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德堡“病毒暗史”:致命橙劑
橙劑并不是甘甜的橙汁,而是摻雜了一種劇毒的物質二噁英(TCDD)的致命毒劑。
25歲的Tan Tri對橙劑一無所知。但當地的醫生告訴他,他將在橙劑的影響下度過余生。
由于雙腿的殘疾,他不能下地走路,只能勉強地從木床上爬下來。他不能自主進食,每天只能靠母親Nham喂給他食物。
半個多世紀前,當美國部隊向越南的叢林投放下數千加侖的橙劑時,Tan Tri的母親就住在中部城市峴港,而那里是受橙劑影響最深的地區之一。
時至今日,Nham仍舊堅信,橙劑中的有毒物質正是造成她兒子殘疾的元兇。Nham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不僅是她們家,附近也有人受到了橙劑的影響。但她隨后補充道:“但他們最起碼可以走路,我的孩子不能。”聽了母親這段話,Tan Tri糾正她:“我可以雙臂行走”。
對于Tan Tri來說,他至少還有可以重塑生活的機會,而在橙劑的影響下,很多越南人遠沒有Tan Tri “幸運”。
杜迪烏(Do Duc Diu)在70年代初曾在受橙劑影響最大的地區擔任北越士兵。他總共生育了15個孩子,其中的12個因為疾病而死亡。診斷醫生表示,這來源于杜迪烏在北越參戰時和橙劑的密切接觸。杜迪烏痛心地表示,如果早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受到橙劑危害而難以生出健康的兒童,他肯定不會生育這么多的子女。
1961年,美國開始軍事介入越南戰爭,隨著戰事的推進,逐步陷入戰爭泥潭的美軍為了扭轉戰局,開始使用含有毒氣成分的橙劑等化學用劑。戰后越南政府稱,超過四百萬人直接暴露于橙劑,其中至少三百萬人忍受著橙劑帶來的疾病,這些疾病包括癌癥、畸形、皮膚病和疝氣等。
而在萬里之外的美國本土,也未能逃脫毒劑的陰霾。在距離華盛頓不遠處的德特里克堡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軍方研究人員對橙劑進行了測試。而直到半個多世紀后的2010年,這一秘密才首次被公之于眾——據華盛頓特區當地媒體WJLA(ABC 7)網站報道,1944年至1963年期間,為戰爭設計、旨在消滅敵人的總共約17磅(約7.7千克)橙劑在美國的土地上被測試,當地許多居民仍然不知道,測試后的毒素殘留在地里和水中。

2015年,杜迪烏在他12個孩子的墓地祈禱。 圖片來源于路透社
越南森林、稻田總面積三分之一遭受污染
1961年11月,時任美國總統約翰遜·肯尼迪授權發起代號為“牧場助手”(Operation Ranch Hand 1961-1971年)的行動。該行動旨在使用運輸機、轟炸機、直升機等軍機對越南(主要是南越地區)森林、山地和農田噴灑落葉劑或除草劑。由于這些落葉劑或除草劑裝運容器上的橙色條紋,故名“橙劑”。
美軍之所以使用橙劑,主要是是因為北越游擊隊通過茂密的叢林做掩護,利用聲東擊西等方式襲擊美軍或南越軍隊,起初,美軍使用燃燒彈清除植被,讓北越游機隊員暴露,但效果不佳,因為越南地處亞熱帶,天氣炎熱,空氣濕度大,植被生長快速,基本很難在用燃燒劑燃燒時準確地燒傷敵人。為了消滅北越游擊隊隱蔽場所,切斷其食物供應,發動了“牧場助手”行動。

“牧場助手”行動也是美軍強制將農民驅離農村整體計劃的一部分:通過噴灑橙劑令農民無力自給自足,不得不離開農村前往美軍控制的城市,進而讓游擊隊喪失在廣大農村活動的基礎。

受橙劑污染的地方有不少畸形嬰兒的出生
橙劑的主要成分是2,3,7,8-四氯二笨并二噁英和四氯代笨,這兩種物質都是強致癌類物質,而且這類物質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在環境中自然消減50%就需要耗費9年的時間。它進入人體后,則需14年才能全部排出。它還能通過食物鏈在自然界循環,貽害范圍非常廣泛。
美國空軍記錄顯示,整個“牧場助手”美軍至少出動6542架次軍機執行噴灑橙劑任務,經過十年的噴灑,使用了約200萬加侖(7570萬升)橙劑,超過五百萬公頃(約2萬平方公里)森林和五十萬公頃(2000平方公里)的農村遭到嚴重污染或破壞,占越南森林、稻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根據美軍公布的照片,美軍C-132系列運輸機是噴灑橙劑的主力,出動次數占軍機總出動次數的四分之三。該機是戰后美國研制生產的小型戰術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約31噸,一架C-132運輸機一次任務可以噴灑3785升的橙劑。為了適應噴灑任務,運輸機進行了改裝,安裝了專門的容器和噴灑系統,機翼和機體都有噴灑口。

圖說:執行噴灑任務的美軍C-132運輸機
善后工作仍未完成
戰后越南政府稱,超過四百萬人直接暴露于橙劑,其中至少三百萬人忍受著橙劑帶來的疾病。越南紅十字會稱,近一百萬越南人因橙劑污染而致殘或有其他疾病。美國政府認為這些數據不可信。
受橙劑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是越南長山山脈周邊地區以及越南和柬埔寨的邊境地區,越南戰爭期間,越南和柬埔寨交界地帶是著名的胡志明小道,此地受橙劑影響最為嚴重。在這里經常可以見到一些有生長缺陷的兒童,他們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身體畸形,有的智力低下。除了外形的缺陷,遭受橙劑污染地區癌癥率也比其他地方高。最初,美國并不承認這些出售缺陷或疾病與橙劑有關。
一家名為哈特菲爾德(Hatfield)、總部位于溫哥華的咨詢公司致力于研究橙劑污染問題。哈特菲爾德咨詢公司和越南的科學家對分散于越南南部的3000個前美軍的軍事設施進行了抽樣調查,確定出28處“熱點”地區,其中有三處高染污地區位于人口稠密的峴港、邊和市和富吉縣。在調查中,一名婦女的乳汁中的二噁英含量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安全級別含量的6倍,她的一個小孩患有脊髓露出體外癱瘓癥。

越戰結束后,美國起初并不承認使用了橙劑以及橙劑造成的影響。1995年美越結束了幾十年的敵對關系,關系正常化后為處理橙劑問題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大環境,美國也開始重視相關問題。美國任駐越南前任大使邁克爾·馬瑞(Michael Marine,2004-2007年擔任此職)曾表示:“毫無疑問,在越南的二噁英含量是有害的,而且毫無疑問,美國和前南越軍隊儲存這種物品的地方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所在。”他說:“論據相當明顯,美國應設想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2006年美國環保署(EPA)開始對越南境內的慈善組織提供技術援助,以幫助清理二噁英。2012年8月,美國和越南開始在峴港國際機場清理橙劑殘留,這是美國政府首次介入橙劑在越清理工作。而根據越南官方媒體的報道,美國政府為該項目提供了4100萬美元。
隨著美越關系的發展,尤其是美國提出所謂“印太戰略”之后,美國更加重視橙劑問題,盡量降低橙劑問題沖擊兩國關系深化。去年4月,英國BBC刊發一篇名為《美國將清理有毒的越戰空軍基地》的報道稱,美國已在越南的一個空軍基地啟動了耗資巨大的清理行動,美國曾在該基地存放臭名昭著的化學制劑橙劑。
報道指出,在越戰結束40多年后公布的這項10年計劃將耗資1.83億美元。報道稱,位于胡志明市郊外的邊和機場被認為是越南橙劑污染最嚴重的地方。負責清理工作的美國國際開發署發表聲明稱,該地點是越南“尚存的二噁英含量最高的最大一片地區”。
美國駐越南大使丹尼爾·克里滕布林克在項目啟動儀式上說:“兩個昔日的敵人如今在如此復雜的任務上展開合作,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
除了越南本地人,當年參戰的美國士兵也飽受橙劑危害,可以說殺敵一千自損。以峴港空軍基地為例,該基地在越戰期間存儲了橙劑,后檢測發現基地周圍土壤二噁英含量超過人類正常活動允許值的350倍。
據統計,參戰美國士兵患睪丸癌的幾率是正常人兩倍,士兵妻子流產幾率也是兩倍。他們的新生兒畸形率也遠高于其他人。經歷漫長的訴訟后,1984年橙劑生產商給了美國老兵基金會近兩億美金。199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橙劑法案》,授權退伍軍人事務部制定標準,認定橙劑受害者并給予賠償,但僅限于參戰的美國士兵,不包括越南民眾。
而在德特里克堡內接觸到橙劑的人員的維權之路則更加艱難。2010年,一名居住在西弗吉尼亞州的男子加里·艾布拉姆(Gary Abram)終于收到了來自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賠償款。艾布拉姆于1962年至1964年間在馬里蘭州的德特里克堡服兵役期間曾接觸過橙劑,據他透露,2008年,他曾收到一封信,信中承認美國國防部曾在德特里克堡進行了多種物質的噴灑測試,其中就包括橙劑。
直到2015年,據德特里克堡所在的弗雷德里克當地媒體《弗雷德里克新聞報》報道,美國陸軍軍官要求承包商在德特里克堡的實驗室中尋找是否仍有殘留的橙劑和放射性物質,得到了近乎否定的答案,籠罩在德特里克堡上空的橙劑陰霾至此才暫告一段落,然而那些受到橙劑后遺癥影響的越南普通百姓和美國士兵,仍在苦苦煎熬與掙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