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調查:疫情期間中部孩子每天在線學習時間長于東西部地區
“中部地區每天在線學習2-5小時的學生占比達48.04%、每天在線學習5小時以上的學生占比達22.55%,兩項數據均高于東、西部地區。”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王素指出,對孩子在線學習效果的滿意度,中部地區學生家長也顯著高于東、西部地區家長。
另外,家長最喜歡的在線學習方式是“錄播視頻,課后上傳作業”,且西部地區的學生家長喜歡“錄播視頻”和“在線布置作業,拍照上傳”的比例顯著高于東、中部地區。
8月23日,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王素在論壇上作了題為《疫情期間在線學習的東中西部比較》的報告,并公布了上述調查結論。
王素還指出,年輕師資是推進在線教育的重要支撐,提高西部地區教師信息化能力是保障西部地區在線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優質在線教育資源顯現集約化發展趨勢之下,要避免新的數字鴻溝的產生。她建議探索教育供給社會化的有效機制,通過技術賦能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
中部孩子每天在線學習時長、家長滿意度均高于東西部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王素分享的調查數據顯示,中西部地區學生在線學習的頻次明顯高于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學生家長對使用電子設備進行在線學習的支持程度也顯著高于東部地區學生家長,且中部地區學生家長對孩子在線學習效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家長。
根據王素分享的調查數據,相比于東部地區家長,中西部地區家長更傾向于對在線學習的孩子陪伴;中西部地區學生在線學習的頻次明顯高于東部地區,東部地區每天進行在線學習的學生占比為46.97%,同一數據西部為59.21%,中部最高、為64.38%。
另據王素介紹,根據教師反饋,不同地區的學生在線學習時間存在顯著性差異:西部地區學生每天在線學習5小時以上的學生(14.72%)顯著少于中、東部地區的學生,中、東部地區該項數據分別為22.55%、20.11%。中部地區每天在線學習2-5小時的學生占比最高,達48.04%,該項數據東部地區為41.85%、西部地區為45.82%。

圖片來源王素所作報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受訪家長最喜歡的在線學習方式是“錄播視頻,課后上傳作業”(29.32%),其次為“直播視頻,師生互動少,講授多”(24.68%)和“直播視頻,師生互動多,講授少”(17.23%)。且調查顯示,西部地區的學生家長喜歡“錄播視頻”和“在線布置作業,拍照上傳”的比例顯著高于東、中部地區家長,喜歡“直播視頻”的比例顯著低于東、中部地區家長。

圖片來源王素所作報告。
對此,王素向澎湃新聞分析,由于報告數據收集于今年2月下旬至3月初,當時為開展在線教學的初期,師生尚未適應直播模式,體驗上有不足;而錄播課可暫停、回放,更能能滿足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
超六成老師反映網速慢是制約線上教育的最主要的因素
報告中,王素還指出,在有關線上教育的制約因素方面,從技術層面講,受訪教師認為“網速慢,卡頓”(61.76%)是制約其進行線上教育的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制作素材困難(視頻、課件、習題)(58.91%)和缺少終端設備(44.49%),而認為“不熟悉在線教學的形式”是制約因素的受訪教師占比為36.63%。

圖片來源王素所作報告。
在線上教育資源來源方面,不同地區教師對線上教育制約因素的看法有所不同:中部地區教師認為“網速慢,卡頓”是制約其進行線上教育主要因素的比例(64.66%),較其他類別更高;而西部地區教師反映“缺少終端設備”是制約因素的比例達48.23%、反映“不熟悉在線教學的形式”是主要制約因素的比例達40.71%。

圖片來源王素所作報告。
調查還顯示,東部地區教師對在線教育的態度更積極,對在線教育效果也更肯定;在教師在線教學的能力方面,東部地區教師在線教育的技能高于西部地區;在教師對在線教學實際效果的滿意度方面,東部地區高于中西部地區。
另外,在開展在線教育希望獲得的支持和幫助方面,受訪教師最希望獲得的幫助是“優質課程內容資源或素材的獲取”(34.02%)。
但不同地區的教師希望獲得的支持和幫助存在顯著性差異:東部地區教師希望獲取“優質課程內容資源或素材”和“在線教育工作量的合理考核認定”的比例更高,西部地區教師希望獲得“學生家庭在線學習條件的支持與保障”的比例較其他地區更高;中、西部地區教師希望得到“學生家長在觀念上的理解與支持”和“音視頻錄播剪輯等具體技術培訓”的比例顯著高于東部地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