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十而已》:大都市獻給中產階級的“糖衣炮彈”

《三十而已》講了三個城市中產姑娘的日常生活,但是卻時不時地在向外描述上海作為大都市的魅力。
而這一部分恰恰是大部分中國人不曾有過的生活體驗,所以自然就會吸引大部分觀眾的眼球,僅僅用這種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就能收割小城市的收視率。
顧佳的生活我們先不論,僅僅是江疏影飾演的這個角色的生活,就是小城市生活的女生一輩子的夢想。
畢竟在小城市生活的大部分同齡女生,實現一趟歐洲游輪之旅就十分難得,再不說什么遇見一個實現了財務自由的高富帥。

在現實世界中,大多數人在大城市打拼一段時間無法立足之后,就會回到自己的小城市。
然后說什么小城市空氣好,再也不用擠地鐵了,可是面對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面對極度豐盈的物質生活,小城市真的好嗎?
《三十而已》告訴你,還是大城市好。
這里沒有更好的,只有更貴的,小城市的一切的生活體驗,在大城市里都有,而大城市里有的,則小城市永遠都沒有。
這里的幼兒園是雙語的,這里的小孩從小學馬術,這里的房子是復式大平層,這里還有背個四、五萬的香奈兒融不進去的圈子。
這就是大城市的“炫富”。
這些是真實的嗎?
自然是真實的。
如果中國發展了這么多年,這些最有錢的人,還過不上這樣的生活,那才是不真實的。

我是覺得把這些表現出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比奢華比貴族自古有之,曹公的《紅樓夢》千古流傳。
顧佳們有資格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把這些表現出來,還有一點好處,就是明確告訴了落后地區的觀眾,世界真的很大,絕對不是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
我生活在西北的十八線小城市,這里有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幾乎整個社會都在圍著幾個當官的轉。
甚至連年輕人也在圍著轉,真是讓人扼腕。
一個正常的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社會,應該是工商業在主導,應該是科技人才在主導。
而不是什么局長。
《三十而已》里描述的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對大多數的普通中國人來說是幻影。

顧佳那樣的人可以追求。
是因為她的生活離那些人不是特別遠,她中產階級出身,受過良好的教育,并且在事業上也是有很大的成就。
最重要的是她的為人處世和見識認知堪稱全劇最佳,只有王太太和她有一比,但是顯然王太太在吃沒有文化的虧。
我覺得這是編導在誤解頂級的有錢人。
王太太真的不知道那是莫奈的睡蓮嗎?王太太真的沒有能力找到可以買星星的人嗎?
永遠要明白。
無論任何時代,最有錢的那部分人一定是最優秀的人,暴發戶有是有,但絕對是少數。
《讓子彈飛》里的黃老爺,早年也是留學日本,并且參加了辛亥革命,也懂得把人買到America來賺取dollar。
所以我覺得任何時候都不能給有錢人貼標簽,以滿足自己作為一個屌絲的平衡心理。

要搞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然后再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否則那些東西就是腐蝕人心的“糖衣炮彈”。
當然,我這也是多此一言。
我想大多數的人是明白這個道理,看背香奈兒的融不進愛馬仕的圈子也就是圖個樂。
中國發展了這么多年,應該有個大城市引領潮流了,告訴國人什么是真正的現代文明了。
上海真是了不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