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師節,也請對體育教練說句:謝謝,辛苦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人們常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形容老師們的無私奉獻。而在體育領域,扮演這一角色的,是教練。
在中國體育的前進之路上,有著無數優秀的教練員。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重溫他們那些動人的故事。
如果你身邊有從事教練工作的人,也請對他們說一句:“謝謝,辛苦了”

圖為中國羽毛球隊原總教練、新中國羽毛球事業的開拓者王文教(右)。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他們助力新中國體育走向輝煌
近幾十年來,中國體育事業從薄弱走向強大,中國運動員在越來越大的賽場展現自己的風采。在這個過程中,無數教練員默默奉獻了自己的青春。
祖籍福建的王文教1933年出生于印尼,1953年,作為印尼羽毛球國手的他跟隨觀摩團到中國參觀比賽,中印羽毛球的實力差距深深震撼了王文教。
次年,他不顧印尼方面的阻攔和家人的反對,與搭檔陳福壽等華僑青年一起,踏上了歸國的旅程。
運動員時期,王文教多次在全國比賽中摘得男子單打、雙打冠軍。而他退役后,成為了中國羽毛球隊主教練。
從運動員到教練員,王文教帶領中國羽毛球運動艱難“拓荒”。他剛回國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發展遠不如現在。媒體報道,身處困難時期,王文教甚至一度因吃不飽飯、營養不良而引起腿部浮腫。

時任中國羽毛球隊教練王文教(右)在中國隊獲得第十二屆湯姆斯杯賽冠軍后,在頒獎儀式上向觀眾致意(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劉向陽攝
但這些困難并沒有擊敗他,王文教帶領著中國羽毛球隊走上了世界之巔。
1982年,他帶領中國隊首次參加湯姆斯杯,“當時很多人看不起我們,因為報紙上都登了,中國人會打羽毛球嗎?大標題、大問號。”王文教曾如此回憶。
然而被人看不起的中國隊在決賽中逆轉戰勝印尼,首次參賽就勝利登頂。中國羽毛球隊,從此開始了輝煌的歷史,在王文教的執教生涯中,中國隊一共獲得56個單打世界冠軍和9個團體世界冠軍。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王文教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他說:“我非常激動,我的一生獻給了祖國,這是祖國對我的認可,是我一生的榮幸。”

王文教出席活動。
人們回顧新中國體育歷史,在想起那些運動員賽場摘金奪銀的高光時刻同時,或許也應該給教練員們多一些關注。
不僅僅是王文教,帶領中國男籃統治亞洲、發明“小快靈”打法的錢澄海,曾培養出徐根寶、沈祥福、賈秀全等人的年維泗等等,在物質上不算發達的年代,他們的一腔赤誠更顯珍貴

陸善真和程菲。圖片來源:Osports全體育圖片社
他們為體育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在動蕩不安的2020年,中國體壇痛失多位優秀教練。他們為中國的體育事業奉獻了一切,是教練中的楷模。
6月19日,中國體操功勛教練陸善真因病去世,享年63歲。
可能很多人對于陸善真的名字并不十分熟悉,但了解中國女子體操的人都會記得,在姑娘們完成動作后,場下經常有一個人笑瞇瞇地給予她們鼓勵的擁抱。
陸善真1993年開始出任中國體操女隊主教練,那時候的女隊在單項上實力不俗,但從未獲得團體世界冠軍。
陸善真曾說:“這么多年一直被國際體聯、很多體操人士看不起中國隊,為什么看不起?他們就覺得中國隊團體不行。”
2006年世錦賽,陸善真帶領著張楠、程菲等出戰,女隊一舉奪得第一個團體世界冠軍。兩年后,姑娘們又在北京奧運會奪冠,這同樣是女隊歷史上首枚奧運團體金牌。

陸善真(右)和程菲。圖片來源:Osports全體育圖片社
成績的背后,是陸善真和隊員們日復一日在訓練房里枯燥的努力。中國體操協會在訃告中稱,陸善真“為中國女子體操事業立下不朽豐碑”。
7月19日凌晨,中國游泳功勛教練徐國義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0歲。
徐國義自1994年開始擔任游泳教練工作,20余年以來桃李滿天下。羅雪娟、葉詩文、徐嘉余、傅園慧、李朱濠等眾多游泳名將,都曾師從于他。
近些年來,徐國義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早在2015年,就有他因腦部惡性腫瘤而住院的相關消息。
而據媒體報道,為了不影響備戰里約奧運,他曾對弟子們隱瞞了病情。在術后僅僅5個月,他就重新回到了游泳隊中。

徐國義教練(左)與弟子葉詩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徐國義曾經感嘆,如果不是因病耽誤了幾個月,弟子們在里約還能多拿到幾塊獎牌甚至金牌。
在不算漫長的一生中,徐國義把最好的年華奉獻給了游泳事業。“為中國游泳奉獻,就是我的本職工作,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也是心甘情愿的。”
逝者已矣,而生者還要將他們的事業繼續下去。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愿意為事業奉獻一切的教練員,中國體育才能夠自立自強,不斷取得更好的成績。

徐國義與弟子徐嘉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他們帶著壓力和希望繼續前進
隨著東京奧運會因疫情而延期,各個國家隊的備戰計劃也要隨之進行調整。變化意味著不確定因素增多,很多教練正面臨著更多挑戰。
2017年6月,郎平在美國進行了左髖關節置換手術,這是她不同身體部位進行的第12次手術。
“鐵榔頭”成功的運動生涯,也伴隨著嚴重的傷病,郎平的膝蓋軟骨出現嚴重的磨損。有媒體報道,郎平25歲退役時,她膝蓋的磨損達到了70歲老人的程度。
郎平僅左膝關節就經歷了7次手術,在退役擔任教練之后,郎平依然飽受腰椎、頸椎等傷病的影響。正是這樣經常要忍受著痛疼的身體,支撐著中國女排從低谷重回巔峰。

郎平在提醒隊員注意技術要領。湯彥俊 攝
在2016年帶領中國女排時隔12年重奪奧運冠軍后,郎平選擇跟姑娘們繼續并肩作戰。
這樣的選擇意味著她也接下了又一個奧運周期的壓力,高手云集的世界排壇,不論哪支隊伍想一直保持競爭力都不容易。
2019年的女排世界杯上,中國女排11連勝獲得冠軍。這也是中國女排第十個“三大賽”冠軍,1981年中國隊首次奪得世界杯冠軍時,郎平還是隊員。
在賽后采訪時,主教練郎平說著說著落淚了:“其實挺難的……”

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圖片來源:ICphoto
后來,被問到為何會情緒激動時,作為球員和教練都收獲過榮譽無數的她說:“因為這是世界杯的最后一場,也是今年的最后一場比賽,太高興了,我們馬上又能放假了。”
一句“馬上又能放假了”的背后,是多少的辛苦和付出啊!
2020年,對于體壇而言是困難重重的一年,大量賽事因疫情被迫延期或取消。而在沒有賽事的日子里,我們可能會忽略,那些默默備戰的運動隊、那些訓練館里日復一日枯燥訓練的運動員以及要不斷調整訓練計劃并調節隊員情緒的教練。

資料圖:來自廣州市啟慧學校的援疆老師徐均猛在新疆疏附縣明德小學足球場上帶領學生們訓練。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
而放眼整個體育界,我們有著更多默默無聞的基層教練,奮戰在傳道受業的一線,夯實著中國體育的金字塔基。
因為他們的敬業付出,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體育;憑借他們的悉心打磨,擁有潛力的青年才俊得以嶄露頭角。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