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潘石屹跑不了了?SOHO中國私有化終止,還有買家嗎?

潘石屹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7億元)甩賣SOHO中國的計劃按下了終止鍵。
8月13日晚間,SOHO中國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投資者就2020年3月11日公告中提及的潛在交易所進行的討論已終止,迄今并未致使就潛在交易的條款達成共識,于本公告日期,公司與任何第三方并未就潛在交易訂立任何正式或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將不再就潛在交易的進展刊發每月更新公告。

潘石屹期待了5個月的私有化宣告破產,8月14日開市,SOHO中國股價一度跌超7%。
私有化“失敗”早有端倪
實際上,SOHO中國上述3月11日公告所提及的潛在交易,正是彼時傳得沸沸揚揚的美國私人股權投資公司黑石集團私有化SOHO中國一事。
今年3月11日,SOHO中國發布公告稱,公司在與海外金融投資者洽談,以探討進行戰略合作的可能性,其可能導致、也可能不會導致就本公司的全部已發行股份作出全面要約。
而在此公布之前,路透社便援引兩位消息人士透露,黑石集團正與SOHO中國就后者私有化進行談判,交易價值40億美元,黑石提出的私有化價格為每股6港元,較SOHO中國3月9日收盤價2.98港元/股高出一倍多。
不過,這筆交易顯然只是停留在談判初期,此次私有化進程“失敗”,或許早有端倪。此前,據知情人士透露,相關交易細節預計將在公告幾周內敲定,可隨后幾個月,一直都未有SOHO中國私有化要約相關消息傳出。
直到5月4日,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道稱,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公司前景充滿不確定性,黑石集團關于SOHO中國私有化的洽談陷入停滯狀態。該知情人士還透露,由于最近債券市場的動蕩引發了人們對融資的擔憂,這也是黑石集團與SOHO中國談判的阻礙之一。
不過,黑石集團有關私有化SOHO中國的談判還處于初期階段,一旦情況穩定之后可能會在之后重新啟動談判,但是之后,雙方再未公布過任何私有化的進展。

潘石屹五年已套現近300億
事實上,此次私有化“失敗”之所以能引起軒然大波,與SOHO中國董事會主席潘石屹及其夫人張欣近年來頻頻“賣賣賣”不無關系。
從2014年潘石屹以82.8億元出售上海的SOHO海倫廣場開始,他在之后5年的時間里拋售動作不斷,2015年,以84.93億元出售所持上海外灘國際金融中心8-1地塊50%股權;2016年,以32.2億元出售上海的SOHO世紀廣場;2017年,以85.8億元出售上海虹口SOHO以及凌空SOHO剩余物業面,有媒體統計稱,短短五年時間,SOHO中國累計出售資產套現約293.41億元。
在2018年3月的業績發布會上,潘石屹曾明確表示未來不再出售資產,但曾經以持有型物業著稱的SOHO中國,這個時候只剩下最核心的八大資產——北京的望京SOHO、光華路SOHO 2期、前門大街、麗澤SOHO,以及上海的外灘SOHO、SOHO復興廣場、古北SOHO和SOHO天山廣場。
而到了2019年,就有消息稱,SOHO中國將外灘SOHO、望京SOHO等在內的八大資產以資產包形式打包尋找“有錢”買家。到了2020年3月份,SOHO中國又被透露出已經與黑石集團展開排他性談判,提出將以每股6港元的價格私有化SOHO中國——此舉也被外界認為是潘石屹是要在國內做最后清倉了。
值得注意的是,潘石屹隨后開始密集注冊海外公司。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從2019年12月18日至2020年1月14日,潘石屹一個月內注冊7家公司,且公司股東均為注冊在境外的公司,注冊資本從150萬元至2億元不等,新注冊7家公司經營范圍中,1家涉及境外投資和科技開發,其余6家均為企業管理。
此外,潘石屹也曾多次購置海外物業。
從2011年開始,潘氏夫婦通過家族信托投資了大量海外資產,曾斥資7億美元買下紐約曼哈頓廣場旁的港務局長途巴士站辦公大樓,后又花費6億美元收購曼哈頓公園大道廣場的49%股權,接著耗資7億美元聯合巴西財團收購美國通用汽車大廈40%的股權。
潘石屹在中國瘋狂拋售資產,但卻一直把投資目光放到國外,以至于越來越多的人對他要“跑路”的猜想深信不疑。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歷時約5個月的SOHO中國私有化要約竟以“失敗”宣告結束,這是否就意味著潘石屹“跑”不了了呢?
這或許是很多人的想法,而項目已經“賣賣賣”的SOHO中國未來將如何發展,或將蒙上一層陰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