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推送“平安經體”《健康經》,深圳衛健委:官微向來風趣幽默
“頸椎健康、胸椎健康、腰椎健康、骶椎健康、尾椎健康……”
“顱頂肌健康、眼輪匝肌健康、口周圍肌健康、鼻肌健康、咬肌健康、顳肌健康、翼內肌健康、翼外肌健康、頸闊肌健康、胸鎖乳突肌健康……”
7月30日晚,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篇題為《人體<健康經>》的文章,引發了網友的關注。
全文按人體結構分為“骨骼系統”“肌肉系統”“消化系統”等12節,通篇采用“人體組織+健康”造句。文章最后還寫到,“發際線要健康,‘大姨媽’要健康,啪啪啪也要健康哦。”
這篇文章與日前引發廣泛關注的《平安經》如出一轍,網友紛紛在文章下方留言。網友番茄調侃,“趕緊聯系出版社了,安排”。另一位網友“羊咩咩”則說,“緊跟時事熱點,深圳衛健委挖到寶了”。
文章末尾注明來源為深圳衛健委宣傳處,截至記者發稿閱讀量已突破10萬+。
7月31日上午,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教育處處長王嶺回應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該微信文章確實是蹭了《平安經》的熱點,但目的是為了健康科普,向公眾普及人體解剖學。
“你們對衛生行業不大了解,我們沒那么上綱上線,主要偏民生。”王嶺認為,該文章并無不妥。據其介紹,深圳市衛健委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是自己的新媒體團隊在運營,風格向來都是這樣風趣幽默。“不少人懷疑我們真是衛健委的官方賬號嗎?畢竟我們這么活潑,有時候還有點‘污’。我們團隊想要呈現出‘90后’政務微信的風格。團隊成員也是以‘90后’為主,‘前浪’和‘后浪’相結合,以‘后浪’為主。另外,我們的團隊成員基本都有媒體的工作背景,或者是醫院系統中搞宣傳的好苗子。”王嶺說。
澎湃新聞注意到,微信公號“深圳衛健委”此前推送的文章風格都很接地氣。例如7月30日推送的題為《香港新增149例!林鄭拍短片給港人打氣》的文章,配圖寫道,“在生活這趟列車上,沒有人遲到,但有人超重”。另一篇7月29日推送的《從粵澳口岸入境者,可活動范圍從9市擴大至全廣東》,配圖中寫道,“一切都會變好的,就像我從胖變成了好胖。”
王嶺告訴記者,昨晚微信推送后,也有不少學者和專家點贊,稱文章借《平安經》的新聞熱點,順帶普及了人體解剖學的常識。
就在幾天前,吉林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賀電所寫的《平安經》一書引起了輿論強烈關注。
人民出版社官方微博7月28日發布聲明,稱該社從未出版《平安經》一書,也從未同意與任何單位聯合出版該書。對于假冒該社名義出版該書的行為及其相關責任人,該社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7月30日下午,群眾出版社通過官方微信公號發出通報稱:我社出版《平安經》一書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暴露了我社政治意識不強、管理責任缺失、審核把關不嚴、出版流程不規范等嚴重問題。我社將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嚴肅查處違規行為,依法依紀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認真總結剖析、深刻吸取教訓,切實加強圖書出版管理,堅持正確出版導向,努力為廣大讀者推出更多優秀圖書。感謝社會各界和廣大讀者對我社工作的監督。
7月29日,吉林省委決定,成立由省委政法委牽頭,省紀委監委、省委宣傳部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對吉林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賀電所作《平安經》有關問題進行調查核實。“吉林發布”微信公號7月31日消息,吉林省委決定,免去賀電同志吉林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職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