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農工黨陜西省委會:治理秦巴山區廢棄礦渣各部門應共同發力
9月2日,農工黨陜西省委會在陜西廣播電視臺《今日西部》欄目上就陜西秦巴山區硫鐵礦廢棄礦渣治理提出建議,建議指出,各級政府應盡快統籌和聯動有關部門形成合力,集中人力財力,保漢江水質。
“硫鐵礦洞、礦渣污染治理涉及廢棄礦洞閉毀、礦渣安全處置、酸性廢水處理、生態恢復等多方面,各個部門應共同發力,綜合治理。”建議稱。

白河縣厚子河磺水問題依然突出。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此前獨家報道了陜西秦巴山區硫鐵礦區歷史遺留污染問題。多位專家及官員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若想治理磺水就要從源頭治礦,但對于連片貧困的秦巴山區而言,缺資金仍然是治理缺乏動力的首要問題,缺系統化治理的牽頭部門也是這些遺留礦區久拖未治的重要原因。
農工黨陜西省委會也指出,秦巴山區是漢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山區廢棄礦洞和露天堆放的礦渣在雨水和泉溪的沖刷下仍源源不斷地向下游輸送磺水,嚴重威脅漢江流域水質。
以白河縣為例,二十年來治理廢棄礦點不到總量的30%,資金和技術成治理難題。全縣境內廢棄的硫鐵礦洞151個,涉及廢棄礦渣550多萬立方米,還有400多萬立方米廢棄礦渣一直沒有治理。
農工黨陜西省委會在建議中指出了秦巴山區硫鐵礦區的現狀:硫鐵礦渣中重金屬顆粒沉積附著河床,潛在威脅巨大。一是污染被河水稀釋,如遇大暴雨及大的地質災害,這些重金屬將被沖入水體。二是硫鐵礦里含有的重金屬沉淀附著在河床上,對白石河、漢江水質污染有巨大風險。而目前治理手段比較簡單,缺乏治污專業技術人才并且資金缺乏、污染點多、污染面廣,初步估算資金缺口達6.5億元。
針對這一現狀,農工黨陜西省委會建議,對礦洞、礦渣周邊的環境敏感點采取一定功能措施,進行風險管控。同時,需進一步查明歷史遺留無主礦山、政策性關閉和正在生產的礦山生態問題與治理修復現狀,掌握全面綜合數據。
建議提出要發揮人才智力優勢,將高科技手段引進到治理中來,采取“院地共治”模式,組織引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地方治理修復硫鐵礦區污染提供技術支持;支持企業通過科技手段對裸露的廢棄礦渣進行資源化綜合利用,達到節約治理成本、根治污染的目的。
建議還提出,堅持停工不停治理,停工不停綜合利用。政府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相關辦法,督促停產企業繼續負起處理污水、綜合利用礦渣的責任,對停工破產企業,政府應兜底承擔治理責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