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了解聽力損失與癡呆癥之間的聯系
原創 Newcastle 阿爾茨海默病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聽力損失與癡呆有關,全球4700萬病例中,其中聽力損失者可能占到十分之一。
現在,英國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也譯作新堡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神經元》(Neuron)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來解釋耳部疾病是如何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這是一個以前從未被研究過的概念。
希望這一新的認識可以成為推動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以及如何為子孫后代預防這種疾病的重要一步。

重要的注意事項
紐卡斯爾大學的專家考慮了三個關鍵方面:聽力損失和癡呆的常見潛在原因;缺乏與聲音相關的輸入導致大腦萎縮;認知障礙導致人們不得不動用更多的大腦資源來彌補聽力損失,而聽力損失又無法用于其他任務。
該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新的角度,將重點放在顳葉深處的記憶中心。他們最近的研究表明,大腦的這部分通常與對地點和事件的長期記憶有關,也參與了對聽覺信息的短期存儲和處理。
他們正在考慮如何解釋聽力損失導致的大腦活動變化可能直接促進異常蛋白質的出現,從而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紐卡斯爾大學醫學科學學院(Newcastle University’s Faculty of Medical Sciences)的Tim Griffiths教授說:“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解釋耳朵的紊亂是如何導致大腦退化的。”
“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該理論基于我們在現實環境中聽力有困難時如何使用大腦中的記憶系統。”

合作研究
該研究小組的成員包括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和愛荷華大學(Iowa University)的成員,他們的中心主題是研究聽力障礙的機制。該研究得到了醫學研究委員會(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的項目資助。
紐卡斯爾大學醫學科學學院的Will Sedley博士說:“這種與聽困難有關的記憶系統是阿爾茨海默病最常見的發病部位。”
“我們認為,由聽力損失和阿爾茨海默病過程引起的記憶系統活動改變是相互觸發的。”

專家們綜合了各種人類研究和動物模型的發現,提出了這一與聽力損失有重要聯系的理論。今后的工作將繼續關注這一領域。

機制1:由阿爾茨海默病(AD)或血管疾病引起的常見病理影響耳蝸和/或上行通路(導致聽力喪失)和內側顳葉MTL(導致癡呆)。
機制2:聽力損失造成的環境貧乏導致大腦聽覺皮層和海馬結構改變,認知儲備下降,從而降低對癡呆的彈性。
機制3:在噪音中語音分析過程中,內側顳葉中增加的大腦活動和更寬的網絡會爭奪網絡內的資源,而這些資源在更高認知的其他方面也需要。我們在文章中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更好的模型,對于由于聽力損失而導致的老年人認知缺陷,而不是癡呆本身。
機制4:聽力困難時內側顳葉模式分析相關的活性改變與AD病理之間的相互作用。該模型基于與機制3相同的活性增強機制,但不同之處在于與AD的分子基礎的特定相互作用。這是基于與AD相關的活動增加和突觸變化之間的相互作用。
參考文獻
Source:Newcastle University
Understanding the link between hearing loss and dementia
Reference:
Timothy D. Griffiths, Meher Lad, Sukhbinder Kumar, Emma Holmes, Bob McMurray, Eleanor A. Maguire, Alexander J. Billig, William Sedley. How Can Hearing Loss Cause Dementia? Neuron, 2020; DOI: 10.1016/j.neuron.2020.08.003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