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摩天大樓》:女性可以守望相助,不必再為男人打得頭破血流
原創 晏凌羊

01
生病期間,我看完了推理懸疑劇《摩天大樓》。
看完以后,會有點理解章子怡為啥會夸贊楊穎的演技,她確實有進步。


講真,楊穎之所以能獲得章子怡的贊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沒有怎么“演”。
相比以前,她在這部劇中的表現確實自然多了,至少,在需要她哭的時候,她是真的哭出來了,不需要用眼藥水、催淚劑。

當然,也不排除章子怡發的微博以及《乘風破浪的姐姐》中一半以上的姐姐陸陸續續發微博為這部劇打CALL,可能有策劃營銷的痕跡。
看完《摩天大樓》,我覺得國產電視劇可以不必做那么長,跟《隱秘的角落》一樣,也就短短十幾集,但只要把故事講好,也會受歡迎的。
《摩天大樓》剛播出,豆瓣評分就沖上了8.1,在電視劇中這很了不起了。

02
《摩天大樓》的敘事方式很干凈利落,兩個辦案刑警破案的過程,像針線一樣穿起了住在小區中各式人等的人生故事。
每一集劇都有反轉,結局也是讓你猝不及防(以下內容有劇透,介意者請勿往下看)
劇中,每個人心中都有瘡孔,只不過有的人的瘡孔正在流膿流血,有的人的瘡孔已經愈合。
起初,我以為故事中每個人都有深不可測的惡,可后來卻看到了他們珍藏在心底里的大善。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恐懼,最終都會被“善”救贖、治愈。
大樓里的保安,以前是銀行職員,因為一起車禍,買不起房子又被查出挪用消費貸買房,丟了工作,后來成為大樓里的保安。
他有扮好人的虛榮心,會說謊,有收藏殘缺布娃娃的怪癖,但心中仍有正義感。他一直暗戀著鐘美寶,后來還努力幫助警方抓捕逃犯。






鐘潔曾經想帶著兩個孩子逃出丈夫的魔爪,但沒有能成功。


好不容易姐弟倆聯系上,過著相對平靜的生活,惡魔顏永原又拿著當初他性侵鐘美寶的照片跑來騷擾、敲詐勒索他們。

可她前腳剛把繼父放了,后腳就被繼父殺害了。
劇中,只有一個惡魔,那就是顏永原,但是,就這一個惡魔,卻幾乎把所有人都拖進了痛苦的深淵。
03
這部劇最贊的一點是它的女性意識。
李茉莉的父親,認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成功,所以他花大力氣去扶持女婿,卻把女兒當成“賢妻良母”去培養。對此,李茉莉是非常不認可的。


一旁的女警官楊蕊森是這樣回應的:什么叫引人犯罪啊,犯罪就是犯罪,應該指責的是那些施暴者,怎么能指責女孩子穿成什么樣呢?



為了能讓鐘美寶的繼父能被繩之以法,李茉莉平靜地跟警官說鐘美寶是勾引男人、破壞別人家庭的小三,事后又躲進洗手間流淚。


她們可以互相幫助,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男權社會強加給女性集體的惡意、歧視以及各種不公。
整個社會已經形成了女性熱愛撕逼、喜歡互相拆臺的刻板印象,女性普遍被認為是缺乏合作精神的、愛搞“窩里斗”的。宮斗戲也好、綜藝節目也罷,有意無意在強化這一點。
因此,《摩天大樓》中傳達的這種女性意識,更顯得難能可貴。
04
這些年來,每次看到女性之間守望相助的新聞,我都有點感動。
最近,我老家的張桂梅老師火了。12年來,她全力推動發展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
在她的努力下,已經有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從這所學校走出,走進大學,走向她們更廣闊的人生。
你知道嗎?華坪縣縣長也是女性,在張桂梅辦學過程中,給了她很多支持。

貴州趕赴湖北的醫療隊人手一箱的“暖心包”,還會按照性別區分,為男性準備了剃須刀等,還為女性醫護備上衛生巾、安全褲等女性用品。而如你所知,貴州省長諶貽琴是一位女性領導,也是建國后該省第一位女省長。

“月經貧困”這個熱詞被提出來以后,給貧困地區女性捐衛生巾的,也主要是女性。
2019年7月,韓國“N號房”事件爆發,是兩位女大學生組成的團隊在兩個月里搜集了的大量犯罪證據,向警方提交,并刊發相關報道,使社會輿論監督警方調查。

身處一個男權社會,女性更應當要團結、守望相助,大家聯合起來譴責、抵制、曝光那些侵害女性的行為,這樣,就少一個女性受害者因不知情而再入狼口。
不要小看這一點點的同理心和小善舉,女性的團結真的會帶給那些無恥之徒造成心理壓力和震懾力的。畜生大多欺軟怕硬、欺個體怕團體,否則他們不會用拳頭來解決問題。每個人都能做到“路見不平一聲吼”,匯聚起來就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
有時候,聲援他人也是在保護自己。
我們也不要去污名化那些優秀的、出色的女性。男性們對于女性的處境,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如果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掌握決策權、話語權,女性的權益才有可能得到重視。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無外乎兩種:對立與聯合。女性若是只知道內斗,只知道為了男人打得頭破血流,那么,這正好中了男權社會的“分化”圈套。女性之間的這種互斗,最終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男性橫豎不吃虧。
我們只有團結起來、聯合起來,才能對抗男權社會所帶來的男女之間的不平等。
成天宮斗、撕逼,不該是女性之間人際關系的打開方式。同為弱勢群體,我們對陌生的弱勢應該有更深切的悲憫和同情。越是艱難,我們越要守望相助。
女權狀況好的時候,我們一起慶賀;女權狀況倒退或崩塌的時候,我們要做彼此的支撐,對抗那些對女性的歧視、惡意和不公。
為你,為我,為我們的女兒們。
以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