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仝卓事件對公職人員有何警示?時間不會讓伸出的手隱形
“半月談”微信公眾號8月18日消息,近日,仝卓偽造應屆生身份參加高考一事作為“政務處分典型案例”,被寫入2020年7月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學習讀本》,引發網友熱議。
顯然,仝卓一事已成了反面教材,被法律專家拿來作為典型案例對公職人員進行普法宣傳。那么,這一案例對公職人員究竟有何警示意義?
我們不難看出,從案件特點來說,仝卓事件從案發到處分都堪稱是典型的公職人員瀆職腐敗案件,需要相關領域公職人員高度警惕。作為一起應屆生身份造假事件,仝卓事件涉及高考、高招多個程序,環環相扣,可以說是一起多名公職人員“聯手制造”、近乎“天衣無縫”的政務腐敗案件。該案中,多名公職人員被嚴肅查處,除了仝天峰(仝卓繼父)被給予留黨察看一年、政務撤職處分之外,另有臨汾市教育黨組書記等14人被處分。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仝卓高考身份造假發生在2013年,其暴露、被處分卻發生在2020年。時間的漫長,并沒有使該事件真相“石沉大?!薄⒂嘘P人等安然逃脫處罰,相反涉事者無一人能僥幸逃脫處罰,不管現在身份如何,都要對過去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不難想象,一些涉案公職人員突然丟掉了在外界眼中的“一生清譽”,多年積累的良好社會形象被一朝“清零”,損失可謂慘重。面對這樣的案例,公職人員自當警醒。
綜觀近年發生的數起社會熱點案件,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是冒名頂替上大學,還是“孫小果案”“操場埋尸案”,即便時隔多年,最終不法者還是得到了嚴懲。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再牢固的關系網、再隱蔽的違法犯罪鏈條都會被司法利劍斬斷。
仝卓事件被寫入公職人員普法學習讀本,其深刻寓意正在于警示所有公職人員,反腐倡廉永遠不會放松,永遠“零容忍”,任何人都不能抱有僥幸心理。那種以為“瞞過一時就能瞞過一世”的想法已經被現實證明,只要觸及違法犯罪,即便當時能夠蒙混過關,最終也一定會東窗事發,迎來法律的審判??梢哉f,仝卓事件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因為時間不會讓“伸出的手”徹底隱形,正所謂,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原題為《仝卓事件對公職人員有何警示?時間不會讓“伸出的手”徹底隱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