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談周令釗

馬(芒市) 周令釗 紙本鉛筆、水彩 24.5cm×37.2cm 1944 年
一位藝術家的人生經歷、藝術創造和文化貢獻能歷經百年,并穿越百年時光來到今天,我想這就是周令釗先生在中國美術發展歷程中獨特的地位和光榮。今天談到中國人民站起來的這段歷史篇章,我們會從藝術的角度思考:是什么樣的藝術體現了新中國的形象,是什么樣的藝術造型、形式語言展現了新中國的文化氣象?從周先生的大量設計和公共藝術創作中可以看到,以他為代表的中央美術學院老一輩藝術家堅持藝術為中國造型、為人民服務的理念,用自己的作品譜寫了新中國美術的重要篇章。

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集體模范獎狀 周令釗 1950 年

《韶山之春》湘繡稿 周令釗 紙本水粉 45cm×124cm 1961 年
周先生在一系列國家重大主題設計和創作中注入心力,這源于他從青年時代便開始形成的愛國主義情懷和藝術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意識。當他承擔起新中國成立之際的一系列重要設計和創作任務時,充滿對一片新天地的熱誠。因此,從思想內涵到藝術表達形式,都注入了他對一個時代的感懷和對時代變革發展的憧憬。在我看來,他參與設計國徽、全國政協會徽等一系列作品時代眾人談有藝術家的文化理想,滿腔熱忱地把這種情感轉換為藝術語言,從而設計出了體現新中國國家形象的作品。

《壬戌年》郵票設計原稿 周令釗 1981 年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藏
我們在這里從歷史的角度梳理和展現他在不同時期從事創作和教育的歷程,更重要的是認識周令釗先生為新中國所做的藝術造型。在這些作品的面前,能更深切地認識到新中國屹立東方的國家形象和中國人民站起來的昂揚精神。這些是藝術作品最永恒的生命力。
范迪安(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教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