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它是秋天潤肺生津的擔當,但99%人丟掉的皮才是真正入藥的
原創 米醫生 素問軒
大家好,我是米醫生
人與天地相應,到了什么季節就會出現什么身體癥狀。
最近門診上,很多病人對我說:米醫生,我喉嚨干,眼睛干,鼻子干,嘴唇干,大便干,頭發干枯,各種干

最近上海一直高溫,晴熱,出汗會流失水分;再加上處暑初秋,空氣水分變少,變得干燥
這兩個原因都會讓我們覺得各種燥熱,各種干
尤其是本來就陰虛內熱,心肝火旺的人
既然那么干,那就多喝水咯?
但,很多人發現并沒有用!
為什么?
簡單來說,身體不是漏斗,不是你喝進去多少,就能兜住多少的,身體有代謝功能,有個“水利工程”滴
當秋天溫燥來臨時,我們真正缺的不是水,而是津液、、、
但“津液”并不是簡單靠喝水,靠敷幾張面膜就能搞定的、、、、

津液不生,則渴不能止,燥不能潤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是:津液雖是靠脾胃生產的,但真正把津液輸送到皮膚各個角落的,靠的是肺,肺氣的宣發和肅降
但,肺有一個特點,它是小公主性格,它喜潤怕燥,秋天溫燥一來,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肺
因此初秋干咳的人會特多,原因就是天氣干燥,溫燥傷肺,肺陰不足,涼潤,肅降不及,導致虛火內生,咳喘氣逆的病變

一,生津
二,潤肺
請記?。汗夤馍驅Ω肚镌锸菦]用的,還要潤肺!——這才是秋燥的解決大法
那什么東東既可以生津?又可以潤肺?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便宜又當季的——梨
梨是秋天的應季水果,無論想潤肺還是生津,它都是這個季節的養生擔當

很多人喜歡把它削了皮,這恰恰錯了!
除了桑菊飲,溫病大家吳鞠通還有個名方叫桑杏湯,這個方子專門用來清宣燥熱,潤肺止咳
組成:桑葉、象貝、香豉、梔皮、梨皮、杏仁、沙參
此方主治外感溫燥,癥見頭痛、微惡風寒、口渴、咽干鼻干、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舌紅,苔薄白而干。
桑葉輕宣燥熱,杏仁宣降肺氣,豆豉宣透胸中郁熱,梔子皮輕,清肺熱,沙參、梨皮、象貝生津潤肺,止咳化痰
每味藥都用量輕盈,是因為“治上焦如羽”
在這個方子里,梨皮是非常重要的一味藥
它可以清心潤肺,降火生津(轉自中藥大詞典)
在《本草再新》里,還寫到:梨皮可以清心降火,滋腎益陰,主津止渴,除煩去濕。
梨皮的功效遠遠大于梨肉

你當濕垃圾丟出去的梨皮、、、真的是生津止渴,清心潤肺,除煩去濕的好中藥
接下來,分享兩個吃梨的好點子
第一個,秋梨陳皮湯
其實它原名叫療妒湯,出自《紅樓夢》第八十回,為什么會叫療妒湯,坐等民間高手破解留言
做法很簡單,拿一個生梨、陳皮6克、冰糖適量
把梨帶皮洗凈切成小塊,還有陳皮洗凈掰成小塊,下入鍋中,煮開后再煮20分鐘,喜歡偏甜的就再加點冰糖
梨:甘微酸,涼,它生津,潤燥,化痰
雖然它偏涼性,但搭上性溫的陳皮,不僅不傷胃,還可以理氣,同時梨可以生津,潤燥,清熱,化痰
這個方子最適合陰虛,但又脾胃虛寒之人
但,切記切記要用5年以上的陳皮(越陳的陳皮,燥性越?。?/p>
下面這個是一位小病人媽媽教我的,每年她的孩子一到秋天啊,就容易咽喉腫痛,鼻干唇燥,還有干咳
怎么辦呢
她后來想了一個辦法,把那個生梨買回來,把梨心掏空
再買養陰清肺糖漿中成藥(組成:生地,麥冬,甘草,玄參,貝母,丹皮,薄荷,炒白芍,,,都是養陰潤肺清肺的藥)
把糖漿往梨里一倒,上鍋蒸上
一來,加強了藥效,梨水也是養陰的
二來,梨是甜的,孩子不怕中藥苦了,特愛吃

寫到這,有個好消息告訴大家,素問的秋梨膏也已經開始制作了,因為梨園的秋梨已經熟了
給大家看幾張照片


我們是保留梨皮的,因為不用化肥,梨園經常有喔喔雞在散步,雞糞是天然的肥料


還有,在梨園旁邊有個小河,平時就用它來澆灌梨子,還養著小白鵝

潤肺生津、養陰清燥,就成了初秋養生的側重點
好在天地之道,公平無私也。
初秋燥邪的同時,也孕育出了克制它的東西:酸甜多汁的梨子。
大自然什么時候給,我們就什么時候吃
天布四氣,地出五味,氣味合則服之,乃為順天應地。

才有味有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