢測,營養信息檢測,檢測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等工作,同時還可以檢測細菌總數、大腸菌群、霉菌、酵母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黃色葡萄球菌等。“每個月我們都會對產品加工的環境進行監控,保證產品的安全合規性。”
讓傳統食物煥發新活力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關于食物的喜好在各地都有不同,北方的餃子、南方的餛飩,過年時候的那一碗湯圓,以及早餐“常客”包子……這些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傳統食物看似平常而普通,卻在灣仔碼頭的潛心鉆研下煥發出了不一樣的活力。
每年元宵時候,消費者張小姐總會買上幾盒灣仔碼頭的水晶湯圓,“傳統的湯圓的皮子對我來說太軟糯了,我更喜歡‘水晶湯圓’的口感,不太黏還有點彈性,因為里面加了藕粉,煮熟了之后還是透明的,讓我覺得很爽。”對于習慣了湯圓的消費者來說,這種食物不僅是節慶時候的首選,也有著“喜慶團圓”的意思在內,想要對其形狀進行改變是萬萬不能,“但消費者對于餡料的改變和湯圓外皮的改變卻表現出了一定的寬容度。”
在經過大量的前期調研之后,灣仔碼頭開發出了如今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水晶湯圓”系列。在保留湯圓黏糯外皮的基礎上采用藕粉入皮的工藝來增加其透明感,讓湯圓內餡的顏色透出來,給消費者以視覺和口味上的雙重新鮮體驗,“我們還打造了‘金沙湯圓’,旨在為經歷了疫情的大家送上‘流沙滿溢,團圓是金’的美好祝福,”邱肇祥介紹,“之前這款產品還成為了小紅書水餃和湯圓品類的‘網紅爆款’。”

從情感出發,用食物傳遞愛
對消費者張先生來說,餃子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他在饑餓時候的第一選擇,“煮起來簡單,也可以滿足基本的營養需求,肉、菜、淀粉都有,”與此同時,這種簡單的食物也承擔著一定的情感撫慰功能,“加班特別累或者特別想家的時候,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你就會覺得生活還是挺有奔頭的。”

在中國市場廣受歡迎的餃子、餛飩、云吞、包子,在美國市場也十分受青睞的炒飯、炒面系列……灣仔碼頭售賣的雖然是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食物,但隱藏在其中的絕對不是簡單的果腹需求,而是一種與記憶、情感和溝通相關的心理需求。
“我第一次看灣仔碼頭的廣告的時候差點哭了。”今年37歲的李女士把灣仔碼頭形容為自己的“情緒加油站”,因為“單親媽媽”臧建和的創業故事會讓她聯想到自己的經歷,“你會發現人生真的充滿挑戰,但你要做的事情其實只有一件,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坦克,堅定無比地打倒它們。”
和消費者產生緊密的情感聯系,是灣仔碼頭從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伊始便始終堅持的方向,從在迷霧掩蓋中的灣仔碼頭依靠一輛水餃推車艱難為生的母女故事,到創始人臧建和親自上陣的祖孫三代其樂融融包餃子的畫面,再到闔家團圓的節慶時分,你可以很明顯地從中找到一條名為“用食物傳遞愛”的主線,而這也是其始終想要讓消費者感受到的、源自創始人臧建和的“創業初心”。

臧建和的故事,是香港代代傳頌的獅子山精神的現實版本,逆境自強、開拓進取、刻苦耐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在這個故事里,性別不再是影響因素,認真踏實的態度成為了關鍵,嚴格把關、品質第一、聽取顧客的意見……如果說還有什么別的不一樣,那就是臧建和始終堅持地“把顧客當成家人”的質樸信念,也正是因此,這個從灣仔碼頭的一輛木質小推車逐漸成長而來的國際品牌,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并通過自己的用心,最終贏得消費者的喜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