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當心隱匿的胃病:胃下垂
原創(chuàng) 蘭秀彩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消化科
如果你時常有腹部隱痛、腹部墜脹感以及惡心、嘔吐、消瘦等癥狀,而且有飯后加重的特點,小心你可能已經患上了這個疾病——胃下垂。
一
什么是胃下垂?
正常人的胃在腹腔左上方,直立時最低點不超過臍下2指,當支撐胃的韌帶松弛或腹內壓降低、腹肌松弛,導致人在站立位時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髂嵴連線以下時即稱為胃下垂。

病因及誘發(fā)因素
1.橫膈的位置或者膈肌活動能力下降。
2.固定胃的韌帶松弛:胃膈韌帶、胃肝韌帶、胃脾韌帶、胃結腸韌帶。
3.腹肌松弛或腹腔壓力下降(如生產分娩、腹部手術后等)
4.誘發(fā)因素:瘦長體型、飲食不規(guī)律、慢性疾病或長期臥床導致的消瘦及腹部脂肪減少。
三
臨床表現(xiàn)
1.上腹不適及腹脹、腹痛
患者多有上腹部不適、下腹部沉重感、壓迫感,常伴有腹部隱痛,餐后尤為明顯,飯后活動往往加重疼痛。
2.惡心、嘔吐
常于飯后活動時發(fā)生,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xiàn)。
3.便秘
便秘多為頑固性。
4.消瘦、乏力
患者消瘦、易疲勞、懶言少動。
5.神經精神癥狀
由于被胃下垂的多種癥狀長期折磨,患者的精神負擔過重,因而出現(xiàn)失眠、多夢、頭痛、頭昏、遲鈍、抑郁等神經精神癥狀。
四
診斷
首選X線鋇餐造影檢查,電子胃鏡常會漏診。可見胃小彎切跡、胃幽門管低于髂嵴連線水平;胃呈長鉤形或無張力型,胃蠕動減弱。根據鋇餐胃下降程度,可以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下垂。輕度多無癥狀。
五
治療和預后
1.西醫(yī)治療
上腹不適、隱痛、消化不良等可參照慢性胃炎治療。腹脹、胃排空緩慢者,可供給嗎叮啉或胃復安。合并便秘者首選莫沙必利片。試用ATP治療,每日早、午餐前半小時肌注,25日為1療程,間隔5天后再進行第二個療程。必要時放置胃托。輕中度胃下垂多可治愈,重度胃下垂必要時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2.中醫(yī)治療
艾灸 取氣海、關元、足三里、胃俞等穴施灸。補中益氣中藥治療。
3.自我保健
平時注意進食細軟食物、少食多餐、細嚼慢咽,注意營養(yǎng)均衡。減少辛辣,、濃茶、酒精等刺激。多進食新鮮水果蔬菜防止便秘。飯后半個小時避免劇烈運動,飯后適當散步,注意加強腹肌鍛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