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鎮江發力“留人”背后,是這座“蘇南小城”的產業覺醒

事在人為。高等教育資源相對豐富的江蘇鎮江,正在用“留人”的方式,為該市提出的“產業強市”戰略“聚人氣”,為“跑起來鎮江”加把勁。
8月5日,由鎮江市委網信辦主辦,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新媒體事業部等承辦的“網眼看鎮江 見‘鎮’跑起來”主題活動啟動,聚焦鎮江在招才引智等方面的工作進展。
鎮江市人社局局長曾文兵表示,今年上半年,鎮江通過舉辦發展環境和人才政策推介會,深入實施“萬名高校畢業生留鎮行動”,引進本科以上高校畢業生8084人。
今年4月,鎮江市召開產業強市大會,樹立了產業發展的鮮明導向。地處蘇南板塊,看上去被南京和蘇錫常“左右夾擊”的鎮江,目標是重現城市榮光,實現“左右逢源”。
高教資源豐富,更得留住人
在經濟大省,也是教育大省的江蘇,省會南京是當之無愧的高等教育資源高地,其次是徐州和蘇州。
位于南京隔壁的鎮江,盡管面積較小,人口較少,但擁有江蘇大學等兩所本科高校,再加三所獨立學院,總數和無錫和常州相當,其高等教育資源并不像其面積般處于弱勢地位。
如何守著“人才富礦”把日子過好?這是鎮江必須解答的問題。曾文兵介紹稱,近年來,鎮江市人社局緊扣引進高校畢業生、技能人才培養這“兩支隊伍”,形成了在周邊地區具有比較優勢的政策激勵體系。
比如2018年,鎮江在江蘇省率先出臺了《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來鎮就業創業若干政策的意見》,集成推出落戶、安居、生活等 12項補貼和扶持政策,全面釋放政策紅利。
今年上半年,聚焦產業強市,鎮江深入實施了“萬名高校畢業生留鎮行動”,引進本科以上高校畢業生8084人。
在高技能人才方面,鎮江在2019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46萬人,每萬名勞動力中高技能人才數達1027人,列江蘇前五位。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鎮江市獲悉,在謀劃十四五規劃之際,鎮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由市政府牽頭,組織、人社等部門積極參與,對標南京等地全面梳理人才政策,醞釀體現“蘇南水平”、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和南京都市圈的人才新政,為產業強市插上騰飛翅膀。
人才是產業強市的根基
今年4月28日,鎮江市召開產業強市大會,目標打造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特色農業協同發展的區域性重要產業基地。
在此過程中,人才可謂根基。因此,人社部門如何起到“潤滑劑”的作用?澎湃新聞從鎮江市人社局獲悉,今年上半年,人社部門開展了新興產業項目和人才需求的征集工作,編制緊缺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需求目錄,共征集83家企業項目需求71個、人才需求2281個,人才需求同比增長26.7%。
同時,舉辦發展環境和人才政策推介會,開展“駐鎮高校畢業生進企業”“招才引智月”等系列活動,大力提升招才引智質效。
對于創業人才,鎮江市實施了“創響鎮江”行動,統籌運用培訓補貼、創業補貼、貸款貼息等政策,進行持續幫扶,成功創建省級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25個。
產業強市需要“工匠精神”,需要一批高水平的“鎮江工匠”。近年來,鎮江市已建成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家、省級5家。
打好“鎮江服務”名片
“從初創公司到現在,我們離不開人社部門及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鎮江騰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杜學明說,疫情期間,公司得到了人社部門的扶持,僅社保費減免一項就節省了40多萬元。“這不僅是真金白銀的幫助支持,更提振了我們奮勇向前的信心。”杜學明表示。
據曾文兵介紹,今年上半年,人社部門為鎮江全市2.5萬家企業減免了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16億元,為6000多家企業發放各類穩崗返還資金 1.2億元。
此外,鎮江市人社系統還部署開展了幫辦企業送政策、送用工、送培訓、送服務“四送”活動,集中服務企業百余家。
2006年開通的鎮江人社政務服務平臺“12333”,如今的話務數量已達80多萬一年,是開通之初的40倍以上。同時,服務方式也從單一的咨詢電話,拓展成為集電話、網站、兩微一端新媒體、網上智能客服為一體的政務服務格局。
澎湃新聞從鎮江市人社局獲悉,依托鎮江“12333”平臺優勢,鎮江市人社局成立了互聯網信息管理辦公室,將熱線、信箱、論壇等14項工作整合,對社會公開承諾來件來帖一小時內回應、三個工作日內答復、疑難問題五個工作日內說明,力求做到“反映即受理,受理即跟蹤,件件有反饋,事事有落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