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打了那么多疫苗,為何只有卡介苗留疤? | 寶寶的勛章
蘇克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藥劑科主管藥師
有些小孩兒聽到“打針”兩個字就害怕,一見到白大褂就會哭,但是,有這么一針,是誰也逃不掉的,也被譽為“出生第一針”——卡介苗,通常在出生24小時后進行接種。

卡介苗(BCG Vaccine)是用減毒牛型結核桿菌懸浮液制成的活菌疫苗,由法國細菌學家卡默特和介林兩人首先研發成功的,故紀念命名為卡介苗。它的接種原理是:以接種的結核桿菌作為病原體,刺激機體大量的吞噬細胞聚集,吞噬、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從而形成機體對結核的特異性免疫。卡介苗接種的主要對象是新生兒及嬰幼兒,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特別是針對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型肺結核。
有別與其他的疫苗接種,卡介苗接種后有一個持續2個月左右的過程:通常情況下,接種2-3天內皮膚上略有紅腫,還有可能引起接種部位附近的淋巴結腫大,以腋下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3周左右,接種部位會出現紅腫的丘疹樣硬塊,這是機體與結核桿菌“戰斗”的地方,中間逐漸軟化,形成白色小膿包;隨后自行潰破形成淺表潰瘍,一般不超過0.5厘米,會有少量膿液,此時避免擠壓,保持局部清潔,可用無菌的棉簽或紗布輕輕拭凈,促進膿汁排出,經過1-2 周會結痂,等待自然脫落,最后留下了一個圓形的輕微疤痕,這就是有效接種的標志。
此外,也會有極少數接種者反應輕微,沒有明顯疤痕,那么是否接種成功?一些由于特殊原因遺漏接種的嬰幼兒,又需要如何補種呢?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及說明》2016版的處理原則如下:(1)未接種卡介苗的<3月齡兒童可直接補種;(2)3月齡~3歲兒童對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TB-PPD)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BCG-PPD)試驗陰性者,應予補種;(3)≥4歲兒童不予補種;(4)已接種卡介苗的兒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補種。
抬起你的手臂找一找,常規是在左臂,是否發現了這個特殊的“烙印”,專業名稱叫卡痕。仔細看看卡介苗接種留下的這圓形小疤,有沒有感覺它有點像一個小盾牌,保護著我們的健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