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家暴后跳樓、化糞池拋尸:她們原本都有一次改寫命運的機會
原創 壹心理 來自專輯親密關系危機

歐小宅、蟲子|編輯
oleg magni|圖源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親密關系中的暴力”。

劉女士一下子從二樓跳了下來。
劉女士就是網上視頻中因為家暴跳樓的女子。

跳樓的原因,劉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說,是因為丈夫鎖住了門,對她進行毆打。
劉女士從二樓摔到地方的時候,鄰居趕忙去關照,而丈夫走到旁邊只有冷笑。
而另一邊,來惠利的尸體被發現在小區的化糞池中。

最近,劉女士和來惠利的事情,都出現在新聞的焦點。
其實有個共同之處:
劉女士跳樓的時候,那不是丈夫對他的第一次家暴。
而來惠利在嫁給許國利的時候,許國利就已經對前妻多次家暴。
她們都忽視了丈夫的第一次家暴到底意味著什么。
她們本來可以在第一次家暴時,選擇徹底離開。
她們原本都有一次改寫命運的機會。

劉女士的第一次家暴,是在小孩4個月的時候,丈夫竇某某賭博輸了50多萬,倆人爭吵,竇某某就打了劉女士。
這個時候其實劉女士已經打算離婚了,東西都收拾好了。
可是過了一個月,丈夫又是認錯,又是保證再不動手,于是,劉某某容忍了這次家暴。
第三次,就是視頻中的這次事件。
有家暴行為的男性,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是偶爾為之,后果不嚴重,他們也會為自己的失控真心改正,學會建設性的溝通方式。這種人相當少。
另一種就是更為普遍的家暴男,他們把家暴作為固定而日常的溝通方式。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雷諾爾·沃柯曾對400名遭受家暴的妻子研究,發現了家庭暴力具有周期性:
1. 關系緊張期:丈夫會貶低妻子,有控制傾向;
2. 暴力爆發期:毆打,矛盾劇烈;
3. 平靜期:丈夫認錯,和好如初。
從打人,到和好,如此循環往復。
很多可憐的妻子像劉女性一樣,抱有對丈夫改邪歸正的幻想。
也出于對家庭和孩子的責任心,并沒有離開那個對自己家暴的男人,相信了他們的認錯。
不成想,下一次拳頭打過來,只會越來越密集。
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敏曾在寫《中國女性反家庭暴力報告》的時候,發現一個令人震驚的數據:
給家暴婦女支持小組打電話求助的女性,遭受家庭暴力事件最短的是3年,最長的是40年。
而根據加拿大的研究,當一個遭受家暴的女人終于決定報警時,她此前遭受暴力的次數,竟然平均達到35次!
就像有些人對長期忍受挨打的女人的惡意揣測,是她們傻?
不。
希望自己的愛人變得越來越好有錯嗎?沒有錯。
只是,把對正常人的美好預期放在家暴男的身上,只會把自己推向無邊的地獄。
許國利的弟媳在接受采訪時,透露過來惠利對許國利的感情:
“今年正月,來惠利還對我說,對老公挺喜歡的。她說他年輕時很帥。感覺她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p>
可是,她忽視了,許國利曾經對前妻家暴。剛去上海時,當著親弟弟的面,許國利就在家里開始打前妻。
很多女性朋友,會對老公戒掉家暴抱有幻想。
因為在平靜期,男人確實會表現得溫柔,體貼,甚至愛她。
可是她們都忽視了,認錯和示好,和毆打一樣,本質是控制而非真正的愛。
只要有原諒,家暴就會周期性循環。沒有性別觀念上的改變,家暴男是不會改變的。
而多少女人,還在誤以為自己有能力改變他啊!
正是這種錯誤的認知,給了她們和家暴男生活下去的耐心。
此外,更多的女人不能和家暴男離婚,是因為——他們拿孩子做要挾:你要和我離婚?你離,離了你就別想見孩子一面!
劉女士在第一次挨打要離婚的時候,竇某某一家人都不讓她見小孩。
事實證明,屈從對方的要挾,只會被男人掌控得越來越牢固。
劉女士曾面臨兩個威脅,一個是要殺你全家,一個是不讓見小孩。這兩個本質都還是控制。
根據社會交換理論,只有在你給予對方“服從”的回報的時候,暴力才會起到控制的作用。
無論是哪種威脅,屈從家暴男,可以是權宜之計,但一定不能是長久之計。

陳敏曾經在北京的農村做過一項調查。
問:你們村有多少家庭暴力?
答:我們村沒有家庭暴力。
問:那你們村有多少人打老婆?
答:家家都打。
時至今日,仍然有人覺得:打老婆僅僅是打老婆,怎么了?誰家不打?還家庭暴力?上綱上線,信不信我殺了你全家?
另外,如果你認為家庭暴力只是發生在偏遠落后的農村,你就錯了。
你見過一個博士用筆記本電腦把一個碩士妻子的頭砸得血淋淋的嗎?
這是田野調查中真實發生的事情。
在知識分子、高學歷的世界里,家庭暴力并不會減少,反而因為顏面,會更加隱蔽。那些拳頭都落在了衣服的里面。
另外,如果你認為,“打是親,罵是愛”你就錯了。
毆打就是侵犯人身安全,辱罵就是侮辱人格,和愛并沒有一丁點關系。
多少家暴,多少控制,打著“我愛你”的幌子。
從今天開始,請不要玷污“愛情”這兩個字。
在最親密的關系中,暴力只會換來更加殘酷的暴力。
央視曾經走訪陜西省女子監獄,發現這里上百名女殺人犯中,竟然一大半是殺死了丈夫,忍無可忍之下反抗丈夫的家暴。
周玉茹就是其中一員。

周玉茹要離婚,丈夫當街把她打得頭破血流。
周玉茹跑到派出所,收到一個回答:“等你丈夫再打你的時候再來?!?/p>
周玉茹回到娘家,卻發現丈夫已經拿刀在門口等著。
最后,周玉茹殺了丈夫。
遭遇家暴,又得不到社會層面的保護和支持,最終受害者只會被逼到殺人自保。
另一個常常被人忽視的地方是,對于長期遭受家暴的女人而言,內心的傷痕比身體的傷痕刻得更深。
《心理訪談》曾經來過一個叫郭美琴的女人。
在她生完孩子三四天時,丈夫把她往死里打。長期家暴。
后來丈夫因搶劫罪入獄,倆人也離了婚。
可是,因為遭受家暴,郭美琴內心的委屈和仇恨十幾年來越積越深。

郭美琴哭著解釋:“我內心也很矛盾。每次打他們之前,我都會先打自己。可是我控制不住?!?/p>
用殺人回敬家暴,甚至把暴力傳染到孩子身上,這就是家暴的現實影響。

和有暴力傾向的男人相處,結局都會死傷慘重。
倒不如,從一開始,我們就擦亮眼睛,遠離家暴男,珍愛生命。
下面這兩個維度,是最有效的辨別方法。
a. 他有嚴重的男尊女卑傾向
會有一部分女孩子喜歡霸道總裁型的男性。
可以。
但是,如果他霸道到,事無巨細想控制你,甚至不惜訴諸武力,請你警惕起來。
觀察一下他對女性的態度。
不要相信什么“我只是打了她們,不會打你”的鬼話。
專挑體力處于弱勢的女性下手,欺軟怕硬的男人其實對所有女人一視同仁,憑什么你就是例外呢?
通過打女人來展現自己所謂的陽剛男人氣質,這樣的男人離得越遠越好。
b. 總是為暴力行為找借口
《中國反家暴紀事》紀錄片,曾經展示一些男人多么會為自己的暴力找借口:
男人想賣家里的一棵樹,女人不想賣。
為了一棵樹,男人用啤酒瓶砸女人的腦袋,甚至用破碎的瓶頸捅女人的身體。涼席都濺滿了血漿。
無論女人有沒有犯錯,即使女人犯了再大的錯誤,暴力都不應該是存在的理由。
《中國女性反家庭暴力報告》中,一個女人曾寫信控訴,丈夫在婚前,就因為小事扇過她的耳光。
那時候丈夫還在北京一所知名大學讀研,她不滿他常常喝酒,他就在電影院扇了她一個耳光。
事后,他辯解說是醉酒的原因。是因為兩個人關系不穩定,所以脾氣暴躁。
女孩天真地以為,領了結婚證,這個男人就“變好”了。
可是結婚以后,他甚至開始撕扯她的頭發,砸玻璃,罵她蠢豬。還跑到她爸媽家里鬧事。
暴力無借口,擦亮雙眼吧。

家暴遠遠不是簡單地打老婆,這種行為往往埋下夫妻相殺的禍根。
永遠不要妄想你的遷就,會讓男人的暴力憑空消失。
正如德國心理治療家海靈格先生的名言:愛只是一顆種子,它遠遠改變不了土壤。
放棄對家暴男的幻想,保持距離,才能真正地預防悲劇。
面對家暴,大膽地持續求助,才是唯一活路。
否則,就像網上段子所言,嫁給一個家暴男,誰知道會死在化糞池里,山上,海里,冰箱里,還是絞肉機里。
- The End -
作者簡介:徐清,自由撰稿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