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會選擇35歲前凍卵嗎?專家:冷凍100個也許60個能用
“近年來,隨著生育年齡的延后、環境污染、惡性疾病年輕化等問題凸顯,女性生殖健康面臨嚴峻挑戰,全球范圍內生育力出現明顯下降趨勢。”8月7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上海市人類生育力保存中心主任徐叢劍在“第四屆東方婦產科論壇”上表示,生育力下降的趨勢非常值得關注,由此導致的人口出生率降低、出生缺陷率增高等問題都會影響到人口質量。
什么因素導致了生育力下降?大會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黃荷鳳分析,目前,生育率下降受多重因素影響,可能與生育年齡推遲、自然環境、工作環境、食品安全等有關。
黃荷鳳補充說,發達國家經歷的相關變化表明,生育率會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下降。越發達的國家,生育年齡越遲。像上海這類的大城市,女性生育年齡推遲更加明顯。如果作進一步的具體分析則會發現,這與城市的經濟發展、民眾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和職業發展時間明顯延長有關。
推遲生育年齡,目前不少女性會選擇在35歲前“凍卵”。徐叢劍認為,當前這種想法越來越普遍。不少年輕女性通過各種渠道,將自己的健康卵子取出進行冷凍儲存,等到想生育時再取出使用。這種想法,聽上去很“美麗”。
“國內凍卵并不是想凍就能凍,這涉及到政策、法規、倫理等多方面的政策和問題。中國法律政策明確規定健康的未婚女性不可以進行凍卵,這一政策本質上是保障女性健康,而如果你去國外選擇凍卵,就意味著是逃避國內監管,而國外的監管情況下存在的可能性的風險,也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徐叢劍說。
黃荷鳳則表示,卵母細胞的水分含量較高,冷凍過程中易受損傷,所以卵母細胞冷凍技術較胚胎冷凍技術更具挑戰性。目前卵子冷凍技術的復蘇率在60%-80%,就是說,如果我們冷凍了100個卵子,也許復蘇后,能用的只有60個。所以 “凍卵”絕不是推薦給所有人的保育方法。
“事實上,凍卵,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凍卵,首先要取卵;要取卵,首先要促排卵。”黃荷鳳解釋說,女性取卵子從促排卵到取卵要經歷多種風險,“比如,促排卵過程中使用的藥物容易導致女性卵巢過度刺激,引發腹水、胸水,嚴重者需住院治療。另外,取卵手術的每一次操作,都是對女性一次感染的考驗,都可能傷害卵巢功能,危害女性健康,一旦發生反而得不償失。”
人工流產也是降低女性生育力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黃荷鳳表示,手術流產不僅給女性帶來感染風險,同時還會對子宮內膜產生損害,甚至導致宮腔粘連、輸卵管粘連、宮頸粘連、內異癥、腺肌癥、子宮內膜薄等問題。而藥物流產對生育能力的危害也不容小覷,由于絨毛不能完全脫落干凈,導致出血時間長,由此容易引發炎癥,造成輸卵管阻塞,從而導致不孕不育。
與會專家建議,從婦產科學和生理角度考慮,23-28歲是生育的最佳時期。
徐叢劍表示,目前國家二胎政策已全面放開,如果頭胎晚生,自然二胎也晚,由此導致高齡產婦群體增加。
“我國孕產婦因晚育產生的影響日趨明顯。例如,出生缺陷比例升高,產婦25歲時胎兒發生唐氏綜合征的比例為1:2000,30歲時為1:1000,35歲時為1:300,40歲時為1:50,45歲時為1:25。還有妊娠分娩風險升高,根據我國10萬例孕產婦的數據分析,孕產婦年齡與妊娠并發癥、合并癥及高剖宮產率、不良妊娠結局有明顯的相關性。”徐叢劍建議,婚育夫妻應要盡早安排生育計劃,轉變“晚婚晚育”觀念,在最佳生育年齡進行孕育,不僅能夠提高生育質量,還能夠讓孩子在最佳環境下成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