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中免上半年凈利跌逾七成至9.31億,離島免稅業務大增
中國免稅行業的代表企業之一“中國中免”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8月28日,中國旅游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601888.SH,中國中免)發布了半年度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3.09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22.02%,其中,實現商品銷售業務收入191.39億元,同比下降20.0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31億元,同比下降71.73%。
中國中免在報告中指出,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下滑,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免稅門店客源大幅下降導致免稅商品銷售收入降低、重點機場渠道租金計提所致。
具體分業務板塊來看,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境外消費回流以及促銷活動力度較大,公司離島免稅業務實現逆勢增長,其中三亞市內免稅店實現營業收入59.77億元,同比增長12.16%;海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31億元,同比增長136.35%。
但受機場出入境客流量下降的影響,日上上海(含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免稅店)實現營業收入68.67億元,同比下降11.20%;北京機場免稅店(含T2、T3航站樓和大興機場免稅店)實現營業收入18.50億元,同比下降57.61%。
此外,對于毛利率下滑9.61%至42.42%,中國中免解釋,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公司商品銷售業務開展系列折扣促銷活動所致。
據中國旅游研究院2020年7月的研究顯示,預計2020年全年,國內旅游人次50.74億人次,同比下降15.5%;國內旅游收入4.55萬億元,同比下降20.6%。國內疫情雖已逐步得到控制,但新冠疫情的國際形勢不容樂觀。全球各國針對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亦有所差異,因此相較國內游市場,預計出境旅游將需要更長的恢復周期。
但收益于海南自貿港政策落地、離島免稅政策再次放寬等利好因素,海南離島免稅市場復蘇態勢顯著。
根據6月1日頒布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提高至10萬元、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新增酒類、電子消費產品等7大類免稅商品,同時還大幅減少單次購買數量限制的商品種類。
因此,今年上半年各大涉及免稅業務的公司紛紛布局海南。
中國中免在公告中提到,公司在報告期內著眼于推動海南離島免稅業務一體化經營布局,不斷加強線上業務、整體營銷、物流配送等方面的頂層設計,強化整體協同,進一步提升了企業運營效率。在海南市場,公司積極培育發展離島補購等新業態,并通過提供豐富的貨品,開展折扣、滿減、贈券等促銷活動,大力激活海南離島免稅市場。
今年4月,中國中免在三亞增設兩家市內免稅體驗店;今年5月,中國中免宣布擬以20.65億元收購其控股股東中國旅游集團持有的51%海免股份。交易完成后,海免公司將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公司離島免稅業務規模。
受到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政正式實施,免稅概念股獲得市場爆炒。今年年初以來,中國中免股價漲幅已接近150%。
8月28日,餐飲旅游板塊整體走高,西域旅游(300859.SZ)漲幅超20%,眾信旅游(002702.SZ)漲幅超10%,騰邦國際(300178.SZ)和中國中免漲幅也靠前。當日收盤,中國中免報收220.30元/稿,較上一交易日漲8.00%。
新時代證券研報指出,免稅新政背景下,國民消費潛力進一步得到釋放,并觸發疫情后的一輪旅游購物熱潮。未來免稅政策將進一步放松,海南將爭取于今年底在三亞新設3家免稅店,并對免稅店的建設經營提供土地、融資等支持。新時代證券認為,免稅行業處于黃金賽道、朝陽產業,預計免稅行業將充分激發國民旅游、消費的巨大潛力。免稅龍頭企業優勢明顯,預計高增長持續性良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