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0萬公里路、500天拍攝,帶你走進地球第三極
原創 凹凸鏡DOC 凹凸鏡DOC
青藏高原被稱為南北兩極之外的第三極,不僅有著極地的純凈,更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悠久歷史的傳承以及那種信仰與自由的力量。2015年,《第三極》團隊動用4個攝制小組跨越10萬公里,拍攝500天,首次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與自然的關系。
這部紀錄片自上映到現在一直備受觀眾喜愛,目前,該片豆瓣評分也高達9.4。明天(7月24日)13:00,《第三極》的4k高清90分鐘典藏版將在快手獨家直播,感興趣的可以前往觀看。
10萬公里路、500天拍攝,帶你走進地球第三極
作者:桃一一
青藏高原腹地年均氣溫在零度以下,是地球的最高點,被稱為第三極。與另外的南北兩極相比,青藏高原不僅有著極地的純凈,更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悠久歷史的傳承、既信仰又自由的力量。
《第三極》團隊動用6個調研小組開展了大半年的調研,采訪了100多位了解西藏的專家學者、攝影師、作家、畫家等,形成拍攝計劃;4個攝制小組跨越十萬公里,總計拍攝500天,克服了設備車翻倒、成員高原反應等種種困難,甚至首次在青藏高原采用水下拍攝,只為記錄一個最真實的第三極。
有趣的是,導演和制片人都認為令他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恰恰是拍攝計劃以外的偶然收獲。比如寓意深遠的壇城,就是導演在取材藏香時偶然發現的儀式,這個鮮為人知的儀式從未進行過對外拍攝,卻機緣巧合被《第三極》團隊記錄下來,這種影片背后無心插柳的收獲,也恰好與影片中處處蘊含的禪意相契合。

在西藏,人和動物的關系是平等的,相互陪伴、共同成長。
藏族諺語說,羊群像灑在地上的黃金。藏民堅持著放生羊的傳統,被隨機選中的羊會在耳朵上掛上彩色的布條,免于被宰殺的命運。拉薩的次旺老人在萬佛洞買下了這樣一只小羊,給它取名次仁。這一年,次旺老人的愛人剛剛去世,次仁的到來,仿佛填補了一些愛人去世的缺憾。一人一羊,每天緩慢地走在拉薩的大街小巷,身邊是熙熙攘攘轉經的人,次旺手里總拿著陳舊的轉經筒,次仁常會安靜駐足觀察形形色色的轉經者。離開草原,長年累月走在拉薩的石板路上,次仁的羊蹄難免磨損,次旺就為次仁準備溫熱的精油擦拭羊蹄。

對牧民而言,馬是他們最重要的伙伴。草原上的小少年多吉喜愛騎馬,最愛的是一匹在賽馬節上贏得過五個冠軍的十二歲老馬稀子。每天,多吉都會為稀子編一條新款的尾巴,精心照料。多吉有一個公開的秘密——騎上稀子參加賽馬節的比賽。
但是,多吉的弟弟次仁秋英是父親早已定下的騎手,七歲的秋英被眾人稱贊為“騎馬行云流水,極具天賦”,而多吉則被父親評價為“你真的不如你弟弟”。

秋英則因為騎了一匹新馬發揮不佳,并沒有取得名次。十歲的多吉接受了天賦不如人的事實,卻發現不當光彩的騎手也能贏得大家的尊重;七歲的天才小騎手秋英第一次落敗,卻很快在沮喪后重拾笑容。稀子則靜靜地看著他們,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它都在陪著兩兄弟一起成長。

敏珠林寺里,四十多位僧人匍匐在大殿地板上精心勾勒,逐漸形成一個復雜而精致的圖案。細小的沙粒從指尖滑落,一顆一顆構建成一個神秘而壯觀的建筑。這是壇城,是佛的居所,佛的城市,佛的世界。



青藏高原的土地上出產一種特有的建筑材料——阿嘎土,這種材料和水混合后,會產生極強的黏性,常用來制作地面和屋頂。用阿嘎土制作的屋頂,即使狂風將屋柱吹折,屋頂也不會坍塌。將阿嘎土和碎石夯實的過程需要眾人齊心協力千錘百煉,歡歌笑語、舞步紛飛的打阿嘎是一道熱烈的風景線。

7月24日13:00,《第三極》的4k高清90分鐘典藏版將在快手獨家直播。它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策劃監制,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北京五星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拍攝制作,是“西藏三部曲”的首部作品。《第三極》是中國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涉藏電視紀錄片,同時也是中國首部采用4K技術攝制的高清紀錄片。本次導演曾海若將會在快手舉辦《第三極》90MIN典藏版直播觀影會,7月24日13點打開快手,搜索“導演曾海若”或“快手發現”,即可鎖定收看!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原標題:《10萬公里路、500天拍攝,帶你走進地球第三極》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