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保胎就要躺著不動?不一定
原創 布丁 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有啥需要跟媽說,千萬別動了胎氣,你的任務就是好好躺著”。
自從有了早產的跡象,婆婆對我更是百般呵護,甚至下床活動活動都成了在危險的邊緣來回試探。
也不知從何時起,限制活動和臥床休息已經成為了預防早產的常規操作。

為了孩子的健康安全的降生,媽媽們真是拼了!
自20世紀90年代,因限制活動會引起子宮靜止和流向子宮的血液增加的理念,活動限制被作為預防早產的措施之一。然而,臥床休息、限制活動真的對孕婦有好處嗎?
近日,母胎醫學會(SMFM)提出了《活動限制在產科管理中的作用》,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ACOG)也認可了這份文件[1]。
限制活動,程度如何把控?
限制活動和臥床休息意義極為相近,前者表示某種形式的正常活動減少,而后者通常被認為是限制活動中的極端形式。
然而,目前活動限制既沒有公認的定義,也沒有被普遍接受的客觀衡量的標準。
由于缺乏客觀數據,如心率或電子活動監測,使研究數據的解釋復雜化,并進一步限制了現有證據的質量,也使得對產科中對限制活動的應用以及如何量化限制活動頗具爭議。
靜養保胎,真的利大于弊?
據調查,有將近20%有早產風險的孕婦通過臥床休息和限制活動來“保胎”,超過80%的母胎醫學專家建議對患有宮頸擴張、先兆早產和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婦限制活動。
除了早產,限制活動也在多種并發癥中被應用,以達到保證母兒安全的目的。
臨床上常對出現以下適應證的患者進行限制活動:


家庭內的限制活動亦或住院治療都會使孕婦和家庭成員的相處變得暫時疏遠,這無疑又給她們的心理蒙上了一層無形的壓力。
針對活動限制,權威機構這也說
匯總現有相關臨床證據,《活動限制在產科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以下建議:

此外,長期不活動還會帶來各種負面的生理和心理影響。鑒于缺乏明確證明活動限制改善圍產兒結局的數據,再加上不良反應的證據,故并不推薦對孕婦常規進行活動限制。
小結
限制活動,它可能是為數不多的,能屹立在“保胎偏方”之巔,而不被大家極力否定的存在。
但是,通過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我們也更應該辯證、科學地看待它在產科起到的作用的兩面性。適當限制可能有益,但過度為之可能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1]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 (SMFM). Electronic address: pubs@smfm.org,Lauder Jhenette,Sciscione Anthony et al. 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 Consult Series #50: The role of activity restriction in obstetric management.[J] .Am. J. Obstet. Gynecol., 2020, undefined: undefined.
本文首發: 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本文作者:布丁
責任編輯:唐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