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宋朝最會寫詩的皇帝,杜絕了萬千冤假錯案
原創 團隊特邀作者 朝文社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字數:2761,閱讀時間:約7分鐘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p>
或許很少有人會想到,這家喻戶曉的兩句詩,其來源《勸學詩》居然是一名皇帝所作。歷史的皇帝里,擅寫詞出名的南唐后主李煜,縱然一首“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紅遍大江南北,自個兒仍落個國破被俘的結局。文學天賦極強,卻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兒。

在偌大的大宋朝,舞文弄墨的皇帝沒有幾個,即便是有也沒趙恒這樣有才的,即便是有他這樣有才的也基本“業務能力”不咋樣。譬如宋徽宗趙佶,看過《水滸傳》都了解這位皇帝,極其有藝術天賦,政治上卻寵信奸佞,甚至元朝有宰相曾評價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但宋真宗趙恒卻像是老天爺賞飯吃,不僅文學天賦好,超級會寫詩,還有過人的政治才能,憑著實力將北宋帶入繁榮盛世。
提到繁榮盛世這事兒,就不得不說起他的司法改革。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冤假錯案都少不了,哪怕明君在位、包青天斷案,冤假錯案都沒法杜絕。但這位皇帝在位,憑借著過人的政治才能和手腕,還真的做到了大大降低冤假錯案的發生幾率,甚至杜絕了萬千冤假錯案的可能。
一、廢除嚴刑苛法,謹慎用刑
回顧一些經典歷史劇,比如《包青天》《大宋提刑官》等頌揚清官斷案的故事,基本歷史背景都定位在宋朝。別的朝代當然也不是沒有,只是相比起來,宋朝的“環境”更有利于塑造和培養“清官”。究其原因,這和宋朝的司法制度有著極密切的聯系,而提到大宋朝完善的司法制度體系,就不得不從“廢除嚴刑苛法,謹慎用刑”的宋真宗趙恒說起。

首先,由于他個人非常厭惡“嚴刑逼供,濫用酷刑”,所以剛上位不久,宋真宗趙恒就下詔廢除“斷截手足、鉤背烙身”等殘酷刑罰,此外對軍中出現“體罰”的現象也加以嚴厲批評。在他的號召下,嚴刑酷吏大大減少,官員斷案的方式從“暴力”朝著“理性”的方式轉變,百姓即便受屈蒙冤被無辜牽連,也會不久后重獲清白,如此,冤案、錯案所發生的幾率就大大減少。

更有趣的是,執政期間,宋真宗本人非常“親民”,經常有空兒就跑去親自主持各種在押囚犯的審理,在他的龍威震懾下,許多想要“搞小動作”的官員也都不好下手,斷案的公平公正更容易得到保障。尤其幾乎每年夏天都要搞一次“慮囚”,宋真宗針對長期關押的囚犯進行“勞改”和處理,如果有一些囚犯“洗心革面”意向較明顯,可以進行從輕處罰甚至釋放,避免他們多受苦。此外,這位仁慈的皇帝還親自審理過一些重要的貪污腐敗案件,比如歷史上比較有名的齊化基案、孫樸案等,實實在在為“反腐倡廉”作了大貢獻。
二、宋真宗司法改革的深遠影響
宋史學者王云海曾說:“宋代司法制度基本達到我國封建社會司法制度的頂峰?!比欢谒握孀谥?,宋朝司法體系存在一些“漏洞”,對冤案、錯案這類問題并不能有效處理。但宋真宗在位期間的一系列舉措,是真正將宋朝司法推上了又一個高度。

除了在中央和地方設立刑獄司之外,在司法制度上,宋真宗還進行了“官員改制”。宋真宗制定了“三課法”,對地方官定期考核,3次考核順利通過有升遷機會,尤其是對于司法官來說,更有著明確規定的考核升級年限。為了更好地保證官員質量,宋朝官員還有“試用期”,不犯錯才能轉正,假如有一點點貪污犯罪的“黑點”,就不被允許參加科舉考試,這先進的制度甚至和我們現代有些相似。或許也正是因為司法制度上的嚴謹、縝密,才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司法的公平公正,杜絕了萬千冤假錯案發生的可能性。
在宋真宗司法改革的影響下,宋朝的司法制度得以一路沿襲發展。即便是出現冤案、錯案,大宋朝也能有最好的方法彌補,來保障司法公平公正。假如出現冤案錯案,也會第一時間進行調查、問責處理。在當時,一套較為完備的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已然形成,制度大體可概括為“故入人罪”、“故出人罪”、“失入人罪”和“失出人罪”四個概念,簡單來講,故入人罪就是司法官故意判無罪人有罪,故出人罪是司法官故意判有罪人無罪,失入認罪是司法官誤判無罪人有罪,失出人罪是司法官誤判有罪人無罪。當然,故意犯罪的懲罰最重,基本可將被追責的司法官和罪犯以“同罪”處理,假如犯人是司法官故意判了死刑,那么追責的話,司法官也同樣被處死刑。

在宋真宗司法改革的深遠影響下,宋朝司法制度體系得到了極大完善,給中國封建社會留下了非常寶貴的參考借鑒。以至于在當今時代所沿用的司法制度中,仍然能看到宋朝司法制度的縮影和元素,這無疑也是對歷史優秀傳統的一種傳承和創新發展。
參考資料:陳景良《淺談宋代司法傳統中的若干問題》、金綱《大宋帝國三百年6:真宗趙恒》
往日文章精選:
原標題:《宋朝最會寫詩的皇帝,杜絕了萬千冤假錯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