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騰訊微博“自殺”記
原創 松果財經 松果財經
如果不是上了微博熱搜,騰訊微博或許依然不會有人記起。
9月5日,騰訊微博官方發布了一則公告,"由于業務調整,騰訊微博將于2020年9月28日晚23時59分停止服務和運營,屆時您將無法登錄。"
整整10年,騰訊微博在經歷了苦苦掙扎之后,終于走向了死亡的深淵。作為新浪微博僅剩的最后一個對手,騰訊微博的關停意味著新浪微博成為了微博賽道活到最后的玩家。
為何也曾"意氣風發"過的騰訊微博最后走向了關停之路呢?
出局者也曾有過高光
如今黯然關停的騰訊微博,也曾有過一段高光時刻。

騰訊微博一度是騰訊最為重要的戰略產品,騰訊對其給予了重望,這可以從騰訊微博的Logo登上了騰訊2011年年報的封面中可以看出,騰訊確實是非常重視微博。騰訊將大量的資源都向騰訊微博進行傾斜,作為國內最大的社交軟件QQ也成為了騰訊微博的引流渠道,用戶可以直接用QQ賬號開通騰訊微博,其在QQ上以及QQ空間里所發布的狀態都能夠與騰訊微博進行同步。
除了用戶引流扶持之外,騰訊還投入大量的資金,邀請明星大V入駐騰訊微博。在2010年12月,劉翔的騰訊微博聽眾人數突破了800萬,成為了當時全球關注人數第一的微博。
騰訊微博的未來似乎順風順水。在2011年11月,時任騰訊總裁的劉熾平表示,騰訊微博的用戶人數增長迅速,在截至2011年9月底,騰訊微博的注冊用戶超過了3.1億,同時日活用戶數超過了5000萬人。相比較之下,新浪微博在11月宣布的注冊用戶數僅有2.5億,而作為關鍵指標的日活用戶數僅有2500萬,只有騰訊微博的一半。
在2011年騰訊年報中寫到,騰訊微博在2011年底注冊賬戶數達到3.73億,領先于新浪微博、網易微博和搜狐微博,成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微博平臺。劉熾平信心滿滿的表示,騰訊將重點打造微博,"微博將能夠幫助我們觸及到QQ無法吸引到的用戶。"
但是,正處在意氣風發時的騰訊微博并未想到,衰敗也在登頂的時候同時到來。
順風之后,逆風已至
騰訊微博的順風之路戛然而止。
騰訊曾經對騰訊微博抱有極大的期望。為了搶占市場,馬化騰甚至也親自上陣,邀請名人及朋友入駐騰訊微博。可以看出,騰訊是多么重視騰訊微博。
但成也重視,敗也重視。騰訊對于騰訊微博的過大期望使得其未來走向了錯誤的方向,朝著錯誤的道路越走越遠,失敗也理所當然的隨之而來。
在經歷了2011年和2012年兩年的高光之后,自2013年開始,騰訊微博開始由頂峰逐漸走向衰敗。照抄新浪微博的惡果逐漸顯現,用戶活躍持續下滑,新用戶增長陷入停滯。在2012年騰訊年報之中,騰訊微博的Logo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微信的Logo。到了2013年年底,騰訊微博不再是騰訊的戰略產品。

自此騰訊微博大勢已定,衰敗已經不可避免。騰訊微博不斷的被邊緣化,微信成為了取而代之的后起之秀。在同年11月,騰訊微博發布公告,將于11月7日16時暫停開通和續費騰訊微博會員。
雖然此后騰訊微博仍然能夠正常使用,沒有正式宣布關停,但是實際上騰訊微博已經名存實亡,騰訊微博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就這樣,在與新浪微博短短的4年斗爭之后,騰訊微博被打入"冷宮"。微信成為了騰訊微博大戰新浪微博之后的贏家。從兩者相比較來看,騰訊微博與微信之間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但由于騰訊微博追隨著新浪微博的腳步,而放棄了自身的社交屬性,最后成就了微信的崛起。
2018年5月的時候,騰訊微博曾有過一次更新,網友紛紛猜測騰訊微博或許將復蘇,但是最后也沒有下文。總共存活了十年的騰訊微博,在活躍了四年之后,如同"植物人"一般度過了六年的余生。
為何也曾成為后起之秀騰訊微博最后會走向覆滅呢?
騰訊微博的覆滅,是自己"作死"
騰訊微博之所以走向覆滅,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因為自己"作死"。
最首先的問題就是騰訊微博對于自身的定位不明確。在騰訊微博建立初期,其用戶的主要來源是依靠QQ所導流而來的用戶,由于是從社交平臺上所轉化而來的,因此這一部分用戶帶有濃厚的社交屬性,這點可以從早期在騰訊微博上所發布的內容上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用戶所發布的內容都偏向于用戶的日常生活。
與之相比,新浪微博則更加偏向于媒體屬性。早期的新浪微博采用的明星大V模式,通過挖取明星大V,來吸引用戶與這些明星大V進行互動,從而提升用戶活躍度和增加新用戶。這一模式固然有其優勢,能夠更加快速的吸引到新的用戶。

而另一個問題就是極差的運營能力,一直以來騰訊的運營服務能力就飽受詬病。在使用騰訊的客服之后,可以發現,騰訊客服幾乎沒有活人客服,即便是撥打人工服務電話,要么就是要排很長的隊,要么就是沒有客服,騰訊的運營服務體驗極差。
相比較之下,新浪微博的運營能力與之相比則高低立下,各類明星大V,話題板塊,新浪微博都有專門的運營去負責。
對于微博這類產品來說,由于是集媒體和社區屬性于一體,各類大V明星的入駐以及話題板塊等都需要運營去管理運作,這就使得運營團隊必須要有極強的運營能力才能掌控。而依靠著QQ這類即時聊天的社交平臺而起家的騰訊則極度缺乏對于這些需要重運營平臺的管理能力。可想而知,緊隨著新浪微博步伐的騰訊微博最后的結局必然是走向覆滅。
微博之死,騰訊之錯
騰訊微博最后走向覆滅,雖然新浪微博的強勢在一定程度上對其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更多的原因是騰訊自己"作死"。
一直以來,憑借著強大的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騰訊的仿造復制路線屢試不爽。對手推出了什么樣的產品,就按照它快速打造出一個相同的產品。靠著這一戰術,騰訊的確在多個賽道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騰訊似乎已經忘記自身所具有的優勢。在靠著QQ而成功之后,騰訊忘記了當初依靠仿照MSN而打造出來的QQ是如何打敗了這一當時全球最大的即時通訊軟件,正是憑借著更好的本地化與創新,QQ才能從當時困局之中走出。
在騰訊微博走向死亡的這一問題之上,騰訊最大的錯誤不是在于技術的創新,而是在于商業模式的創新。如果騰訊微博沒有一昧的照搬新浪微博的明星大V模式,而是更加注重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結合QQ加強騰訊微博的社交屬性,或許騰訊微博將能夠成為一個依靠社交而崛起的新平臺。
警鐘
反觀如今的騰訊,"買買買"成為了騰訊最大的"亮點",一昧的照搬和復制成為了騰訊的"標志"。無論是在游戲領域還是在更多其他所涉及到的領域之中,"抄襲"已經成為了許多人對于騰訊的第一印象。雖然騰訊在于科技技術的創新之上保持著領先的地位,但是對于擴展未來的發展方向,騰訊并沒有一條很清晰的方向。
騰訊微博的死已經在提醒騰訊,照搬與復制是無法走向更加長遠的路線,如何走出符合自身的道路,才是騰訊未來發展的最佳方式。
原標題:《騰訊微博"自殺"記》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