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隔夜水到底能不能喝?千滾水會不會致癌? | 飲水知識
原創 祝博士 鳳凰養身研究所
有一種關心叫“多喝熱水”,
水是名副其實的生命源泉。
但是,你真的會喝水嗎?

??:千滾水會不會致癌?
??:哪些水不適合飲用?
??:怎樣喝水才更健康?
別擔心,你所糾結的
今天全部告訴你!
隔夜水能喝嗎?
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要弄清一個概念:究竟什么是隔夜水。
很多人認為,前一天晚上燒開的水放置到第二天早上,就是隔夜水。這樣的隔夜水中因為含有一些化學物質,會導致腹瀉甚至癌癥。但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仔細想想,前一晚燒開、放置到第二天早上的水,與當天上午燒開、放置到下午的水,存放的時間一般都在8小時或以上,難道白天的8小時與夜間的8小時會對水產生不同的影響嗎?
這無疑是荒謬的。
不難發現,人們對隔夜水的稱呼更多來自生活中的習慣與粗淺的認識。如果飲水后出現腹瀉,大多是因為燒好的水長時間放置在開放的環境中,水被空氣里的細菌污染,導致菌群超標,而不是因為隔夜的緣故。
另外,人們認為隔夜水會致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事實上,水中的硝酸鹽只要在高溫條件下會生成一定量的亞硝酸鹽。
研究表明,將燒開的水分別存放0小時和24小時后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兩者所含的亞硝酸鹽含量均小于0.05毫克/升,遠低于我國對生活飲用水中亞硝酸鹽含量為 1 毫克/升的標準。
千滾水能喝嗎?
同樣遭受質疑的還有“千滾水”,即反復燒開的水,被質疑的理由也是亞硝酸鹽。
但經過檢測,自來水被反復燒開20次后,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從極低升高到0.0038毫克/升,低于我國飲用水含亞硝酸鹽0.005毫克/升的衛生標準。
公共場所常用的桶裝水在反復加熱50次后,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為0.002毫克/升,依舊低于生活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
因此,隔夜水及反復燒開的水雖然含有亞硝酸鹽,但都還沒有達到致癌的級別,無須太過緊張。
雖然隔夜水會致癌是個謠傳,但我們還是要引起重視。我們都知道,自來水廠在加工生活用水的過程中,會注入氯氣進行消毒,讓細菌不容易在新鮮的自來水中繁殖。但自來水在煮沸的過程中,高溫不僅會殺死水中的有害微生物,也清除了水中的氯氣,因此,當水溫降低到室溫后,空氣中的細菌、微生物便可以在水中繁殖。當污染至菌群超標后,我們飲用后便可能引發腸道炎癥、腹瀉等。
因此,真正影響健康的“隔夜水”,是指“隔天水”,即擺放超過24小時且敞口保存的水。所以,開水最好現燒現喝,且使用密封性較好的干凈容器盛放。
哪些水不宜飲用?
1?? 長時間敞口保存的水。
2?? 生水
雖然我國自來水是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消毒處理的,但經過水管管道的自來水會攜帶管道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很容易引起急性腸炎、寄生蟲感染等癥狀。
3?? 長時間燒開的水
如果水燒的時間過長,會導致水蒸氣蒸發,水中的礦物質元素濃縮,本來合格的化學物質含量也會因為水蒸氣蒸發而不合格。
4?? 未燒開的自來水
在燒開水的過程中,當水的溫度到達90~100℃的時候,水中的鹵代烴含量會大大增加,遠超國家飲用水衛生的標準。但當溫度達到100℃,即煮沸的時候,有害物質又會隨著水蒸氣而大幅度減少。
5?? 用凈水裝置過濾的水
家庭凈水器中的過濾裝置可以將水中的細菌、病毒等物質吸附掉,但這個過程也會將水中有益的礦物質凈化掉。長期飲用凈化后的水,會使人體缺少所需的礦物質等微量元素。
6?? 長期擺放的瓶裝水
有些人夏天喜歡買多箱瓶裝礦泉水放于家中或汽車后備廂,以備不時之需。瓶裝水在長時間擺放后(尤其在高溫環境下),塑料瓶中的增塑劑會部分溶入水中,導致我們在飲水時感覺到塑料味。塑化劑的毒性是三聚氰胺的數倍,因此長期擺放后的瓶裝水不能再飲用。
怎樣飲水才健康?
1?? 晨起空腹喝一杯溫白開

2?? 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
每間隔一段時間就應該喝一些水,而不是等機體發出口渴的信號后再喝水,此時的身體已經受到了缺水的影響,會增加腎臟及胃腸的負擔。
3?? 每日飲水多次
正常人每天需要攝入1000~1500毫升的水,除了從食物中攝取外,最主要的方式還是要通過飲水來獲取。飲水時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一天喝8杯水,每次的攝入量控制在200毫升左右。
4?? 需要飲用適溫白開水
研究顯示,白開水在20~25℃時,可以較好地促進人體的代謝,增強身體免疫力。較涼或較熱的水都容易刺激食管黏膜和胃腸道,引起胃腸道不適或痙攣。
比起一句“多喝熱水”
正確喝水才更重要
請認真看完本文
并轉發給你的親朋好友
提醒他們一起健康喝水!

原標題:《隔夜水到底能不能喝?千滾水會不會致癌?這些飲水知識你必須知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