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歷史上的今天丨咸豐帝駕崩設了顧命八大臣,為何還讓慈禧參與權力分配?

2. 公元1227年,丘處機逝世
3. 公元1689年,中俄議定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4. 公元1861年,咸豐帝死于熱河行宮
5. 公元1904年,鄧小平出生
6. 公元1910年,日本吞并朝鮮
7. 公元1948年,馮玉祥遇難
8. 公元2016年,里約奧運會落幕
在慈禧除掉肅順等顧命八大臣之后,她應該會在心中埋怨自己死去的丈夫,也就是咸豐帝:早把權力給我,哪有這么多麻煩!
問題來了:咸豐帝為何設八個顧命大臣?
咸豐帝逃到熱河后,身體每況愈下,到了七月,他知道自己快撐不住了。咸豐帝時,清廷祖傳的“秘密建儲”制度名存實亡。因為天下人都知道,下一個皇帝肯定是大阿哥載淳——咸豐帝的獨子。
但是,載淳能當上皇帝,可未必能坐得穩,何況他還只是個六歲的孩子。而在咸豐帝看來,能威脅到載淳帝位的只有一個人,就是他的六弟恭親王奕訢。

只不過咸豐帝會演戲,連哭連演,把帝位蒙到手。可現在,自己快歸天了,老六卻活蹦亂跳。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帝在無人可用的情況,被迫讓奕訢留守京師,賺足了人望。
以奕訢的能力,推翻侄子的位置,似乎并不難。歷史上這樣的事又不是沒有,比如明成祖推翻侄子建文帝。清初的攝政王多爾袞沒篡位,但順治的帝位似乎并不那么牢靠。
按正常思維,咸豐帝要確定顧命大臣,奕訢是威望最高的一個。
但咸豐帝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讓奕訢輔政,否則,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橋段會再度上演。奕訢篡位后,大清還是大清,卻已不是咸豐帝這一脈了。別說咸豐帝不答應,把奕訢和咸豐帝的身份調過來,奕訢也不會答應。

肅順不姓肅,人家姓愛新覺羅,鄭親王濟爾哈朗的后人。肅順向來看不慣滿臣,認為滿臣就會吃喝,不如漢臣會干事。但是,肅順是站在滿清統治立場上看問題的,他首先維護的還是滿清利益。所以,讓肅順當首席顧命大臣,在政治上是沒太大問題的。
不過,話說回來,萬一肅順勢力坐大,成了第二個趙匡胤怎么辦?咸豐帝考慮過這個問題,這個也好辦,找幾個人監視肅順。
咸豐帝又選中了鄭親王端華。端華和肅順是親兄弟,他行三,肅順行六,江湖人稱肅老六。端華在肅順之后,既能起到幫助肅順的作用,也能起到監視肅順的作用。
鄭親王是清朝八大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之一,即使肅順篡位,能給端華的也不過是鐵帽子王。如此,端華根本沒動力幫肅順篡位。

有一點需要說明。論權力,肅順是顧命八大臣之首。但在名義上,載垣才是首席大臣。不過,他們之間的權力差并不大,可以起到互相牽制的作用。
另外還有五個大臣:穆蔭、景壽、杜翰、匡源、焦佑瀛。咸豐帝讓他們加入,是為了稀釋肅順、載垣、端華等皇族親貴的權力。顧命大臣人數越多,權力越分散,載淳的帝位就越安全。
咸豐帝定好了顧命八大臣的人選,卻沒有給這八個人以掌握實際權力的名份。八人的身份是“贊襄”,相當于顧問的意思。八人沒有真正的顧命大臣的名分,這也是咸豐帝制約八大臣的辦法之一。

可慈禧又是載淳的生母,如果僅從血緣角度來看,慈禧比所有人更忠誠于載淳的帝位。慈禧不傻,載淳一旦丟掉帝位,自己這個二把手太后也就一文不值了。
咸豐帝給慈安和慈禧印章,贊襄八大臣的任何決議,都必須得到兩宮皇太后的同意,蓋上鈐印才合法。誠然,咸豐帝這么安排,給了野心勃勃的慈禧掌政開了方便之門。但在當時,這么做,是咸豐帝認為對載淳帝位最保險的手段。
只是讓咸豐帝沒想到的是,肅順等人和慈禧的矛盾那么深。自己剛駕崩,雙方就打了起來。慈禧拉來幫手奕訢,在驚心動魄的宮斗中把肅順等人拉下馬。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丨咸豐帝駕崩設了顧命八大臣,為何還讓慈禧參與權力分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