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下中山大學學習4天,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發現哪些差距?
“與中山大學等部屬高校和東部地區高校相比,鄭州大學辦學的資源配置能力還比較有限,對學校發展的支撐度比較弱,在辦學的物理空間等方面還有較大缺口……”“要在總結反思我們(河南大學)的差距和短板中,科學謀劃,重點解決我們辦學中的思想理念、精神狀態、體制機制、方式方法等問題……”
近日,河南省內兩所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相繼召開會議,總結暑期學習研討成果。
據河南日報客戶端9月3日報道,為進一步加強高校領導班子建設,推動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河南省委組織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于7月底至8月初舉辦了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校級領導干部研討班,先后在蘭考縣焦裕祿干部學院和中山大學舉行觀摩學習研討活動。
其中,研討班于8月3日至6日來到中山大學,進行第二階段的學習,向中山大學借鑒先進發展經驗。
河南日報客戶端報道披露,四天時間,研討圍繞“雙一流”建設,設計九個方面議題,學員們參觀考察了中山大學校史陳列館、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中山大學大學城校區、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等地,聽取了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中山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馬駿、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王帆等所作的《雙一流大學建設的思考與實踐》《建設與一流大學相適應的領導班子》《現代大學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等6場專題講座,詳細介紹了中山大學的“雙一流”建設經驗,深刻闡明了高校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以及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宋爭輝說,“通過近距離、全方位向中山大學學習研討,我們最大的收獲是辦學理念新。”
而此次研討活動的重點更在于尋找差距、發現問題:2017年,中山大學入選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11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與之對比,鄭州大學入選一流大學建設B類高校,3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河南大學1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
據河南日報客戶端報道,“與中山大學等部屬高校和東部地區高校相比,鄭州大學辦學的資源配置能力還比較有限,對學校發展的支撐度比較弱,在辦學的物理空間等方面還有較大缺口。國際合作平臺還不夠實,高質量實質性的國際科研和人才培養合作偏少,國際影響力較弱。”宋爭輝表示,當然,我們還存在學科整體實力偏弱,人才培養結構不夠合理,人才隊伍總量和結構不平衡,在服務回應國家戰略需求、對接河南主導產業發展不夠充分,主動融入的意識不夠強,治理結構與管理水平不太適應發展需要等一系列差距。
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也表示,要在總結反思我們的差距和短板中,科學謀劃,重點解決我們辦學中的思想理念、精神狀態、體制機制、方式方法等問題。
學習中山大學經驗后,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又將如何建好“雙一流”呢?尤其正值今年國家首輪“雙一流”建設周期收官之年,各校即將迎來建設績效評估的關鍵時期。
對此,鄭州大學用“七個聚焦”來回答這個問題:聚焦加強黨的領導這一根本保證、聚焦一流學科這一建設核心、聚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聚焦人才這一關鍵要素、聚焦社會服務能力這一根本要求、聚焦做強做實二級學院這一關鍵支撐、聚焦大學文化建設這一內生動力。
“去中大學習研討對我觸動最大的是改革。”宋純鵬則表示,下一步,要持續探索新的高層次人才聚集模式改革,在鄭州校區謀劃布局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生態環境等高水平學科發展平臺,加快推動“雙一流”建設。
另據《河南日報》報道,8月28日和9月3日,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省委高校工委書記江凌先后到河南大學、鄭州大學調研,分別與兩校校級領導班子和中層干部進行交流,強調要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以創新的理念、開放的思維、改革的舉措,加快推動“雙一流”建設,切實提升辦學治校水平。
江凌指出,對“雙一流”大學建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省人民高度關注。鄭州大學、河南大學要把握契機,自加壓力,在對比中找到差距,在區域發展中展現擔當,堅定信心、主動作為,努力形成干事創業、爭先進位的濃厚氛圍。要下決心重構學科體系,加強校級統籌,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需求確定骨干學科、發展學科群,以開放的思維配置資源,形成學科優勢,提升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要建立與“雙一流”相適應的學校治理體系,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立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發展定位,完善學術治理體系,改進治理結構,探索建立學院書院雙軌并行的育人體系。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干部師生的政治信仰,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切實增強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為“雙一流”建設凝神聚力、增添動能。
公開資料顯示,鄭州大學由河南省政府興辦,創建于1956年,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河南大學創立于1912年,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省部共建高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