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游記》:藥里有馬尿?不,馬兜鈴
原創 柏淼 物種日歷

朱紫國皇后被擄,國王相思成災,一病不起。孫悟空團了三顆烏金丹為國王治病,做了件好事。“烏金丹”如此神奇,其配方不外大黃、巴豆、鍋底灰和馬尿。本沒有馬兜鈴的事兒,而邀功的八戒多嘴說道:“陛下,為了給您配藥,我老豬可是沒少跑腿,是我拿著碗去接的馬……”
國王追問是馬什么?機智的猴哥隨口答道:“馬兜鈴。”

雖說當時馬尿沒有被說出來,不過這里提到的馬兜鈴,我一直以為是隨口一說的,沒想到確實是真是存在的植物。多年以后我見過數種不同的馬兜鈴,對它們的感覺不在僅是書里那么單薄片面了。

馬兜鈴通常是同屬植物的統稱,除了屬長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還有無數的親朋好友。馬兜鈴在中國廣泛分布,當然我從來沒在家門口見到過這種遍布全國的野草。馬兜鈴的花結構很不尋常,有一根長長的彎曲的管,管口擴大呈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基部像膨脹的球,另一端擴大成喇叭形。


馬兜鈴因其成熟果實如掛于馬頸下的響鈴而得名,其果、根、藤均為傳統藥材,為此,傳統醫學上還給不同馬兜鈴的藥用部位起了不同的名字:馬兜鈴或北馬兜鈴的干燥地上部分稱之為天仙藤,而干燥的根莖則稱之為青木香,全株各部位都被拿來入藥的馬兜鈴真是實力詮釋了真是“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的出現在中藥鋪子”。


其實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對于馬兜鈴的認知僅限于各大藥方中的配料。由于產地差異和馬兜鈴家族過于龐大,中藥鋪子里的馬兜鈴常常混雜,并不只有馬兜鈴,而是包括了本屬的其他馬兜鈴植物。在南方多指馬兜鈴和綿毛馬兜鈴(尋骨風)A. mollissima, 而黃河以北常見的是北馬兜鈴A. contorta,常用的漢中防己則是異葉馬兜鈴A. heterophylla。

馬兜鈴這個大家族被拿來入藥的絕不僅僅只有上述幾種馬兜鈴,還有許許多多同科不同屬的植物,例如各種細辛、杜衡等等。無一例外的,它們都具有腎毒性的物質——馬兜鈴酸。

90 年代初,歐洲發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比利時服用減肥中藥“苗條丸”的人群中,有一百多位婦女得了由腎纖維化導致的腎衰竭。這種苗條丸上市超過15年,還是第一次報道腎衰竭的相關病例。學者對此減肥藥展開調查后發現,該藥是在加入了中藥廣防己的粉末之后才涌現出大量腎衰竭病例的。經過大量研究,發現問題出在富含的馬兜鈴酸的廣防己(防己馬兜鈴)身上。

廣防己A. fangchi是一味常見中藥材,傳統上被用于鎮痛、利尿、降血壓等。研究人員推測,應該就是馬兜鈴酸對人類的腎臟產生了損傷,由此產生的病變稱之為中草藥腎病。1993年,這項研究發表在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上。1994年,因為馬兜鈴酸引發法國居民的腎病反應案例過多,法國政府開始全面禁售一切涉嫌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

2013 年,科學家就發現了馬兜鈴酸致癌的機制:其代謝產物dA-AAI可以跟人體 DNA 形成AAI-DNA加合物,導致在DNA復制的時候更容易出現A-T顛換錯誤,即“馬兜鈴酸突變”。
這類誘變劑導致的 DNA 損傷是沒有所謂劑量基礎門檻的。也就是說,這完全就是拼概率的事,攝入量越大,概率越高,跟劑量積累導致中毒完全不同。

2017年10月18日,權威科學雜志《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刊登的一篇論文引起了熱議。 這篇論文的主題是"The Dark Side of an Herbal Medicine(草藥的黑暗面)"封面植物正是馬兜鈴,而其中引發尿道癌的馬兜鈴酸,也是全世界關注的I類致癌物。


馬兜鈴酸在脊椎動物體內,不僅會破壞腎小管,還可能致癌,但蝴蝶幼蟲的“腎臟”(馬氏管)對馬兜鈴酸免疫。馬兜鈴固然是人類的腎臟殺手,卻也是不少蝴蝶幼蟲的主要食物。
不同鳳蝶的幼蟲食性很獨特,都有其特定偏好的“大餐”,如柑橘鳳蝶幼蟲最喜歡柑橘葉和花椒葉,而絲帶鳳蝶幼蟲喜歡吃馬兜鈴等等。幼蟲通過這些獨特的食物,獲得奇怪的味道或毒素,以增強自身的防御能力,免遭天敵毒手。

和玉帶鳳蝶幾乎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紅珠鳳蝶,它們幼蟲寄主也是卵葉馬兜鈴,所以通常和裳鳳蝶一并生活。各類裳鳳蝶擁有存儲馬兜鈴酸的能力,多肉刺的幼蟲、成蟲艷麗的體色,都是警告天敵的標志,科學上稱之為警戒色(aposematism)。



多年以來,馬兜鈴的應用僅限于傳統藥材,這些生于山野的植物并沒有被引起過多的關注,即使后續因為馬兜鈴酸的負面印象而進入大眾視野,也不過是成為了枯草一般的曬干品。
我很喜歡馬兜鈴這個家族的植物,每一種都有著魅惑的模樣和奇異的色彩,或是身著綠裝的小清新煙斗馬兜鈴,又或是身披巨大麻布裝的巨花馬兜鈴,不同于花大色艷的平平無奇的常規園藝植物,馬兜鈴們具有的奇特魅力,使它們成為了許多植物發燒友的心頭好。


現在國內外各大植物園都有種植不同的馬兜鈴科的植物,我去過不少地區的植物園,在它們的溫室或者藤本園里都有發現馬兜鈴的身影,而家大業大的馬兜鈴家族,也常常有新的成員被發現。

可惜的是,明明是這么極具魅力又獨特的植物,沒能開發應用成本土的園藝商品植物,只能成為枯萎干燥的草藥,失去了光彩照人的鮮活氣息,任憑外界的討論和批判,實在可悲可嘆。

原標題:《藥里有馬尿……啊不馬兜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