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都喝了7杯半了,你怎么才說“多喝水≠保濕”呢?
原創 美麗也是技術活 美麗也是技術活
雖然立秋過了,但降溫還是太遙遠。氣溫高、出汗多,機體容易脫水;即便如此,你是不是也沒發現皮膚有多干?實際上,冬季不容易脫水的時候,皮膚反而容易干。
那么,“多喝水皮膚好”是真的嗎?
喝水不保濕
正常范圍內,多喝水是有利健康的。機體整體健康狀態好,皮膚表現也會比較健康,這是喝水的主要護膚效果。
當水分丟失體重的1%時,人會感到口渴;丟失2%時,運動表現力會下降和食欲下降;丟失4%-8%時,才會出現皮膚干燥、聲音嘶啞、全身無力;丟失超過10%以上,會有生命危險。如果脫水導致皮膚干燥,那已經到了很嚴重的時候了。

皮膚的保水能力主要與角質層有關,后者起著阻止水分流失的作用。角質層含水量對“正常”無皺紋皮膚外觀的重要性早已為人所知,健康角質層含水量大于10%。
充足的皮膚水合作用對保持皮膚健康至關重要,而保濕霜是基礎皮膚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說,與其多喝水保濕皮膚,不如直接涂保濕霜更直接、更有效。

研究發現,低液體攝入量和低尿量是腎結石的重要危險因素。此外,低排尿頻率和低尿液量不利于沖洗尿道中的細菌,進而可能增加尿路感染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最少飲水量為1500-1700毫升,已經比過去的指南推薦調高了飲水量:從過去每天1200毫升(約6杯)調高至每天1500-1700毫升(約7-8杯水)。

但營養專家仍舊認為,中國人水攝入量是不夠的。
以學生群體為例,北京疾控中心2015年曾公布監測結果,近2/3的中小學生飲水量不足,女生飲水不足比例高于男生,郊區高于城市。
指南還稱,在高溫或體力勞動條件下,還需要適當增加飲水量。此外,膳食中水,如湯、粥、奶,每天共計水攝入應在2700-3000毫升之間。
如何判斷水喝夠沒喝夠呢?確實,指南的操作性稍弱,家里做飯喝水也不會準備量杯。這件事古人很有經驗,就是看尿液顏色。
透明無色或淡黃色尿液表示水分充足,可以少量補水;黃色尿液表示缺水,需要大量補充水分;但如果尿液顏色過濃,且尿量明顯減少,則表示嚴重缺水,必要時需要就醫。

每日八杯水的操作可能很機械,只是促進人們多喝水的輔助手段。不過等到口渴或尿黃再喝,身體已經缺水了,時不時喝兩口是不錯的選擇。
出汗可以保濕
雖然喝水跟皮膚保濕沒多大關系,但出汗卻可以保濕。
出汗與環境溫度和運動量有直接關系,溫度越高、跑步越快的人,出汗越多。這是不是很多運動員皮膚好的原因?

皮膚天然保濕因子里有尿素。那皮膚的尿素怎么來的?就是靠汗液排出了。排出的汗液具有極強的增加皮膚表面水分的能力,并含有保濕因子,這一事實一直被忽視。
如果干燥表現的皮炎(如特應性皮炎、干性濕疹)導致的皮膚水分流失增加,理論上可以通過顯著增加出汗來補償。而且,在各種炎癥性皮膚病中,汗液的正常功能會受到干擾。
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排汗障礙也是導致皮膚干燥的原因之一。以皮膚瘙癢為特征的特應性皮炎患者,在夏季通常會出現自發緩解,盡管這種緩解可能部分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例如環境本身就具有高濕度。


出汗障礙怎么辦?研究發現,在高劑量或封閉的情況下,外用保濕劑1周,會顯著增加汗珠的數量。開始使用潤膚霜治療后1-2周,檢測到汗珠數量顯著增加,特別是在封閉性敷料下使用保濕劑治療。
這不是不是也算“冬病夏治”呢?趁著氣溫高出汗多的時候,增加皮膚的保濕水平,也算是夏天帶了的好處吧。

活兒姐
沒喝完8杯也別睡前猛補,被尿憋醒也很難受。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系ao.chai@guokr.com
原標題:《都喝了7杯半了,你怎么才說“多喝水≠保濕”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