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因為她,張曼玉從“花瓶”至影后(上)
原創 淳子 淳子咖啡

她死了。
她的死被無數次的搬上舞臺、熒幕。
她生命的意愿很小,只是為了一點愛,一點虛榮。
她自殺的前夜,問過兩個問題:
一:我的普通話說的怎么樣?
二:我是一個好人嗎?

阮玲玉與金焰






張曼玉 飾演 阮玲玉
阮玲玉是中國電影默片時代最好的演員,當有聲電影出現后,她面臨著巨大的考驗,那就是能否度過玉音關。一些美麗的女演員因為開不了口,終止了演藝事業,永久的告別了熒幕。于是,北地胭脂一時搶手。
邵氏機構的女一號陳玉梅特地請來北方演員艾霞教她普通話,還請北方女作家趙青閣為其解讀劇本。銀嗓子姚莉,也是殷殷的,跟在北京人白虹后面,姐姐長姐姐的短的,跟著學說普通話。
大牌如阮玲玉,自然也在惴惴不安中努力學習。
有一個懸念:阮玲玉開口,會是什么樣子?
其實,在中國流行歌曲的歷史上,阮玲玉是留下過聲音的。
《野草閑花》,阮玲玉唱出電影中第一聲。
《野草閑花》,1930年拍攝。孫瑜導演,并寫作了片中主題曲《尋兄詞》,影片主演阮玲玉和金焰合唱,事先在唱片公司灌錄成蠟盤唱片,放映時,配合畫面現場播放。那玉音,與她的柳眉十分的匹配。可惜,她的聲音沒有持續下去。


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影壇有聲片已經大行其道,中國也有幾十家電影院購置了音響設備,放映的都是美國有聲電影。所以,執影界牛耳的上海三大電影廠“聯華”、“明星”、“天一”也都在考慮搶占國產有聲片的碼頭。
席間作陪的,除聯華廠實權在握的人物,還有該廠業務骨干的編、導演及男、女明星,最走紅的電影明星阮玲玉當然也在其中。
那一晚,她穿著一件黑底綠花織錦修身旗袍,波浪卷發,薄施脂粉,耳際綴著唐季珊送給定情禮物紅寶石耳環,眉尖略略向下,多少嫵媚中,挾裹著一線憂傷。
席間,阮玲玉向每個人敬酒。格外鄭重其事,干杯之后還一一與對方握手。阮玲玉并不善酒,而且很少主動敬酒。此時,阮玲玉已經收到法院傳票。3月9日正式開庭。在座的同事誤以為她因訴訟纏身而郁悶,但求一醉,所以也就陪著她喝。
這是阮玲玉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宴席。她在酒宴上的表現并非醉態,而是在向人間作最后的訣別。
她為什么要死?自然有很多原因。
1935年2月27日清晨,上海特區第二法院門前出現了一個未曾有過的盛況,法院的大門尚未打開,門前已擁滿了前來旁聽的人們。
阮玲玉以生病為由沒有到庭。
法庭上問答不過十多句,但記者們依然寫出了長篇的報道。在此后數日內,此類繪聲繪色的以“私生活”、“秘聞”等為題,充塞著“通奸”等字眼的報道連篇累牘。這些報道極為放肆地對阮玲玉進行誣蔑、攻擊和謾罵,稱她是可恥的蕩婦,是罪不容誅的禍水。
經過報紙的推波助瀾,阮玲玉與兩個男人的故事成了街談巷議的
熱點事件。
阮玲玉害怕了,她太需要情感的保護了,特別是男人的保護。父親的早逝,使得她不斷的在尋找父親的替身。
阮玲玉的父母都是廣東人,平民。父親去世后,母親在上海虹口大戶人家張家當傭人,阮玲玉從小跟著母親在張家大院里長大。
丫鬟與少爺卿卿我我,是中國傳統戲劇的橋段,傭人的女兒阮玲玉與張家少爺張達民的相愛了。
阮玲玉的母親自然是同意的,也極力奉承,覺得這是女兒最好的歸宿。

張家父母自然是反對的,因為門戶懸殊。
張達民在家中最受寵愛,父母拗不過他,只好眼開眼閉。條件是,只要不結婚,不領回家,權當不知道。
那時的張達民譬如曹禺《雷雨》里的周聰,同情弱者,同情窮人,他在外面給阮玲玉母女租了房子,還不時的接濟她們的生活。張達民的哥哥張慧沖是中國電影的創始人,拿了遺產去做電影。因了這一層關系,把阮玲玉領上舞臺,領到了水銀燈下。
當張家敗落后,張達民也曾經營過許多生意,譬如養馬、戲院、做股票。公子哥兒,吃不起苦,也缺少練達的人情世故,花光了父親的遺產,就此沉淪,從一個反封建的五四青年蛻變為一個酗酒的、無望的賭徒。
阮玲玉因為感念與張達民的最初,也因為生性比較軟弱,不愿意撕破臉皮。她以為錢、忍讓可以息事寧人。
1934年5月,阮玲玉搬進新閘路沁園村9號,住進了茶葉大亨唐季珊為她買的房子里。
黃昏里,母親在家里煲湯,唐季珊一手摟著阮玲玉的,一手牽著寵物狗,在落葉中散步,阮玲玉以為自己是公主,一彎細細的眉眼里,蓄滿了甜蜜。
劇作家田漢曾問:“為什么甘愿做別人的姨太太呢?”
與已有家室的唐季珊同居時,阮玲玉已經是22歲的成熟女子,她必須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張達民自然受到刺激,上門吵鬧。唐季珊頗有怨言。
阮玲玉委托律師伍澄宇先生與張達民商議,辦理了脫離分居手續。
他們約定:阮玲玉每月付給張達民生活費一百元,兩年為期;為名譽保障起見,本條約不予登報。
關于分離之事不登報,是阮玲玉堅持要寫進去的。但是她萬沒想到的是張達民在訂立分離契約之后,并不安分守己,依然到處打著自己是阮玲玉丈夫的旗號招搖撞騙,并且把阮玲玉以及唐季珊告上法庭,案由是阮玲玉攜款出走,與唐季珊分享。
唐季珊自然不愿意受此誣陷,仗著財大氣粗,反手也把張達民告上了法庭,即做了被告,也做了原告。
這下可苦了阮玲玉,她必須出庭為被告的自己、原告的唐季珊作證。
張達民威脅阮玲玉,街頭的小報關于胡蝶情史風波的描寫非常多,而自己和阮玲玉自16歲那年同居的事情,如果賣給小報記者肯定比胡蝶情史更為精彩。
惶惶的阮玲玉專程登門去討教胡蝶。 胡蝶與她談起在法庭上的種種尷尬,種種難堪。阮玲玉聽后更是忐忑不安。
時,上海著名舞女梁賽珍姐妹三人也住在沁園村,一個比一個美,是社交界的名人。
阮玲玉亦喜歡跳舞。一日,舞畢,回家已是午夜,唐季珊把阮玲玉關在門外,以示男人的權威。
她只能在舞女梁賽珍家將就了一夜。
不久,阮玲玉發現唐季珊與鄰居、舞女梁賽珍的私情。
阮玲玉暗自飲泣,酒后對友人道:“我真不該與唐季珊好的。”
友人回憶,自殺當晚,阮與唐在車上因訴訟一事再次爭吵,唐出手打了阮。


推薦

《點點胭脂紅》
2011
作者: 淳子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原標題:《聽書 讀書 | 因為她,張曼玉從“花瓶”至影后(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