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考生暑期扎堆割雙眼皮,專家:應尊重個體對容貌的處置權
近日,高考生暑期扎堆割雙眼皮的現象引發網友熱議。澎湃新聞此前報道,江蘇某醫院醫療美容科一位醫生稱,高考結束后,很多高考生都利用暑假時間來醫院割雙眼皮,醫院醫療美容科接診量比平時多2-3倍,其中男生占20%。
8月13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聯系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宣傳處,工作人員介紹,暑期扎堆做整容手術的現象每年都有。“一放假,就診的學生數量很明顯就增多了”。“有些學生會提前在四五月份就來看門診,然后將手術預約在七八月份”。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醫療接待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每年暑期的整形者數量肯定是增加的,這部分人員主要是學生,因為學生群體不管是整牙還是整容都是有一定需求的。
前述辦公室工作人員也強調,暑期不僅僅是醫美手術的高峰期,普通的非急性疾病的患者也會傾向于將手術安排在暑期。“只要是孩子看病的,基本會在暑期形成一種高峰。”
一家互聯網醫美平臺作出的《2019年中國雙眼皮消費報告》顯示,90后是進行雙眼皮手術的主力年齡群,20-25歲占比達到了44.05%。從時間趨勢來看,每年3月是人們咨詢手術的高峰期,6月手術預約量達到峰值,7月手術量最多,到9月方能消化完畢前述增量。
13日,澎湃新聞針對前述現象采訪中國傳媒大學助理研究員孫百卉博士,其表示,在討論“整容”作為一個流行現象的利弊時,應首先尊重個體對自身容貌不可剝奪的處置權。選擇整容的人群中,一定有一部分是對自己本來的樣子不夠自信,或是在成長環境中沒有能接納多元的審美,加之媒體對單一審美標準的宣揚,為了迎合大眾審美而選擇整容。但也一定有一部分人是為了追求個性而去整容的,所以我們不應對“整容”做籠而統之的價值判斷。
對于男性整容比例提高的現象,孫百卉博士表示,導致這種變化的因素很多,比如性別平等觀念開始被年輕一代所認知、女性的性別氣質不再受到歧視,包括社會大眾對LGBTQ+群體的認知改變,都可能導致人們對男性追求容貌這一現象的接受度逐漸提高。總體上,社會對“花美男”“小鮮肉”的歧視本質還是對女性性別氣質的歧視,越來越多的男性選擇整容,也不失為男性性別氣質的一種變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