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備受矚目的線上藝術展覽“Xhale 呼吸”首期直播回顧!
該展覽以呼X吸為主題重新定義疫情時代下生活與創造的內核,以線上畫廊展覽、藝術家直播、視頻聯線互動等方式呈現藝術家們對主題的思考及對創作的感悟。該展覽立意新穎,提供給廣大藝術家一個輕松的舞臺去探討改變了所有人生活方式的新冠疫情COVID-19對藝術與文化界的影響。目前, Xhale 呼X吸 第一期和第二期線上藝術家直播訪談已經正式上線,第三期直播訪談將于9月13日在YouTube與Bilibili視頻平臺與觀眾見面。

由獲獎設計師屠意雯為“Xhale 呼吸”線上藝術展覽負責官方海報與視覺設計
第一期國際藝術家直播聯線精彩回顧: 藍巧茹、赫南丹、李彬
“無法呼吸:隔離就像一種切割,與世界的切割。”藝術家藍巧茹在創作自己的視頻作品《噴泉》時,出于身體本能與極限所涌出的想法。作品的誕生源于席卷全球的疫情以及喬治的死亡,藝術藍巧茹以身體為媒介,深入浴缸之中,來切身體會窒息之感。不禁讓人想起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的影像藝術作品《做夢者》(2013),從形式而言具有一種暗合。但藝術家藍巧茹的視頻作品則更為動蕩、起伏,一種更為沉重、現實的立意與視覺效果,通過浴缸與流水等現成材料傳遞出來。這種經由生命流逝所產生的傷痛感、個人權利的失衡與被非理性對待都在不斷敲擊著她的內心,相繼而行的是大環境帶給她的自我焦慮與驚悸不安。
藍巧茹除了藝術家的身份(蓮藝國際推薦),也是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藝術與藝術教育系的博士候選人(Ph D. Candidate of Art & Art Education)。由于身處紐約皇后區的艾爾姆赫斯——疫情的中心,藍巧茹每日都能聽到救護車的警笛聲,持續而高頻的聲音,源源不斷,不絕于耳,像是死神不斷敲響的冥鐘,又像是深處于未知生物的心臟,噗通噗通的心跳,不可避免地使藍巧茹的情緒與精神達到緊繃。這種緊繃,逐漸達到飽和,不可名狀地壓迫著肌體,仿佛,等待與窒息將一觸即發,就如浸泡在水中屏住呼吸,達到身體所能承受的極限時,才會釋放出全部的壓抑與焦慮。藍巧茹的視頻作品《噴泉》,通過增強水和氣泡壓的聲音,慢與快動作的結合,并且以剪輯及Photoshop的動作技術來呈現出水的涌動性。在流水、聲音之間,藍巧茹與外界世界形成一種隔離空間,一切似乎都被阻擋在外了。在屏息之中,唯有生命的跳動被強烈感受到時才是真實與心安。

《噴泉》,藍巧茹 Catherine Lan, 2020,視頻。作品目前也展出于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舉辦的Meeting the Moment, Creative Technologies Exhibition 2020
《噴泉》對于藝術家藍巧茹而言,并非一次偶然的嘗試或念頭,是藝術家保持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及敏銳的感觸。這與跨媒體裝置藝術家赫南丹在自己作品中所建立與生活的聯系和反思,是如出一轍。怪誕,多元的視覺效果形成了她風格里的主要基調,就如她的作品《廁所大逃亡》和《無人知曉》。她結合這兩個作品制作的視頻,不僅融入現實素材如街道、井蓋、玩具汽車、高樓,也包括廣播體操的音樂、呼吸聲、噴水聲等,最后構建出一個超現實的多維度空間,看者像似進行了一場思想上的出逃,帶著自我的奇思妙想。

《無人知曉(Nobody Knows) 》,赫南丹 Sam He, 2019,綜合媒體互動裝置
赫南丹畢業于?里蘭藝術學院綜合媒體交互藝術專業,其多以視頻、雕塑、互動裝置等為創作媒介。此次的互動參展作品《無人知曉》將一個巨大的鼻子懸掛在墻壁之上,貼合展覽呼x吸主題,有意思的是當你在鍵盤上敲出“呼吸”時,會出現鼻子這一造型。觀眾走入巨大的鼻子中將被遮蓋住頭部,猶如踏入另一個密閉空間,而我們僅從衣著來進行分辨。就像策展人顧時榮說,“在無人知曉的環境里,我們形成了隔絕空間,暫時的逃離了外部世界。” 社會結構的巨大轉變及高速變遷體現其中時,承載了的不僅是她對所處世界的回應,也是邀請旁觀者來體驗一切的合理與不合理。不禁思考,2020年的荒誕不經是否與此撞了一個滿懷?
與藝術家藍巧茹及赫南丹不同的是,畢業于印第安納大學雅各布斯音樂學院作曲系的李彬,長年思考關于音樂本源的哲學意義,他作品呈現則更為“沉默,安靜”,達到近乎冥想的狀態,與當下紛亂的現狀形成一種對比與評估。大自然的聲音、景觀、空曠的場景都被納入他的鏡頭之中,似有一種從無到萬物的延伸。

《我也在這,2人表演者 (I am also Here, Two Performers) 》,李彬 Bin Li,2017,視頻截圖
視頻《我也在這,2人表演者》,斜背對而坐的兩個人,在有聲與無聲,時間變化起伏之中,通過音樂形成的虛擬空間來感知對方的存在。就像他所說,“一呼,一吸,是生命的節奏,存在的振幅,以及隔離時空卻能感知彼此的可能”。大量空間,聲音,時間上的留白與結構性,存在近乎停滯的音景之中,讓人感受到的是王維詩中的禪意與空寂,或是“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又或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我也在這 (I am also Here) 》,李彬 Bin Li,2017,視頻截圖
是激烈,是怪誕,還是寂靜,都無時不刻的隱匿或上演于我們所處的物理空間與精神空間。策展人邢云馨以藝術家分組形式,每兩周進行一期藝術家的座談會,于她而言,本展覽“呼X吸”是藝術家們對疫情的一次反饋及所感。它由國際表演和視覺藝術協會(ISPVA)及不是美術館舉辦,策展人邢云馨及顧時榮策劃,聯合策展人胡凌遠聯合主持,線上展覽時間將持續到10月。目前, Xhale 呼X吸 第三期線上藝術家直播訪談將于9月13日在YouTube與Bilibili視頻平臺與觀眾見面,歡迎大家保持關注。
主持人 / 策展人:
邢云馨 Scynge Xing
2016年畢業于美國南方大學斯沃尼文理學院,獲得英美文學與藝術學士學位,2018年畢業于紐約帕森斯藝術設計學院,并獲得純藝術碩士學位。作為藝術家,邢云馨的的作品橫跨多種媒介,其中包括繪畫,攝影、短片影像、行為表演、聲音裝置等,并致力于包括身體、行為、場域、劇場等方向的跨學科研究與藝術實踐。旅美期間多次參與紐約在地的公共藝術與行為、劇場等方向的藝術項目,并作為策展人長期與常駐紐約的藝術家、藝術評論家、以及藝術機構保持緊密合作。
聯合策展人:
顧時榮 Shirong Gu
策展人/舞臺裝置設計師,曾參與美國華盛頓Textile Muesum多項展覽項目,負責十九世紀攝影大師John Thomson“晚清碎影”系列作品展的空間設計。也曾負責華盛頓劇院Stage Guild多個舞臺劇場景設計,包括蕭伯納名劇“長生記”舞臺設計。
胡凌遠 Lingyuan Hu
獨立策展人,畢業于密歇根州立大學獲得藝術文化管理碩士學位。目前工作于蓮藝(W.Ming),曾工作于Whitebox Harlem。
展覽立意: X-Hale · 呼x吸 - 全球疫情危機之下藝術家的生活與創作
展覽形式:線上藝術展+藝術家在線訪談
上線時間: 2020 8月- 2020 10月
作品征集中,歡迎投稿至: Info@ispva.org
展覽官網:www.ispva.org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