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吃飯罷了,撈式服務能別再“侵犯”我了嗎?

38度大伏天,你腦海里浮現(xiàn)的“天上人間”是什么樣的?拿把勺半個冰西瓜挖著吃,大吸管一壺冰鎮(zhèn)酸梅湯抱著嗦,再有人時不時送上各種小食……而這波神仙操作,好像去吃頓火鍋就可以?!
“跪式服務”的熱情 為何讓我如此尷尬?
在網(wǎng)上,一直流傳著一個熱門話題,叫做“在海X撈吃飯到底是什么樣的體驗?”
大約就是:端茶倒水遞毛巾、送禮物聊八卦還包打聽……一種時時刻刻都被照顧的無微不至的感覺,還帶著一絲尷尬。



“顧客至上”一直是很多餐飲業(yè)的服務宗旨。拋開“味道不錯”本身,的確有不少食客就是沖著“跪式服務”去的,“吃”的就是這份無微不至。但是有的食客卻覺得這份熱情令人倍感拘束,甚至感覺自己一直在被“監(jiān)視”。
“熱情” 全方位入侵 我只想離ta遠點
“我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特別害怕別人對我熱情。這種熱情來自我一進店門就撲上來的導購,也來自在飛機上想幫我放行李的熱心人。”
“熱情恐懼癥”并不是一種精神疾病,但精準地描述了很多人。

(圖說:漫畫《芬蘭人的噩夢》(Korhonen, 2018)。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這個國家人口極少,又有著漫長的黑夜與冬天,芬蘭人有著一種特殊的內(nèi)向性格,且缺乏社交。)
很多時候,熱情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原因,是個人邊界被侵犯了。個人邊界是指個人所創(chuàng)造的準則、規(guī)定或限度,以此來分辨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別人如何對待自己是可以被允許的。而當他人越過了我們建立的邊界時,我們會感到一種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
而令人恐懼的熱情,往往就帶有一種入侵性。比如最常見的,來自理發(fā)師和導購的過度熱情,由于他們表現(xiàn)出的熱情多是出于明確的利益需求,所以會給人帶來一種強烈的被強迫和被侵犯的感受。
“熱恐人群”嚴格地把守著自己的內(nèi)心領地,當他們說“不”的時候,如果有人試圖繼續(xù)靠近,就會引起明確的不舒適感。然而,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文化背景下,個人邊界意識向來不明晰,所以很難被人理解,就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自說自話的熱情”。
“熱恐人群”的福利:互不打擾式一人食興起
據(jù)《中國消費族譜餐飲特篇》數(shù)據(jù)顯示,在90后消費者群體中,55%的人有獨立在外用餐且不超過1小時的習慣。
“日常戀愛、工作交流已經(jīng)耗盡了所有熱情,所以吃飯就不要相互打擾了。”一位男士表示,自己有時也需要一個人的時間。[1]
人群個性催生了消費形式的改變,“熱情恐懼”也能“享受生活”的強烈需求,讓“一人產(chǎn)業(yè)”突然興起。
比如在日本早已普及的“一人食”,餐廳內(nèi)每一個座位都用小板隔開,沒有人能看到你的吃相,或者偷瞄你在吃什么。即使只是喝杯咖啡、吃碗拉面,也不需要和人拼桌,絕不打擾。

“一人食”的吃飯模式也迅速在國內(nèi)走紅,如主打自助式單人燜飯的“壹食一”,僅僅在2年內(nèi)就開了350家門店。

“單人單座單場景,舒服自在才是王道!”每個食客都有自己的格子間,其中手機支架、包包掛鉤、插座、飲料擱板一應俱全。食客可以自選自烹自食,無須迎合他人口味或是尷尬話題,從挑菜到飽腹全程無人打擾。

從“一人”到“無人” 未來服務模式或全面改變
除了一人業(yè)態(tài)外, “無人服務”也正在崛起。2018年,全球第一家無人酒店“菲住布渴”在杭州西溪園區(qū)開業(yè)。在這里,沒有前臺、大堂經(jīng)理、保潔等服務人員,只有空曠的大廳以及在走道里恭迎著的智能機器人,只需與它對視兩秒,即可入住。[2]

刷臉乘電梯、進房間,房間內(nèi)采用語音控制系統(tǒng),“一聲令下”全妥;如果餓了就刷臉點餐、機器人送;想要小酌一杯,炫酷機器人就會在酒吧隨時恭候。

顧客需求的改變讓一直以服務為王的海X撈也在同年11月,在北京朝陽外大街開了一家“無人智慧餐廳”,用機器人取代了部分送菜、配菜、清洗等工作。
“熱情”,一直是中國這個人情社會所奉行的待客之道。對于餐廳、百貨等服務行業(yè)而言,過度服務已經(jīng)成為了行業(yè)標配,除了基本的服務技能,服務員還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其背后的壓力無人能知。相應的,“熱恐人群”也正承受著“被侵犯”的不舒適感。
微笑、問候雖然讓人心里多了一份暖意,但這些濃濃“人情味”又夾雜著些許無奈。如果可以,請給“熱恐人群”一個“請勿打擾”的立牌。
參考資料:
[1] 一人食VS外賣!數(shù)千萬空巢青年,你愿為哪種孤獨買單? .中國新聞網(wǎng)
[2] 阿里無人酒店能否成為行業(yè)變革導火索? .搜狐網(wǎng)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