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因為這個女人,讓黃渤笑不出來了
原創 小樣 視覺志
作者|小樣
故事要從五十多年前講起。
他是排球隊教練,
一米八幾的大個,站在人群中格外帥氣。
她是書香氣十足的語文老師,
談吐文雅,亭亭玉立,氣質出眾。

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這段愛,很純粹,
沒有電視劇里的狗血橋段,
沒有世俗的阻礙和波折。
一見鐘情,喜結連理。
所謂一生一世一雙人,
在他們兩個身上有了最好的詮釋。
油鹽醬醋茶,
在歲月的打磨下兩個人反而更加恩愛,
從沒紅過臉,從沒吵過架,
就這樣互相寵愛了幾十年。

女主角是節目《忘不了餐廳2》里的孔繁漪奶奶。
那個讓她崇拜了一輩子的男人叫薛亦華。
如今,孔繁漪奶奶已經80歲了。
但當她在節目里講出這個故事的時候,
神情依然像當年那個遇到愛情的少女,
眉間溫柔,眼里帶光,還透著一點羞澀。

她滿心歡喜炫耀的這個男人,
2004年就永遠離開了她。
節目中,
當工作人員試圖告訴她真相時,
一直樂呵呵的孔奶奶一下子變了臉,
警告工作人員:
開玩笑要掌握分寸,
適可而止。

孔繁漪奶奶已經不記事了。
醫學上稱這是「認知障礙」,
但她什么都忘了,
卻能記得和薛亦華爺爺相識相愛的甜蜜細節。

在奶奶的美好回憶面前,
都幾度哽咽,說不出話。
老來多遺忘,唯不忘相思。
大抵就是用來形容這種情感。

一輩子這么長,就這一個人不虧嗎?
她聽完笑著擺擺手:
一個就行了。
薛亦華爺爺是孔奶奶的初戀,
也是她永遠放不下的人。
她能清晰地記住他的長相、身高、職業,
一臉歡喜的甜蜜仿佛熱戀就在昨天。

哪怕親孫女站在她面前,
反復介紹自己,
她都能轉個身說忘就忘。
??
對不起,面對遺忘我無能為力。
但沒關系,記憶只是用來記錄愛,
而我們的愛不需要證明,在骨子里。
在孔繁漪奶奶心中,
她什么都能忘掉,
就是那個高大帥氣的男人,
她永遠記得住。

平均每天有1370位老人走失。
阿爾茲海默病患者,
超過1000萬,
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患者,
超過5000萬,
幾乎每個家庭,
都有可能碰到認知障礙老人。
小敏爺爺也是這眾多患者中的一員,
但他很樂觀,
桌上有他愛吃的紅燒肉,他吃到停不下來。
黃渤怕他身體消化不了,
提醒他好多次不能多吃,他也不聽。

吃完反復提醒工作人員,
千萬不要告訴他老伴自己多吃了紅燒肉,
知道了……要吃巴掌的。
明明一副很怕的語氣,
表情卻是吃了蜜一樣甜。

他最愛的紅燒肉,自己可以不吃,
讓節目組打包帶回去給奶奶。

想離鏡頭遠一點,坐到他里面,
小敏爺爺不樂意了,
“你好看,你那么漂亮,就坐外面”

我不羨慕街頭擁吻的情侶,
我只羨慕長相廝守的老人。
這些禁得住時間考驗的愛情故事,
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格外動人。
我愛你年輕時的容顏,
也愛你蒼老的臉上的皺紋,
衣食奔波共恩愛,
一個愛人,一生足矣。
之前看過這樣一個新聞,
一位奶奶癌癥晚期在北京住院,
在老家的爺爺掛念不下,
即便自己身體不好,
但連夜買了站票要去北京照顧奶奶,
他推著輪椅的背影孤獨又堅毅,
哪怕是最后一面他也要去,
爺爺說:“我老伴,我不能到死了再去”

這份愛早就融進骨血里,
變成了難以割舍的親情,
只有陪伴,才能撫平年華的痕跡。
有人說,這種病,
就像是海浪,不斷沖刷著海灘。
最先沖淡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留下的全都是最珍貴的回憶。


而這些故事,
或許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黃渤的父親比節目中的爺爺奶奶還嚴重。
“現在已經是中期往后, 已經完全不記得我了”,他說。
有次回家,
他一進門,父親客氣地招呼他喝茶,
媽媽問,老黃,這是誰?
他父親說:
“這我還不知道嘛!這是我老戰友啊!”
那一刻,
黃渤終于知道父親不是健忘,
是病了。
他說,如果父親的記憶還在,
哪怕再打自己一頓,得有多高興啊。

讓我們哭笑不得。
我們看過了最動人的愛情故事,
也體會了最割舍不斷的親情,
但這些都會被時間的海浪沖刷撫平。
或許,就像舒淇說的那樣:
比起藥,愛才最治愈。
這大概也是為什么爺爺奶奶們忘掉了一切,
也忘不掉自己愛人的原因。

節目中的芬姨,已經患病三年了,
但她其實才50出頭,卻連“推薦”兩個字,
都要寫好久都寫不對。

給她演示了正確寫法后,
她一提筆,依然寫錯,
就這么短暫的記憶都做不到。
為了讓芬姨不那么難過,
黃渤選擇了一邊鼓勵她,
一邊在她走開之后,
悄悄修改了錯別字。

才讓故事變得生動。
你看,我們沒有那么無堅不摧。
都會老,都會病,也都會離開,
但這個世界上總會有那么一處柔軟的角落,
可以讓我們停留、棲息、依靠,
找到繼續前行的動力,
我想這就是愛的意義。
如果說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遺忘。
如果說變老是時間必然的客觀規律,
那愛,
就是這無法改變的規律下唯一留下的印記,
讓我們永遠記得來時的路。
素材來源:《忘不了餐廳2》;網絡。
原標題:《因為這個女人,讓黃渤笑不出來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