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保淮河下游安全,安徽潁上一日內啟用三大行蓄洪區
為保淮河下游安全,今日淮河王家壩閘開閘泄洪后,處于中游的淮河潁上縣南潤段、邱家湖、姜唐湖先后開閘蓄洪。至此,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一天之內,三大行蓄洪區均啟用,涉及該縣8個鄉鎮,15.9萬人。
根據安徽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命令,20日上午9時16分,淮河南潤段進(退)水閘開閘放水,蓄洪區啟用;12時,邱家湖進(退)洪閘開閘放水,蓄洪區啟用;13時姜唐湖進退水閘放水,蓄洪區啟用。

南潤段開閘蓄洪。潁上發布供圖
南潤段行蓄洪區位于潁上縣南照、潤河兩鎮境內,涉及6個行政村,人口5576戶、23890人,區內耕地14395.9畝,自1953年定為行洪區。自1954年到2007年共運用14次,2007年以前為破口行洪,2008年11月開工建設,改為進退水閘控制運用。

邱家湖開閘蓄洪。潁上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供圖
邱家湖行蓄洪區涉及關屯、半崗兩個鄉鎮,11個行政村,10587戶40584人,耕地面積35847畝,自1953年定為行洪區,至2007年以前破口行洪,共運用17次。2008年邱家湖進(退)水閘建成投入使用,改為進退水閘控制運用。

姜唐湖開閘蓄洪
姜唐湖行洪區位于淮河中游左岸,涉及垂崗、王崗、賽澗鄉、半崗四個鄉鎮,23個行政村,人口27225戶94993人,1953年辟為滯洪區,1972年改為行洪區。2003年調整為行蓄洪區,2004年唐垛湖與霍邱縣姜家湖合并成為姜唐湖行洪區,2007年以前為破口行洪,現改為進、退水閘控制運用(2007年汛期第一次運用進退水閘行蓄洪),至2007年行洪區共運用17次。

7月20日上午,在蓄洪前,潁上縣南潤段蓄洪區群眾被疏散到堤壩上。鄭蘭鵬攝
同濛洼蓄洪區一樣,地處淮河中游的潁上三大行蓄洪區,每當淮河抗洪進入最危急的時刻,潁上人民就會用開閘蓄洪的壯舉詮釋“舍小家為大家、舍局部顧全局”的偉大意義。據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潁上縣3處行蓄洪區累計大小行洪45次,經濟損失約62億元。為削減淮河洪峰,確保兩淮能源基地、京滬交通大動脈、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立下汗馬功勞。

7月20日上午,潁上縣公安局民警在邱家湖蓄洪區幫助群眾轉移生活用品。 鄭蘭鵬攝
潁上縣位于淮河、潁河交匯處,南臨淮河,北靠西淝河,中貫潁河,淮河流經潁上78公里,沿淮有三段行蓄洪區,縣境內低湖洼地占全縣總面積42%。
據了解,受持續降雨影響,潁上縣部分低洼地和旱糧區不同程度受澇漬災害。截至7月19日,全縣受災人口4.22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131公頃,成災面積1916公頃,直接經濟損失共計1421.45萬元(均為農業損失)。
(原題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