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電動車無線充電正式開測,捷豹嘗鮮,李書福笑而不語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把電動汽車變成大號手機,無線充電,走到哪充到哪,是不是很方便?
這項有可能解決電車里程焦慮的技術,前不久在北歐國家挪威進行了首測。

75千瓦,充電15分鐘跑80公里
這次的測試,在挪威奧斯陸進行,是美國無線充電技術公司Momentum Dynamics和當地的出租車公司合作的項目。
測試使用的車型是捷豹純電SUV I-Pace,Momentum Dynamics在車輛底盤上安裝了4塊自行研發的感應充電板。

對于滿電續航400公里的捷豹I-Pace車型,充電15分鐘,可以跑80公里。
1小時15分鐘即可充滿400公里,這比起國內的快充電樁慢一些,但比家里安裝的220V電樁快了不少。

充電板直接連接高壓交流電,與市政基礎設施統一。
充電的技術方案,采用了共振磁感應方法,這項技術是MIT于2008年首先開發的。
發射端內部,由線圈通交流電產生一定頻率的磁場,完成能量轉化。

與我們手機上常見的感應式無線充電不同,磁共振充電方式傳輸距離較遠,對接收器擺放位置要求不那么嚴格。
而且,磁共振充電傳輸的功率遠大于感應式充電。這些優點讓它尤其適合應用于汽車的無線充電。

每一個無線充電模塊或充電板的最大功率為75kW,增加模塊數量即可擴充充電功率,最終實現高功率并限制功率損耗。

而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下,Momentum Dynamics的充電功率最高可以達到450千瓦。而且鋪設在室外地面的充電板,可以保證在雨雪、泥漿等惡劣條件下正常使用。

而在成本方面,安裝的總成本與傳統充電基礎設施大致相同。并且整套設施沒有可見電纜。
盡管這項乘用車無線技術首測在北歐,但中國可能會更快一步用上Momentum Dynamics的無線技術。
這家美國公司身后的,有數家中國汽車巨頭的影子。
跟中國深度聯系的Momentum Dynamics
Momentum Dynamics成立于2009年,專注無線充電技術,目前實力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也是第一個實現了商用公交車無線充電方案落地的公司。

而沃爾沃,熟悉汽車產業的同學應該都知道,它的背后是中國自主車企“一哥”,李書福的吉利。

作為集團最大的股東,吉利當然有先手優勢。
今年3月,吉利汽車歐洲研發中心和Momentum Dynamics一道,率先向外界展示了商用車自動泊車和無線充電系統。
除了吉利,Momentum Dynamics與中國的比亞迪汽車也有深度的合作,在Momentum Dynamics的官網上,比亞迪logo顯目在列。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便捷的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會在中國首先推廣開來,你覺得呢?
One More Thing
前面說到測試使用英國車捷豹,印度笑而不語,為什么呢?
捷豹和路虎,血統純正的英倫汽車品牌,先是被美國福特收購,合并成“捷豹路虎”。
2008年,印度塔塔汽車又從福特處全資收購了捷豹路虎,所以,十多年來,捷豹和路虎車主,開的都是“印度車”。

根據《印度時報》報道,塔塔目前已經和中國的長安汽車、奇瑞、吉利接洽商談出售,今年下半年可能會達成協議。

看來,世界領先的Momentum Dynamics無線充電技術,怎么也離不開中國了。
參考鏈接:
https://spectrum.ieee.org/cars-that-think/transportation/advanced-cars/wireless-charging-tech-to-keep-evs-on-the-go
— 完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量子位】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原標題:《電動車無線充電正式開測!捷豹嘗鮮,李書福笑而不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