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創市紀|道客科技CEO:科創板修正了投資邏輯,還在摸索期
2020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一周年。
在這個對中國資本市場具有歷史意義的節點,澎湃新聞推出《創市紀:科創板開市一周年特別報道》,邀請國內一流科創園區負責人,有意登陸科創板的科創企業負責人,上市公司負責人,回顧過去,寄望未來。為新起點上科創板續寫新篇章,建言獻策。
本期刊出的,是澎湃新聞記者對上海道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EO)陳齊彥的專訪。

上海道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齊彥
道客科技誕生于2014年底,在上海楊浦區云計算基地注冊成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以云計算、人工智能為底座構建數字化操作系統,推動傳統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
成立迄今,道客科技深耕于金融科技、先進制造、智能汽車、零售網點、城市大腦等多個領域,標桿客戶包括交通銀行、浦發銀行、上汽集團、東風汽車、海爾集團、金拱門(麥當勞)等。公司總員工人數超過260人,是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和楊浦區2018年“科技小巨人”企業,并入選了科創板培育企業名單。
科創板推出后,投資機構變化明顯
在采訪中,陳齊彥向澎湃新聞記者回顧了道客科技多年來的發展之路。他坦言:“我們是需要依靠強融資的,因為我們堅持做的是底層技術,而不是場景化的軟件應用,在這一塊中國是缺失的。那么在美國,像我們這類的公司基本上都是靠投資驅動的,因為要下沉去做系統層的產品,大象則無形,但這個邏輯在最開始我們融資地時候只有美元基金能理解。”
在陳齊彥看來,科創板修正了國內投資機構的投資邏輯,而這點非常重要。“今天我們都在講科技興國,但是整個資本市場的估值對企業的評判都是一套財務模型,但這套財務模型對科創企業根本就是驢頭不對馬嘴。如果美國科技企業放到中國資本市場來,一個都活不下來。所以過去科創型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基本上沒有路徑,而且在產業里面的其他退出路徑其實也很少,因為中國科技企業之間的投資并購很少。在美國,科技公司尤其是To B端的這類公司,退出的確定性是高得嚇人的,因此會出現很多連續創業者,但在中國沒有這樣的機制和土壤。”
據他透露,在科創板推出之后,前來交流的投資機構明顯增加,而且不再僅僅憑借財務指標衡量一家企業的投資價值。
“科創板有了這個方向標,風開始往這里吹了,大家會去修正自己原來的主觀判斷。現在人民幣基金來跟我們聊,他們很謙虛,而且比你還激進,他認為我們科創屬性足夠強,并沒有盈利也可以上市,這種趨勢變化很明顯,而且就是這半年、一年的事情。”陳齊彥這樣說道。
納斯達克或者香港上市都不是完美的選擇
在談起上市話題時,陳齊彥的態度并不急迫,稱這并非眼下的第一任務。不過,對于公司如何對接資本市場,他顯然還是已經進行過一番思考。
他說:“科創板是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很好的目標和方向。因為對我們來講,原來打算就是去納斯達克或者香港上市,但這兩個都不是一個完美的選擇。因為做系統軟件的到海外市場上市,無非也是因為海外市場對你的技術認可,但最后到資本市場上亮相,還是靠你的市場規模、客戶等數據,而美國市場的投資者對中國企業天然是有偏見的,而且技術又和美國存在競爭,所以你可能一開始是可以上去了,但以后你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情。所以對我來講,科創板就是一個指向性非常清晰的目標。”
不過,陳齊彥同時坦言:“我覺得科創板現在還在摸索期。”
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摸索期主要是想辦法做甄別,盡量在準入門檻上降低,使得那些科創屬性的用戶畫像,不要被一些標準篩沒了。我覺得這個是好事,但我們認為,這只做到了讓這些企業能夠不被篩出去,但并不能夠識別出哪些是真正意義上強科創屬性的公司。也就是說,它能夠識別出哪些是合格的,但識別不出到底哪些是精品。所以我們希望有在一個合適的時候,這種強科創屬性、硬核科技相關的價值能夠得到放大。”
知識產權界定困難,科創板上市門檻仍有待完善
對于科創板的上市門檻,陳齊彥直率地提出,以產業資質和發明專利數量作為衡量標準并不合理,開源社區在海外的興起也使得知識產權界定變得更加困難。
他說:“整個信息產業里面那么多資質,其實說白了都是尋租空間,而且在中國,知識產權機制有些畸形,系統類的發明專利申請,在美國申請的過程是很順利的,在國內就難免磕磕碰碰,因為這類創新需要更專業的知識產權律師介入。另一個更大地問題在于,現在從全球視角來看,產業核心已經變成了開源技術,而開源就是大家共享,那怎么去界定知識產權的歸屬?這也是一個問題。”
與此同時,他也認為,不應該為了去科創板上市而使得企業運營發生變形。“我們也跟很多剛剛上市的企業交流,我感覺有些事其實比較悲哀。為了上科創板,他們做了很多變形的動作,比方說有科創企業現在準備要上市了,至少要在兩年周期里做成本控制,那么企業在客戶側的服務能力就要下降,人員成本就要壓縮。但對我們來講,這個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看一些企業去科創板上市,結果是好的,但是為此付出的隱性成本是你看不到的,也可能會讓管理思路和經營思路變形。對于產品屬性沒有那么強的企業,這種東西還是可以承受的陣痛,但對我們這種強產品研發邏輯的企業,這個就不是陣痛了,而可能讓公司的經營方向發生變化。”
面對下一步公司發展路線,陳齊彥表示,將帶領道客科技深耕技術,登陸資本市場是目標,但不是唯一目標。“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還有很多事情現在比這個事情更重要,尤其是面臨一些越來越激烈的全球化的競爭,活下去,這個是更要命的事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