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微信轉賬時出現這行字,別付錢
圖文編輯 / 嫣然
通過手機進行支付交易,如今已是相當普遍,但各類騙局也往往暗藏其中,比如像這樣的聊天記錄,就讓人極為絕望....

出現“風險提醒”格外當心,很可能對面是騙子!
為了降低付款風險,“微信安全中心”公眾號近日發文:使用微信支付時,如果出現“風險提醒”要加倍小心!


那么問題來了,微信支付怎么知道提示該發給誰,不該發給誰呢?
微信支付構建了識別惡意賬號,和交易的安全風控系統。
付款的過程中,如果收款賬戶有異常特征時,微信會根據風險的程度,對用戶進行交易風險提醒。
如果收款方惡意程度較大,微信就會對交易進行攔截保護,提醒用戶注意資金安全。
此外,除了對用戶進行提醒,微信還給用戶提供了一個15分鐘的“轉賬冷靜期”。在這個期間,用戶可以核實對方身份,從而讓自己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

01
紅包神器藏木馬,小心存款被盜刷
某些搶紅包軟件,聲稱可以秒搶紅包,包包不落,表面上好處多多,實則是病毒軟件。一旦安裝,手機就會感染病毒,個人信息、微信錢包以及銀行卡余額非常有可能被盜走……
02
“好心砍價”不得利,個人信息遇危機
騙子往往以“只要邀請朋友在鏈接頁面中幫忙‘砍價’至0元,即可免費獲得該產品”為噱頭,誘惑用戶點擊鏈接并填寫個人資料還讓轉發朋友圈。
而騙子則利用這些信息盜取客戶綁定的銀行卡內現金,并向用戶好友推廣這些詐騙活動,并在信息中攜帶病毒鏈接進行二次詐騙。

返利二維碼藏玄機,病毒鏈接要注意
騙子以商品為誘餌,稱給消費者返利或者便宜,發送的二維碼或者不明鏈接暗藏木馬病毒。一旦掃碼或點擊鏈接,木馬就會盜取應用賬號、密碼等個人信息。
提 醒:
不安裝來源不明的軟件;
不要輕易點擊來源不明的網址鏈接;
不掃描未確定安全的二維碼;
定期為電腦和手機進行殺毒,謹防感染未知木馬,造成個人信息泄露和財產損失。

微信轉賬后被拉黑的操作
第一步:點對方的頭像→右上角三個點→選擇【投訴】→【存在欺詐騙錢行為】。


以上是第一種舉報方式;接下來是第二種舉報方式。
第三步:點擊【我】→【支付】→【錢包】→【賬單】,找到該筆轉賬金額;然后點擊賬單,選擇【對訂單有疑惑】,選擇【被騙投訴】。

還有一招:
第一步:在微信主頁面搜索【騰訊110】,點擊【我要舉報】。



原標題:《微信轉賬時出現這行字,別付錢...現在知道還不晚!》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