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入獄15年無罪釋放的張志超:人生像穿越了,想找工作孝順母親
15年前,山東臨沂二中發(fā)生一起惡性案件,該校一名女生被殺,尸體在學校男廁所被發(fā)現。此時,正在讀高一的少年張志超被警方認定涉嫌強奸殺人罪,將其逮捕。2006年3月,山東臨沂中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張志超強奸罪成立,判處其無期徒刑。2020年1月,此案再審,撤銷原審判決,改判張志超無罪。
“從15歲到30歲,這十五年的時間,我都是在監(jiān)獄里度過的……”冤獄15載,如今張志超重新獲得了他的清白與自由。“十幾年,對外面的感知是比較平面的,回到家之后發(fā)現,整個世界突然立體起來了。以前看到的顏色比較單調,回來之后發(fā)現顏色突然多起來了。”重新獲得自由的張志超,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感慨。
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了張志超及其辯護律師李遜,了解到張志超無罪釋放后正積極適應社會,學開車、學會計、學彈吉他。李遜律師還在短視頻平臺上為其征婚,稱贊他純潔善良,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每天堅持鍛煉身體,學習各種技能
8月21日上午,紫牛新聞記者在蘇州吳中區(qū)獨墅湖畔見到了張志超。身穿干凈樸素的短袖T恤、頭戴一頂白色的棒球帽,看起來非常和善,說話做事仍然有些羞澀。緩步走在湖邊公園小路上,他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默默地看著遠處的獨墅湖。“好久都沒看過這么開闊的地方了。” 張志超的嘴角露出了微笑,“以前看到的四周都是墻,現在能夠看到這么寬廣的地方。”

張志超跟記者聊最近的生活
談到最近的生活,張志超說他現在住在姐姐家里,但不想給姐姐的家庭帶來太多麻煩,“我在蘇州這邊也沒什么朋友,周圍也不熟,姐姐偶爾帶我出去轉轉。但是平時姐姐也有工作要忙。”他告訴記者目前正在學習開車,已通過了“科目二”考試,同時,他還在學習彈奏吉他。每到周末,他都會去培訓機構上吉他課。“我覺得培養(yǎng)一個興趣愛好,可能會對今后的生活有幫助,這樣,生活會更加有希望,也算是培養(yǎng)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吧。”張志超笑著說。
張志超還在網上報了一個學習會計的課程。“就是想多學一點東西,希望對今后找工作有幫助。”張志超說,“畢竟已經浪費了十五年的時間,像我這樣的情況,目前找工作也很難。所以想多學一點提升自己,將來能有一個謀生的本領吧,踏踏實實地找份工作,養(yǎng)活我的家人,好好孝順自己的母親吧。”
張志超最近一直在堅持鍛煉身體,每天都會跑步、跳繩。“我自己在網上搜過一些健身的教學視頻,跳繩的時候,腿要盡量伸直,不要打彎,用小腿發(fā)力跳。有次跳完之后腿抽筋抽了好幾天,現在腿還在痛。”張志超對記者說。
大年初三被帶走,傷害持續(xù)十幾年
已申請788.9萬國家賠償
6月1日,張志超委托北京大禹律師事務所李遜律師,幫助其申請788.9萬國家賠償,其中包括人身自由賠償金188.9萬元和精神損害賠償金600萬元。目前,國家賠償的案件正在審理之中。
“從15歲到30歲,這十五年的時間,我都是在監(jiān)獄里度過的。這十五年的時間對于一個人來說,是最有可能改變一個人人生的時間,如果沒有這件事,我覺得我有可能考上一所普通大學,有一份保障自己生活的工作,也可以像其他年輕人一樣打打游戲,和朋友一起逛街,談戀愛。但是這些我都沒有。”張志超深吸一口氣,“每個人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可能都會有自己的夢想、理想,你會為它去奮斗。但是,這些對我來說,從發(fā)生這件事的那一刻,從我被帶走的那一刻起,就全部沒有了。”
“我是在大年初三被帶走的,每年過年,應該都是大家比較開心的時候,可以和家人團聚,放假了可以休息。但是對于我來說,我特別不喜歡過年,因為每次一到過年的時候,就會想到自己被帶走的事情。所以一直以來,都不喜歡過年。”張志超的聲音有一絲哽咽,“當年發(fā)生這個事情,對我的家人、我的家庭,造成了很大傷害,這種傷害持續(xù)了十幾年。我的長輩也因為這個事情過早地離世,都是一些無法挽回的事情。”
辯護律師網上為其征婚:他是個善良純潔的男生
8月18日,辯護律師李遜在短視頻平臺上發(fā)布了為張志超征婚的視頻。視頻中,李遜表示,張志超最近“狀態(tài)不錯,學習能力很強,正在學車,也會瀏覽各類網絡信息,適應這個社會的速度很快。”視頻結尾,李遜笑著說:“像這樣善良純潔的男生,我們去哪里找。”
在談到為張志超征婚的初衷時,李遜表示,張志超上高一的時候蒙冤入獄,十五年時間都處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中,確實非常單純。李遜略帶調侃地說:“他現在走在路上想看女生都不敢抬頭看,所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幫他建立自信心。學吉他,也是一點一點地幫他恢復自信。他還問我該學些什么歌,我就給他推薦了《藍蓮花》、《往后余生》等歌曲,這些都是我喜歡的。”

張志超在抖音上發(fā)布自己吉他彈唱視頻
從張志超發(fā)布的短視頻中,記者看到,張志超正在彈吉他,眼神專注,撥動著琴弦,音樂婉轉動人,從他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對生活的認真態(tài)度。令人贊嘆的是,張志超真的是天賦異稟,很快就能學得有模有樣,并且自己拍攝視頻上傳到網絡社交平臺上,獲得了許多網友的點贊,有網友評論說:“說話溫柔,又會那么多,長得也帥,聲音又好聽”。
對于李遜律師為自己征婚一事,張志超笑著說:“感覺李律師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每件事都能幫我考慮到,挺謝謝他的。不過暫時還沒有考慮過這方面,因為自己現在還不夠穩(wěn)定,等穩(wěn)定下來有了工作以后再去考慮這些事情。”
除了家人,他是第一個相信我的人
“李遜是我們家的恩人,沒有他的付出,可能也沒有現在的我,”張志超充滿感激地說,“之前他一直資助我母親來來回回看我。在我回家的這段時間里,包括我的生活,以及我學習方面的一些費用,都是李遜律師資助的,就連最近自己學車的錢也是他付的。”

張志超母親馬玉萍和李遜合影
張志超告訴記者,李遜律師經常打電話詢問他的近況,以及是否需要生活補助。“因為目前家里生活條件還是挺緊張的,真的很感激。他既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的榜樣,跟他學習了好多東西。”張志超說。
談及最開始接觸“張志超案”時,李遜對記者說:“剛開始接到這個案子時,我的本能反應是拒絕。這個案子非常復雜,我的好多律師朋友都告訴我,這起案子碰不得,勸我放棄。”

張志超和李遜合影
李遜表示,當時自己也是默默地跟這起案子較上勁了,于是毅然決然地選擇為張志超辯護,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當時我記得很清楚,第一次見李遜律師,那時候天很冷。他見到我時就告訴我,‘張志超,你相信嗎,我一定會把你救出去的。’這么多年以來,除了家人,他是第一個說相信我的人!”張志超回憶說,“那種感覺就是突然在絕境之中,看到了一絲希望。”
于是,張志超找來了一個小本子,記下過去的每一天,“那個時候感覺自己有希望了,就是在等日子。”張志超說,“我每個月做一個表,從星期一記到星期天,過一天就劃掉一天。每天就是等完上午等下午,那段時間特別煎熬。”李遜介紹當時的情況:“張志超在里面急,我們在外面急。”
重新回到社會,努力適應現在的生活
十五年的變化翻天覆地,張志超感嘆,出獄后覺得就像是穿越了一樣,張志超對記者說:現在的節(jié)奏真是太快了,每一天都讓我感覺非常新奇,有很多新的東西等著我去學習。過去街上不會有這么多車,也不會有這么高的樓。以前在我們小縣城,最高的樓房只有六層。環(huán)境也變得比以前更好了,科技也變得更發(fā)達了,現在帶著手機出去就可以做很多事。真的有種穿越的感覺。”
他向記者分享了騎單車時發(fā)生的窘事,“看到別人打開手機掃一下,就騎走了。我跟著學,怎么也打不開,一個人站在那里老半天。別人都走了,就我還在那傻站著。”去坐地鐵,身上沒帶零錢,買不了車票。多虧了地鐵工作人員的幫助,他才成功地換到了零錢,買到了車票。

張志超掃碼騎車
“坐地鐵的時候跟著導航走,出來之后發(fā)現完全不是自己之前去過的地方。后來才知道地鐵有很多路線,每個站臺都有好多出口。當時坐錯了很多次,后來才慢慢適應過來。”張志超說,“其實,之前在那種封閉的環(huán)境里面那么長時間,對外面的感知是比較平面的,回到家之后發(fā)現,整個世界突然立體起來了。以前看到的顏色比較單調,回來之后發(fā)現顏色突然多起來了。”張志超表示,自己有點反應不過來,思想上也有點跟不上,“走過的路可能一轉眼就不認得了。”
“有一次出去跑步,就想買點早餐回去。買了幾個包子,幾根油條,老板告訴我,需要十九塊錢,當時我一下子有點懵。”張志超把頭往前湊了一下,滿臉驚訝地問老板:“什么?”老板當時沒反應過來,于是又說了一遍,“沒錯啊,十九塊錢。”
付完錢回到家后,張志超問了家里人才知道,老板沒有騙他。“當時也有這個意識,知道經濟發(fā)展了,物價肯定會上漲,但是自己沒有去買過東西,也不知道漲得這么厲害。”張志超告訴記者,十幾年前在老家買油條,兩塊多錢一斤,現在是兩塊錢一根。

張志超感嘆環(huán)境變化太大了
“這些天我都在努力適應生活。”說話時,張志超眉宇之間透露著興奮與激動。回歸社會,張志超最大的感觸是感恩和珍惜,張志超告訴記者,這么多年,母親一直來回奔波,四處申訴,自己也曾問過她這么多年都受過哪些苦,哪些委屈?母親就是不說,只說這些都已經過去了,提醒自己要多想想好的方面,多想想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不要想以前的事。“感謝自己的母親,這么多年來,每個月都來看我,一直相信我。從一開始到最后,來回奔波,付出了這么多,特別感謝她。沒有她的話,我也不可能出來,我以后會好好孝順我的母親。”
“真正回到社會之后,你會發(fā)現自己面臨的,又是一個困境,但是這些都不是我的原因造成的,當年我沒有做錯過什么。”張志超對記者說。談及今后打算,張志超表示,自己還沒想好,將來想留在蘇州,“就先多學一點東西,掌握一門技術,方便以后找工作。”
(原題為《【紫牛頭條】入獄15年無罪釋放的張志超:人生像穿越了,想學東西找工作孝順母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