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拜登選定搭檔,首位黑人女副總統提名是助力還是“險招”?
當地時間8月11日,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倒計時84天,已鎖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資格的拜登的搭檔——副總統提名人選在多次延遲后終于塵埃落定。
當天下午,拜登正式宣布加州聯邦參議員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中文名:賀錦麗)為其總統競選搭檔,與特朗普角逐白宮之主。
“她(哈里斯)是一個為小人物而戰的無畏戰士,是美國最優秀的‘人民公仆’之一。我很榮幸邀請她成為我的搭檔。”拜登在個人推特上說。12日,哈里斯將在拜登老家特拉華州的威爾明頓首次與他一同出席競選活動。兩人將在下周的民主黨全國大會上正式接受黨內提名。
一年前的民主黨總統初選電視辯論上,哈里斯向拜登發出言語犀利質問的一幕仍在眼前。一年后,這對昔日的競選對手已成為了沖擊白宮的競選搭檔。
無論是在專家還是媒體的眼中,哈里斯的“勝出”并不算意外。美國國內由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種族歧視抗議至今仍未止息,要求拜登選擇黑人競選搭檔的呼聲一直高漲不止。然而,此番人選塵埃落定,對于拜登選情的影響各方卻有不同的看法。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秘書長刁大明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拜登選擇哈里斯主要是為了鞏固民主黨的黑人選民基本盤,總體上對選情利大于弊。然而也有觀點認為,哈里斯并非拜登的最佳選擇,這只是他在受到諸多限制后被迫下的一招“險棋”。

哈里斯在總統競選的初選中發表演講
首位黑人女性副總統提名
據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報道透露的細節,在正式對外宣布前90分鐘,拜登才給哈里斯打去電話,邀請她擔任副總統提名人選。
哈里斯隨后在推特上表示,她很榮幸能夠加入拜登的團隊,成為民主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她說,她將“不惜一切代價讓拜登成為我們的總司令”。
盡管尚未勝選,拜登的這一選擇已經創下了一項紀錄。哈里斯將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在總統大選中獲得(總統、副總統之職)提名的非裔和亞裔美國女性,也是美國史上第四位獲得這一級別提名的女性,其余三位分別是在1984年代表民主黨參選副總統的羅丁·費拉羅(Geraldine Anne Ferraro)、2008年代表共和黨參選副總統的佩林(Sarah Palin),以及2016年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的希拉里。
此前三位女性候選人的競選均以失敗告終,目前美國仍沒有女性擔任過總統或副總統之職的先例,如果此次拜登-哈里斯的搭檔競選成功,將改寫這一紀錄。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11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份支持的聲明,稱他認識哈里斯“很長一段時間”,相信“她為這份工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CNN引述拜登競選團隊人員報道稱,他們已經安排競選團隊高級顧問尚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擔任副總統候選人的幕僚長,尚皮埃爾的選舉工作經驗豐富,曾協助奧巴馬等民主黨人選舉。
今年55歲的哈里斯現任加州參議員,父母分別是來自牙買加和印度的移民。出生在加州伯克利的哈里斯在那里度過了她的大部分成長歲月。此前她多次對外表示,母親對她的影響最大。與奧巴馬一樣,混血的身份使得哈里斯有著黑人和亞裔的多重身份,與多個族群建立了聯系。
有著法學背景的哈里斯2003年贏得了她的第一次選舉,成為舊金山地方檢察官。2010年,她當選為加州總檢察長,成為第一位擔任這一職務的黑人女性,并在2014年獲得連任。2016年,她當選為加州聯邦參議員。熟悉她的人對她曾有“女奧巴馬”之稱。
當選參議員后,哈里斯真正引起全國范圍內的關注是2018年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ugh)期間,在美國國會公開聽證會上的表現。當時哈里斯以犀利的問題直擊對方,給不少民主黨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9年初,哈里斯開始了她的總統競選活動。在早期,她曾是民主黨初選中最受矚目的競爭者之一,然而由于支持率持續低迷以及籌款碰到困難,迫使她在2019年12月距離初選的第一次投票不足兩個月時退選。
刁大明認為,哈里斯最終被拜登選中并不意外。一方面副總統提名人選本身有一定身份和資歷的要求,再加上拜登早期已宣布會選一名“黑人女性”的承諾,使得選擇的范圍變得更加小。
“美國目前沒有黑人女性州長,在眾議員中黑人女性雖然不少,但是真正有分量的不多;黑人女性政客中有民選經驗的也不多;哈里斯幾乎是唯一的人選。”刁大明對澎湃新聞說。
美國初選的首個關鍵州艾奧瓦州華人協會執行主席、資深華裔政治活動家燕曉哲和哈里斯曾有過多次接觸。早在2018年10月,哈里斯尚未宣布參選,到艾奧瓦州進行“探水”的時候,兩人就曾見過面。在燕曉哲看來,拜登選哈里斯并不意外,但是她并非是最佳人選。
“拜登選她,主要是受到了幾方面的壓力和限制,第一,他承諾過要選一個女性,第二,由于弗洛伊德事件,他受到黑人選民的很大壓力,以及民主黨內進步派的壓力。”燕曉哲對澎湃新聞說。
哈里斯與競爭對手——奧巴馬政府期間曾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賴斯相比,有過民選經歷的優勢,又在全國大選中接受過民眾的“審視”,后者僅有被任命的經歷而沒有民選的經歷,如果直接面對11月的全國大選,顯然風險不小。
選擇哈里斯的利弊分析
在外界看來,哈里斯的優勢和劣勢同樣的明顯。
CNN分析認為,拜登選擇哈里斯的原因是十分明顯的。首先由于哈里斯自己本身已參加了2020年大選,在全國舞臺上被民眾所了解和“審視”;她有政府工作經驗——自2017年起擔任加州總檢察長和參議員;同時,現年55歲的她代表著更年輕一代的領導人;哈里斯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出現在主要政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名單上的黑人和亞裔女性;她來自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選票和捐款的主要基地之一; 而在拜登的副總統候選人名單上,沒有其他人同時符合上述這么多的條件。
哈里斯早年在司法部門的背景曾一度被視為黨內提名的一個弱點。批評者認為哈里斯在過去的對黑人不公的錯誤定罪案件中,常常站在警方和檢察官一邊。
在5月份弗洛伊德事件以及隨后全國范圍的抗議活動中,哈里斯在種族問題和警察改革方面直言不諱,加入了街頭抗議者行列,似乎在為過去的經歷作出了某種“彌補”。
與此同時,哈里斯也在努力加強與拜登的關系。自從3月公開宣布支持拜登以來,哈里斯一直積極為他籌集競選資金。美國媒體此前披露,兩人曾因為拜登已故的兒子博·拜登(Beau Biden)而長期保持友好關系。博·拜登曾擔任特拉華州總檢察長,在哈里斯擔任加州總檢察長期間與她共事。
“當卡瑪拉還是總檢察長的時候,她就和博密切合作。我看著他們對抗大銀行,扶持勞動人民,保護婦女和兒童免受虐待,”拜登11日在推特上寫道。“當時我很自豪,現在我也很自豪能有她作為我的競選伙伴。”
哈里斯與拜登的關系在去年的民主黨辯論中曾受到嚴峻考驗。當時在辯論中,哈里斯抨擊了拜登長期以來對公立學校學生實行強制校車接送的立場。拜登的支持者和競選團隊對此也多有不滿。
最近,這場爭論再次浮出水面。美聯社報道稱,拜登的副總統審查委員會聯席主席、前康涅狄格州參議員克里斯·多德(Chris Dodd)仍對哈里斯沒有為此前的事道歉而感到不滿,并擔心哈里斯本人的政治野心太大,不會把拜登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而拜登本人在近日表示,他已經把這場爭論拋在了腦后。“我不記仇。”他說。
“哈里斯本人是很有爭議的,不僅在拜登團隊內部,在公眾當中也很有爭議。選擇她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哈里斯的辯論能力很強,個人能力突出,由于爭議性很大,擁護她的人很擁護,反對她的人很反對,所以說拜登選她是一招險棋。”燕曉哲說。
此外,燕曉哲認為,哈里斯作為加州的參議員,由于加州本來就是民主黨的鐵票州,所以并不能給拜登的選情帶來太多益處。如果是從一個關鍵搖擺州選一位副總統人選的話,更能增加選票。否則即便是當選,之后的政策也很難實施。

哈里斯今年3三月參加拜登的競選活動
未來面臨的挑戰
歷史上,副總統候選人對總統選舉的成敗往往不是決定性的,但2020總統大選有所不同,今年大選的副總統人選重要性有所增加。
如果拜登勝選,他將成為有史以來就任總統年齡最大的人。此前,拜登曾表示自己是一個過渡性人物,并沒有完全承諾將在2024年尋求連任。因此副總統候選人有可能就是下一任美國總統。
“如果拜登勝選而不尋求連任的話,哈里斯將成為下任美國總統最有可能的候選人之一。民眾考慮到對于哈里斯作為潛在總統候選人的成熟度和接受度,對拜登風險將會更大。”燕曉哲說。
哈里斯面對的挑戰不僅在民主黨內,在共和黨那邊,現任總統特朗普11日已經作出了公開的攻擊——稱對拜登選擇哈里斯作為競選搭檔感到“驚訝”,并指她是“最卑鄙、最可怕、最無禮的美國參議員”。
值得注意的是,哈里斯的作為副總統提名人的權力很可能不僅僅是“代表性”的。如果拜登在11月的大選中獲勝,他將接手的是一個處于全面危機的美國——新冠大流行已經奪去了超過16萬美國人的生命;無數企業倒閉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問題;與此同時,對于種族主義和警察過度使用武力的抗議使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動蕩。這意味著,哈里斯將在白宮承擔更多的責任。
如果哈里斯成為副總統,她將有機會代表那些在美國政治光譜和社會階層中很少發聲的選民群體——黑人和有色人種婦女。今年11月,美國有可能見證這一歷史性的變化。
下周,民主黨人將迎來全國代表大會。重量級的民主黨政治家和民主黨的支持者將發表系列演講,正式推出角逐2020年大選的民主黨候選人。
“這是民主黨的高光時刻,對于民主黨來說至關重要。拜登目前在民調中對特朗普的優勢能否繼續保持甚至擴大,未來兩周值得重點觀察。”刁大明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