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圳成立15個重大疾病防治中心,全面提升預防救治能力
8月6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深圳市衛健委獲悉, 為全面提升重大疾病的預防救治能力,今年起,深圳將著手建設重大疾病防治體系,通過組建重大疾病防治中心和重大疾病防治聯盟,構建立體化的重大疾病防治體系。
根據“健康中國2030”計劃以及深圳的疾病發病譜,結合社區可防可控,深圳將15類重大疾病作為防治的“重點對象”。
這15類重大疾病分別為:宮頸癌、乳腺癌;兒童支氣管哮喘;兒童青少年近視;老年癡呆;塵肺、化學中毒;睡眠障礙、抑郁癥;脊柱側彎;骨關節炎、骨質疏松;冠心病;腦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糖尿病;甲狀腺腫瘤、甲亢;新發和再發傳染病。

通過對區域醫療中心專科專病臨床診療能力、技術輻射程度、公共衛生管理水平、醫教研防管的協同性等方面進行全面評估后,深圳確定了15個重大疾病防治中心,作為專科專病的急危重癥救治中心、疑難復雜病例會診中心、醫學科學研究中心、質量控制中心、人才培養中心。
“重大疾病防治中心就是這類疾病的‘帶頭大哥’,而首先要帶頭的,就是組建重大疾病防治聯盟。”據深圳市衛健委方面介紹,深圳在重大疾病防治上也將構建以重大疾病防治中心為“龍頭”,聯盟醫院為“骨干”,社區健康服務機構為“網底”的防治聯盟,讓區域醫療中心、基層醫療集團、社康中心各司其職。
“以前,各個醫院都想把專科做強,醫院和醫院之間容易掐架。通過成立聯盟,讓各個醫院有了定位,區域醫療中心管好疑難雜癥,基層醫院做好一般的治療,社康做好疾病的預防和康復,大家各司其職。”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牽頭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深圳醫院內科管委會主任顏紅兵說。
在顏紅兵看來,重大疾病防治聯盟對解決“看病難”也有幫助。
“即便在阜外醫院,也有一半的病人是常見病,不是危急重癥,但這就造成一種看病難,專家一號難求的情況。而通過組建聯盟,讓深圳醫院心血管疾病治療的水平同質化,標準化,那么,一般的患者就能在基層醫院解決問題,這也避免了優質醫療資源的浪費。”顏紅兵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